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目标 因地制宜 积极深化幼儿园课程改革
幼儿园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要体现和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又要遵循和符合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和规律,幼教工作者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标志着幼儿园课程改革实质性启动。几年来,我市192所幼儿园、2000多名幼教工作者,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拓宽视野,准确定位,投身实践,用心体验,稳步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推动全市幼教水平不断跃上新台阶。
一、加强学习,大胆探索,全面实施课改
执行新《纲要》,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理解新《纲要》精神,确立现代教育观、儿童观和先进的课程理念,是幼儿园实施课程改革的关键。只有抓住关键环节,才能促进幼教工作者逐步形成符合课程改革要求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
1、抓住核心,深入学习,精心组织培训。
《纲要》的基本精神是着眼于培养幼儿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动力,追求每个孩子富有个性地发展,它强调的整体教育思想、环境育人思想、科学评价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等理念,是每位幼教工作者必须确立的核心理念。为引导园长、教师理解和掌握《纲要》的基本精神,确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和现代课程观,我们开展多形式、全方位的学习培训活动。
请进来培训。邀请省市领导、华师大教授、南师大教授、上海市特级教师等来江阴讲座,传递最新课改信息和中外幼教理论。
走出去培训。组织园长、教师多次赴南京、上海等地学习,参观名园,学习办学经验,聆听专家报告。
开展交流培训。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观摩展示活动,在实践层面加强培训指导,让教师亲历从观念到行为的转变过程,使知行达成一致。一是进行垂直指导。充分发挥市、片、园三级管理网络、教研网络及幼师辅导培训网络的作用,结合调研、常规检查、创建预查等,根据工作重点及教育现状,确立不同专题开展观摩研讨活动、各级教研活动,指导教师实施课改。二是加强横向协作。建立园际联系制度,开展“牵手园”帮带活动,以及城乡教师交流观摩、送教下乡活动,促进不同层次的园所和教师都得到发展。三是坚持典型引路。幼儿园层面,实行省、市两级示范园公开展示制度,既有全面展示又有特色项目展示,从各个方面提供借鉴;教师层面,学科带头人进行示范观摩或送教下乡,学术带头人开设专题讲座。四是注重园本培训。开展小型灵活的园本化培训、教师自我培训,扩大培训面,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培训率基本达到100%。
2、有效吸收,独立思考,构建自主课程框架。
课程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载体,选择和使用好幼儿园的课程,关系到幼儿教育的成败得失。目前,幼儿园课程虽然没有统一的内容,但各式各样的版本却应在尽有。面对眼花缭乱的教材,既要保证大面积的幼教质量,又要支持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积极性,我们提出了“吸收+思考+构建”的课程建设思路。
吸收。我们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精心为幼儿园推荐了三套教材,它们分别适用于乡镇幼儿园、省示范幼儿园、重点窗口园。要求各幼儿园根据本园实际情况,选用适合自己的一套。这种做法有利于幼儿园使用经专家研究、论证的较科学的课程体系;有利于幼儿园形成基本的课程框架,为建立稳定的自主课程打下基础;有利于本地区课程的相对固定,便于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和指导工作。各幼儿园在使用推荐教材后,少了盲然感,去了浮躁感,多了踏实感。
思考。吸收只是为了博采众长,找到自己的落脚点。只有加入自己的思考,才能走出自己的课程改革之路。幼儿园的课程只有相对固定的教材还远远不能达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吸收”的基础上,还要思考五个问题:1、如何在“拿来课程”中加入园本教科研成果,形成园本课程;2、如何完善“拿来课程”中游戏、区域活动、家长工作、环境布置方面的内容,使这些方面基本园本化;3、如何解决“拿来课程”与生成主题活动之间的关系与比例;4、如何对待“拿来课程”的班级个别化实施问题;5、具有“拿来课程”之后,如何以开放的心态吸收其他课程的精华。思考的这些问题,正是幼儿园对拿来课程进行消化吸收、加工改造的过程,有了这种思考,建立适合本园本地区的课程便不再是虚空的,而是立得住脚,有根基的。
构建。课程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课程建构更有赖于在课程实施中不断汲取多方信息,不断参与理论到实践的转换,解构“常规”和“套路”逐步建立完善适合本园及本园孩子的课程。我们要求幼儿园在“吸收”和“思考”两个环节上不断滚动,积极、稳妥、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探索与改革,逐步推进课程建设,不断把课程改革推向深入。
