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园游戏活动主要存在的问题”的讨论
讨论问题
一、游戏活动时间不足(特别是下午的游戏活动)
现状一:游戏时间首尾型。在幼儿园一日作息表上,基本将游戏安排在来园、离园时段。从一日活动时间比例统计,游戏的时间得到保证,但是对孩子个体而言,个体游戏的时间没有得到保证。
现状二:游戏时间统一型。一日活动中,小、中、大班游戏安排的次数相同,游戏时间的长度也一致。(不同年龄幼儿的表现)
现状三:游戏时间压缩型。将游戏时间大量用于游戏前的组织和游戏后的评价,真正属于孩子游戏的时间被挤压得少而又少。(刚拿出玩具摆放好“我们下班了”)
针对上述现状提出以下对策:
对策一:将幼儿的生活、游戏有机结合,构成了幼儿一日生活、游戏一体化。生活即教育”。幼儿的很多经验都来源于他们的生活,这说明幼儿园生活各环节对他们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同样,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游戏蕴藏着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机。因此,幼儿园教育必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要抓住以上两点,就必须使其在幼儿的一日中有机的结合,发挥出各自的作用,体现游戏、生活一体化,其关键就是要创设宽松和自由的环境,提供自我表现、自主选择、自由活动的机会。使六大类游戏(建构游戏、创造性游戏、美工游戏、益智游戏、体育游戏、表演游戏)较为科学、具体、巧妙地贯彻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使幼儿生活、游戏的氛围既轻松有趣、又自主有序。
对策二:游戏时间有效安排。 合理安排并保证每一位幼儿参与游戏的机会。给予幼儿充足的自主游戏的时间和空间,让幼儿有充分的“参与权”、“话语权”、 “主动权”和“选择权”。时间的安排上,幼儿园把权利交给了教师,教师又将权利交给了幼儿自己,体现出师生双方宽松程度。教师根据幼儿需要及时调整活动内容与时间安排,更加体现了自选游戏的教育意图。如:在正常教学活动后的这段时间,可以让教师根据幼儿需要酌情安排。巧妙的调整运动游戏、表演游戏、美工游戏的内容与时间。丰富创造性游戏、益智游戏的时间与内容,促进幼儿的交往能力发展,解决幼儿“偏区”游戏现象。
对策三:游戏时段有效调整。不同年龄的幼儿因其经验、爱好、注重力特点的不同,游戏时间和频率的安排应体现年龄差异、因班而异。比如:单位时间大班的游戏时间安排可以长一些,小班的时间可以短一些;游戏频率小班要高一些。
对策四:游戏环节有效分布。自主性游戏的组织功能只是协调游戏场地、了解现有的游戏材料是否符合幼儿当前的游戏需要,教师的组织尽量要简短,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幼儿游戏的过程。让孩子在预备开始游戏时期待,但不忐忑;在进行游戏时愉悦,也可能兴奋;在结束游戏时回味,同时开始期待下一次的游戏。
讨论问题
二、一部分班级的区域活动大多为“老三篇”语言区――几张图片(或几本书),美工区(手工区)――笔、纸、剪刀,音乐区――一张节奏图、几件打击乐器……
区域活动的单调、匮乏使幼儿的积极性受到极大的影响,因而往往使这些区域只成为了一种摆设,甚至落满了灰尘,这是值得我们一线教师深思的一个问题,也是现如今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针对这一现状,我们教师应该共同研究商讨有效策略。
一、 从幼儿的认知需求出发。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教师应选择一些贴近幼儿生活,为幼儿所熟悉和喜爱的内容,例如在手工操作区,教师为幼儿准备了两套厨房用具(包括煤气灶、锅、铲子等用具),而后在操作中幼儿发现少了许多用料,教师让幼儿自已动手寻找、制作,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相互协作讨论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积累做出了白米饭、面条、油条、面饼及各种丰盛菜肴。只有根据幼儿的认识需要,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孩子,让孩子在经历观察、实验、探索与交流中才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领悟到丰收的喜悦,幼儿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也才能真正发挥出此区域活动的作用。
二、 从幼儿的情感需求出发。
区域活动的创设是建立在幼儿生活基础上的,与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应创设愉快的游戏情境,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区域活动中有趣的内容能充分调动幼儿活动的兴趣,例如在数学区,教师结合已上过的课《串一串》在活动区投放了各种彩珠,并为每个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幼儿在欣赏、操作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又促进了知识的巩固性,对这些物体的共同特征有了进一步的复习和巩固。通过动手操作,激发了幼儿强烈的求知欲望。
