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让围棋的“语言、眼睛”灵动起来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sangxi 感谢 sangxi 上传 0人参与

   著名的意大利诗人但丁曾经说过:语言作为工具,对于我们之重要,正如骏马对骑士的重要。最好的骏马适合于最好的骑士,最好的语言适合于最好的思想。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则把眼睛比喻成人类灵魂的窗户,人的才智和意志可由此看出来。这些著名学者们对人类语言、眼睛的描述无不透射出其对于人类而言的重要性,今天我想说的是,语言、眼睛不仅对人类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在围棋的黑白世界里也同样隐藏着“美丽的语言”、“闪动的眼睛”,它们对于围棋而言也同样举足轻重,这就是我们在围棋中常说的着法名称以及各种棋子的死活形状。
    围棋的黑白世界多少显得有些枯燥,缺乏生机,我们要努力寻找的,是如何赋予黑白棋子以生命与活力,让它们能灵动起来,吸引幼儿玩在其中,乐在其中。
一、让围棋的“语言”生动起来。
    所谓围棋的“语言”,就是围棋中常说的“着法名称”,也称围棋术语,在围棋中每下一步棋都有它一定的名称。
大家都知道,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围棋的学习抽象而枯燥,对围棋着法名称的学习也是如此,所以运用一些情景游戏或是幼儿喜爱的动物形象来帮助孩子理解围棋的一些基本着法是十分重要与必要的。在学习围棋着法名称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充分运用了一些游戏化的形式,形象化的语言来进行教学活动。可以说,围棋的每一个“语言”都有一个故事与之相配,都有一个生动的形象与之相结合,这给单调、枯燥的学习带来了活力,带来的生机,也让围棋的“语言”显得更加生动,形象,充满了动感,充满了灵性。
1、 首先说说围棋“语言”的形象吧。
    要说在棋盘上摆出这些着法名称并不是一件难事,因为这些着法名称所用的
棋子个数不多,位置的摆放也不是特别复杂,但要记住它们的名字却是有一定难度的。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一些围棋“语言”:长、尖、跳、虎、小飞、大飞等等等等,听到这些描述,大家是否会联想到:大象,狮子,小兔、老虎、鸟妈妈,鸟宝宝等动物形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联想呢?就因为它们拥有长长的鼻子,尖尖的爪子,一蹦一跳的动作……一个个形象生动、特征鲜明的动物形象立刻就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所以,我们很好地利用了大家的这个联想,用图片、动作等方式来表现它们的主要特征,从而与围棋的“语言”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便于幼儿记忆。
    当幼儿对这些着法名称有了初步的认识与理解后,我们和小朋友一起玩起了“请你也来猜一猜”的游戏,我们用动作来猜猜围棋在说什么,或是用棋子的形状来表现动物的特点,游戏是这样进行的:一方面老师或幼儿用动作表现出一种动物的主要特征或与之相关的动作,如:大象的长鼻子,小兔挖萝卜等动作,然后让幼儿先猜猜这些动作告诉我们棋宝宝说的是什么,然后用棋子摆出与之相关的着法名称,反之,我们会在棋盘上先摆出一个着法名称,然后请幼儿从一堆的动物图片中找出与之相配的动物,在这样做做、猜猜、摆摆、找找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小朋友的兴致立刻被调动了起来,他们会争着上台表演各种小动物的动作,对各种着法名称也是脱口而出:“这是虎,这是跳,这是尖……”,台上的小朋友在表演动物的动作,台下的小朋友还兴致勃勃地学起了兔跳,甩起了大象长长的鼻子……台上、台下互相呼应,动物的形象与围棋的“语言”也浑然一体,在与动物成为朋友的过程中小朋友很自然地就记住了这些围棋的“语言”,这样的活动不再显得枯燥乏味。
2、 再来说说围棋“语言”的故事。
    故事无处不在,发生在围棋“语言”世界里的故事也比比皆是。你们听:“黑猫警长与一只耳”,“鸟妈妈和宝宝”,“老虎和兔子”,“大象的朋友们”等等,故事中有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充满着力量;有妈妈和宝宝之间的亲情,充满着温馨;也有强势与弱势的对抗,充满着勇敢与坚强……。
    在时而惊险,时而温馨的故事讲述与围棋着法名称的对应学习中,幼儿的收
获不仅是学会了着法名称在棋盘上的正确摆法,知道了这个着法名称的名字,在欣赏故事的过程中,幼儿的心灵也得到了洗涤,情感得到了升华,这也正是围棋的教育价值之一吧。

