幼儿教师教育笔记:从“不妥协”到规则意识的养成
这几天天气不好,家长都到教室里接孩子,我像平时一样站在教室门口边送孩子边与家长交谈。突然教室里传来一阵哭闹声。只见邹宜辰抱着本《黑猫警长》的书一屁股坐在地上,就是不肯跟奶奶回家。站在一旁的仲昊也急得不得了,原来书是仲昊的,可邹宜辰坚持要带回家。
“老师,这书是我带来给小朋友在幼儿园一起看的。”仲昊说道。“这书是人家的,快还给人家,你走不走,不走我走了。”听见奶奶这么说,邹宜辰闹得更大声了:“我就要,我就要。”“那是放在班上大家一起看的,你明天来再看好吗?你看如果小朋友都像你一样,把大家的玩具都带回家,那我们班就没有玩具了,你说呢?”我和奶奶一块儿劝说着。可是他一点儿也不合作。
最后奶奶只好半拉半拖着他走,好不辛苦。就是楼梯的拐角处,奶奶实在闹不住了,“好好好,等下给你买一本。”邹宜辰立刻停止了哭声。“不能这样,您不能给他买,这孩子太任性,您不能总依着他,这样是害了他。”我着急地冲奶奶喊。奶奶对我点点头。最后祖孙还是你拉我扯地出了校门。
分析与对策:
1、上述事件的结果也是我们老师和家长不愿看见的,但能不能就因为不想让孩子哭不想让孩子闹就和孩子妥协呢?不,不行。一本书的确是小事,可是隐含在其中的规则不容忽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为了培养孩子的共享意识,体验分享的快乐,我请孩子们将家里的好玩的、好吃的、好看的都带到幼儿园来与同伴分享。这个共享游戏的规则就是,不能将同们带来共享的东西带回家。
2、而邹宜辰显然是没有遵守这个游戏的规则,现在许多家长注重孩子的自由发展,忽视规则意识的培养。而规则意识的缺失给一个人带来的负面效应,会影响他们在今后工作生活中的表现,影响他们人际交往状态,进而影响他们一生的幸福。我的爷爷最后的不妥协使得王兴宁的情绪很激动。但如果中途变换规则,答应给他买,从表面上看是让孩子停止了哭泣,事情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可是下次呢,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需求的不断变化,只要是他想要的,家长是不是能一次次的妥协呢?这样的结局能称之为圆满吗?
3、新《纲要》中要求我们关注幼儿的特殊需要,包括各种发展潜能和不同发展障碍,与家庭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那么如何才能使孩子养成一个好的规则意识呢?在事发的第二天早上,邹宜辰高兴地来到幼儿园,他大概已经把昨天的事给忘了吧,我想这是沟通的一个好时机。我把昨天回家后的情况向奶奶了解了一番,确定奶奶没有给他买书之后,和他谈了一会儿。这时的邹宜辰和昨天真是判若两人,最后我们达成了共识。还把仲昊也叫了过来,两相小伙伴搭着肩走开了,只听仲昊说?“你下次不把我的书带回爱,我就给你看好吧。”邹宜辰点点头。
规则意识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没有整齐划一的界限,但只要我们教师和家长充分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在最原则、最必要、最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层面上制定适合孩子能力和兴趣特点的规则并且坚持不懈地加以强化,就能避免过多的约束和不适宜的放纵,使孩子在规范的前提下获得充分自由的发展,从而达到个性自由与高度社会化的和谐统一,形成健康的人格,这也是幼儿获得幸福的前提。
手工材料
关键词:规则
- 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的规则教育 2013/02/14
- 幼儿园规则教育中的常见问题及思考 2013/02/04
- 简析幼儿园规则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2013/01/17
- 试论幼儿园规则教育与自由的关系 2013/01/02
- 美国幼儿园规则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 2012/12/30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