三、 从幼儿的经验积累出发。
要重视幼儿的生活实践经验。现行教材内容呈现方式刻板,远离儿童世界,对儿童很难具有吸引力和亲和力。教师应当创造条件,从生活实践中弥补幼儿在课堂教学中无法学到的知识,满足孩子们的应用需要,让幼儿在生活空间中学习,在生活实践中感知,学会从生活实践中独立解决问题。如进行参观厨房里的师傅如何制作点心,去公园郊游,参观大马路等实践活动。此类社会实践活动,是区域活动的纵向延伸,既增长了见识,又使幼儿在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
综上所述,小班区域游戏应注重激发幼儿的兴趣,迎合幼儿的口味,材料应尽量源自生活,贴近生活,注重引导幼儿自主游戏、协作游戏,提供幼儿想象的空间,给予幼儿创造的机会。
区域活动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在幼儿园开展。它是幼儿自主选择,自发探索,操作学习的自主活动,是幼儿所喜欢的游戏活动。在区域活动中,应根据幼儿的特点创设“安全、卫生、互不干扰”的环境,并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物质材料。创设时还要考虑幼儿当前的学习目标和兴趣需要。在活动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评价鼓励幼儿的进步,把孩子们零星的收获进行归纳和总结,适时介入游戏,激发幼儿的潜能。善于在孩子们中间投下一颗颗能激起千层浪的小石头,让他们去探索、去发现和创造。
讨论问题三:游戏评价相当多的如同虚设,要么面面俱到,要么简单了事。
我们往往会发现,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游戏评价相当多的如同虚设,要么面面俱到,要么简单了事。教师应该用怎样的方式来评价幼儿的游戏呢?我们觉得可以这样做:
首先,应明确游戏评价的目的
游戏评价是游戏管理的主要手段,它作为游戏活动的重要环节可以使幼儿在评价的过程中获得大量的反馈信息。游戏评价应注重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即通过评价旨在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为幼儿提供交流经验、展示作品的机会,让幼儿体验游戏的的成功和快乐;通过评价,鼓励和支持每一个孩子在游戏活动中的创造,激发幼儿进一步游戏的兴趣和热情。例如:在区角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激励性评价,引导幼儿关注自己参与区域以外的游戏活动;可以通过有经验的幼儿向大家展示探索的成果来引发其他幼儿游戏创造的兴趣。
其次,要重视游戏评价过程中幼儿的自主性
游戏对于幼儿的魅力,就在于幼儿的自主性可以在游戏中得到充分体现和发挥,同样游戏评价也应从幼儿的体验出发,让幼儿成为评价的主体。为此,教师应引导幼儿就游戏情况展开讨论,让幼儿体验和回味游戏过程,帮助幼儿整理和提升游戏中零散的经验,修正错误经验并找出存在的问题,从中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鼓励幼儿把自己在游戏中的所见所闻、情绪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共享、不仅能增添幼儿游戏的兴趣,而且也为幼儿间双向交流、平行学习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条件。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真实想法和活动情况,提高教师对幼儿游戏活动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三,正确处理好幼儿游戏中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在评价幼儿游戏时,教师时常会在崇尚自由与强调规则之间动摇。其实规则和自由并不矛盾,如果规则来自于幼儿,或者来自于外部的规则符合幼儿内部游戏的心理需要,有利于游戏的开展,那么幼儿不仅能够较好地理解和遵守规则,而且也有利于幼儿在游戏规则的指引下更好地在游戏中发挥自已的主观能动性,灵活而自主地参与游戏,并从中逐步将规则内化为自己行为的一部分,在游戏和活动中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手工材料
关键词:游戏
- 游戏化课程在儿童真实发展中的意义与实践 2020/07/01
- 玩不正确的游戏而引起的后果 2013/05/07
- 游戏活动中让孩子学会关爱与宽容 2013/03/02
- 游戏中学习 学习中游戏——根据幼儿发展,开展智力游戏 2013/02/28
- 幼儿园教师以游戏玩伴角色走近幼儿 2013/02/20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