二、让围棋的“眼睛”灵动起来。
    在幼儿学习围棋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幼儿学习围棋的过程是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互动的过程,我们必须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必须运用多种手段,采取多种形式,寓教于乐地开展幼儿围棋活动,这是我们开展围棋活动必须要做到的。
    围棋教学活动中“眼”的这部分内容就像是一条纽带,把围棋的“气”与围棋的对弈连接了起来,由此也显现了其重要性与学习的必要性。
    相对于围棋着法名称而言,围棋“眼”的教学有着更多的灵活性与多变性,能更多地激发幼儿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从而达到引发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目的。
    我认为,围棋“眼”的灵活性与多变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围棋的“大眼”之间可以互相变换,这为幼儿兴趣的提高提供了条件。
    许多的围棋大眼之间都能互相变换,它们往往只需移动一粒棋子就能达到目的,比如:弯三与方四之间的变换,花五与花六之间的变换,弯四与刀五之间的变换等等。
    当我们学习了“弯三”这个大眼后,我会让幼儿闭上眼睛,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与方四之间的变换,当幼儿睁开眼睛,他们会很惊讶这样的变化,老师及时引导幼儿思考:老师为什么会变得那么快,这其中的奥秘是什么?小朋友会讨论,也愿意来尝试一下,经过几轮反复比较,聪明的幼儿很快会发现原来只要移动一粒棋子方四就变出来了,这一切对于幼儿来说是那么有趣、神奇,充满兴趣。从此以后,幼儿在学习了一个大眼后,会不由自主地对原有大眼加以变化,生成更多新的大眼。
2、围棋的“大眼”还可以通过堵气或是直接摆等方法进行练习,为幼儿个体的不同发展提供机会。
    由于幼儿之间的能力存在着差异,如何让所有的幼儿都能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摆大眼方法的多样性就给不同能力幼儿的共同发展与提高提供了可能。通过实践,运用堵气或是直接摆,或是在大眼之间进行变换等等这些方法是很不错的办法,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能让自己获得成功的方法来进行摆大眼练习,这样一来,为不同能力幼儿学习、发展、提高提供了多种途径。
3、围棋的“大眼”可大可小,可直可弯,给幼儿的自由想象与创造提供了平台。
    围棋的“大眼”虽有固定的名称与摆法,但在此基础上,幼儿还是可自由发挥想象,变化出更多的大眼,这样幼儿会更愿意自主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兴趣得到了更好地培养与巩固。
    围棋中“眼”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同样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它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可以结合其他内容开展,甚至可以贯穿于幼儿的整个学棋阶段。在这里,我还是把它作一个划分,分为几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从围棋的“小眼”入手,让幼儿正确掌握围棋“眼”的概念及意义。
    在围棋中,对“眼”是这样定义的:一方用几个棋子围住一个交叉点,称为“眼”,这就是幼儿口中常说的“小眼”。
    在练习做“眼”时,我用一个圆形的贴纸(也可以是其他一些圆形替代物)贴在棋盘的任意一个交叉点上,用其表示眼中的“眼珠”,并在“眼珠”周围用手划出一个范围,说:“围棋的眼睛就在‘眼珠’的周围,包括角上,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眼睛”。经过这么一比划,幼儿在操作时基本都能正确摆出“眼”的位置,老师再进行简单的小结,把“眼”的概念再用形象的语言概括一下,幼儿就很容易理解与掌握了。
    借助圆形物体的帮助,加上老师的比划,幼儿很清晰地了解了什么是“眼”,并学会了做眼的方法,给幼儿以后的举一反三,不断创造奠定了基础。由于幼儿能力的提高,加上年龄阶段的特点,所以在做眼的第一个阶段老师不需花费多大的力气,在自然地引导中完成了对“眼”的认识。
    第二阶段:学会正确区分真眼假眼至关重要。
    何谓真眼,什么又是假眼,在围棋活动中为什么要区分真眼假眼,该怎样来区分真眼假眼,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眼”的教学中要让幼儿了解的内容。
    对假眼的定义是这样的:有一种眼,虽然也是由几个棋子围住一个交叉点,很像一只眼,却没有眼的作用,称之为假眼。能正确区分真假眼,是为以后的对弈活动打基础的,因为一块棋有两个以上的真眼连在一起才是活棋。区分边上和角上的真假眼比较容易,但中间的就比较难。
    在进行区分真假眼的活动中,我就曾采用过两种教学方法来帮助幼儿学习区分真假眼,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一是用形象的比喻来帮助幼儿进行区分。二是让幼儿在反复的辨别中进行区分。
    中间的眼是一个“田”字,我把它比喻成四只手,上、下、左、右各一只,在手的旁边有四个肩膀,也就是“田”字的四只角,当眼的四个肩膀有三个是“好”的(也就是有三个角是自己的棋子),那么这个眼就是真眼,如果四个肩膀中只有两个是“好”的,那这只眼就是假的。使用了这样形象的比喻,幼儿对区分真假眼的口诀中“田”字四角这个概念的理解就更清晰,明了了。如果说上面这种方法老师教的成分更多一些的话,那下面这个方法则更多的体现的是幼儿主动性的发挥,体现的是幼儿的自主性。
    一开始,我以“棋宝宝体检”这样一个话题为切入口,让幼儿直接对围棋的眼进行真假判断,认为是真眼就把它送入“幼儿园”,认为是假眼则把它送入“医院”,这个过程中,其实是幼儿对真假眼的初步判断,幼儿对没有抢去角的以及被抢去两个角的没有多大的争议,争议最大的就是被抢去一个角的眼,面对幼儿的争议,我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以一首判断真假眼的儿歌帮助幼儿进行辨认“真眼假眼分仔细,‘田’字四角关键棋,两角被我抢占去,这个眼睛是假眼。”
    通过反复地念口诀,对照口诀中的判断方法,在几轮是与不是之间,幼儿对真假眼的判断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明了。
为进一步帮助幼儿熟练区分真眼和假眼,我们还运用 “眼力大考验”、“真真假假”等游戏展开练习,激发幼儿的兴趣。
    第三阶段:做各种大眼,发展幼儿的空间智能及创造性。
所谓“大眼”,是指眼内的交叉点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大眼”的形状有很多,直的,弯的,方的,有两个交叉点的,有三个交叉点的……这些大眼的形成都可以通过小眼不断扩大、移动位置而形成,在这里,幼儿的创造性与空间智能将得到更多的发展。
    在做大眼“直二”时,我先让幼儿在棋盘上摆出小眼,通过移动棋子的方法把眼变大,把一个交叉点扩大为两个,把小眼变成直二,运用同样的方法,我们再把直二变成直三、直四。随着眼的不断扩大,由直的开始变成弯的,像花形的,等等,幼儿需要通过认真的观察与点数才能正确摆出这些大眼,对幼儿的空间智能发展是一个挑战。
    其实,这个过程也是围棋中初步的“打谱”,因为围棋的“打谱”是一种视觉“复述”,棋谱是千变万化的,每一个棋子所处的方位都是不同的,在孩子打谱的初级阶段,孩子们往往根据老师提供的大眼样式,通过数棋盘上的棋子来完成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部分孩子已经能够直接通过目测的方法在棋盘上找到正确的方位完成“打谱”,完成大眼的正确摆法。
    哲学家康德认为:想象力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认识能力,是一种强大的创造力量。为了激发幼儿对做大眼的兴趣,幼儿可以在棋盘上做出更多的、更大的、不规则的眼,他们可以给自己做的大眼取名,只要是幼儿感兴趣的,能激发幼儿参与的围棋操作活动我们都要给予支持,鼓励幼儿大胆创造。
    第四阶段:学习破眼,掌握让大眼成为死棋或活棋的基本方法。
    在围棋中,活棋的基本条件是必须做成两只真眼,那么要做成两只或两只以上的真眼,就必须清楚地知道大眼中的关键眼位,这就是破眼。这个阶段的学习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在学习做大眼的同时,将内容在其中穿插进行。
比如:在学习做大眼“直三”后,我们可以设问:怎样让直三拥有两只真眼?找到能让直三做成两只真眼的关键眼位后,再用自己或对方的棋子放在眼位,通过围堵的方法来了解破眼的重要性,幼儿有了这个经验,会举一反三,以后当我们把许多大眼放在一起让幼儿进行练习时,幼儿会自主地去寻求答案。
    围棋教学的过程,是一个让孩子主动发展的过程,无论是对围棋着法名称的
    认识或是对眼的学习,甚至是以后的对弈活动都是如此,如何让围棋世界里的黑白棋子也同样富有生机,充满生命力,充满灵性,让它们都能灵动起来,这是我研究的目标与方向,作为一名组织开展围棋教学活动的我愿意为此付出更多的努力,乐此不疲。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水瓶的秘密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