3、抓住载体、常规到位,保证课程实施的实效性。
课程改革需要体现在日常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如环境创设、一日常规、区域创设,以及特色建设、课题研究等等。只有在细节工作中不断贯彻课改的新思想、新行为,才能保证课程改革的实效性。我们开展示了环境创设的观摩研究活动,提高幼儿园对环境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形成环境应始终追随孩子,追随孩子发展的理念。我们开展了创建特色幼儿园工作,让幼儿园在形成特色过程中,重新审视课程,把特色活动、特色教材、特色方案重组到课程之中,形成更有园本特色的课程。我们开展了区域活动研究,尝试更自主的学习模式,,给孩子更多的活动自由。我们的区域活动研究成果显著,结集的二本活动设计方案广受好评。我们抓住这些载体的目的,就是使课程改革在微观层面和实践层面进入深入。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行之有效的。
4、认真活动,开展评比,提高水平促课改。
课改队伍建设无疑是提高课程实施质量的关键。在提高教师对课改认识的基础上,我们经常组织各类评比活动,如:学《纲要》知识竞赛、园长“学《纲要》,谈管理”论文评比、业务园长课改信息、课改经验交流、教师课改论文评比、案例评析、说课比赛、教育随笔评比、教学课件评比、各领域活动评优、优秀教育活动案例评比、幼儿园区(角)创意评比、幼儿教师业务技能大赛以及教学活动达标等,促使教师岗位练兵,全方位提高业务能力。研究组织适宜的活动。
二、总结经验,寻找差距,认真审视课改
开展课改实验以来,我市优秀学校群体迅速扩大,教职工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幼儿园课程结构、管理模式、幼儿发展乃至整个江阴幼教事业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对照《纲要》,认真审视课改,不难发现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部分幼儿园对课改的重要性和课改的精神实质认识不足,有些教师尚未吃透《纲要》精神,理解上有偏差,造成观念与行为的滞后,影响了课改的推进,影响了幼儿园和教师及幼儿的发展。
二是课改实践缺乏理论支撑,较难建立起结构相对完整的园本课程、特色课程体系,较难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特色园或名园。
三是一日活动中,先进的课程理念体现不够,存在着对幼儿放手不够、引导不够、目标把握不准等现象,给予幼儿自主学习的条件和机会不多,有些教学、活动仍处于控制甚至高控状态。
四是有用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足,尤其是各种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设备没能有效利用,造成资源浪费,影响教育效率。
三、明确目标,落实措施,全面深化课改
面对现状,针对问题,下阶段幼儿园课程改革要继续高扬“贯彻《纲要》”这一主旋律,围绕“提高保教质量、促进幼儿发展”这一目标,抓住“提高课程实施者素质”这一关键,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幼儿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总结经验,推广成果,将幼儿园课程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1、注重学、培、研结合,建设高素质队伍。
深化培训、研究活动。继续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活动,加深对新《纲要》的理解,进一步确立以人为本、以幼儿的可持续发展为本的理念;继续开展各级观摩研讨活动和各类竞赛练兵活动,提高教师组织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加快从观念到行为的转换;继续加大名师培养力度,狠抓龙头工程建设,推出一批能引领课改的优秀园长和骨干教师,为我市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化奠定良好基础。
强化园本培训和园本教研。幼儿园要立足园本,开展多形式的培训活动和针对性的教研活动,努力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采用参与式、互动型培训方式,创设合作研究的情景,进行教学现场诊断、案例研究、教学反思等,努力使先进的教育理念体现于教师日常的教育行为。
2、加强课程研究,确保课程质量。
加强对幼儿一日活动的研究。强化一日活动即课程的意识,创设积极有效的环境,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给予幼儿自主探索、表现表达的机会,加快幼儿个别化学习活动的进程,保证每个孩子在园健康、愉快地生活和学习。一日活动中,教师要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来要求自己的教育行为,推动幼儿的学习。
加强对主题课程的研究。强化整体意识,根据幼儿发展需要对主题目标进行再定位,对主题活动内容进行再整合,力求贴近幼儿的生活。开展主题活动应体现自主探究,以主题环境为依托,让幼儿亲历过程,体验乐趣,教师要重视观察,善于总结和反思,及时调整或生成课程。
加强对园本课程的研究。强化多元化、自主化的课程管理意识,提倡幼儿园尝试不同的课程模式,开展适合不同年龄,不同生活背景的幼儿个体发展需要的课程活动,探索不同类型幼儿园的课程类别、活动形式和组织实施途径,建立结构比较完整的园本课程体系。
加强对课改工作的指导。强化发展意识,立足幼儿和教师的共同发展,进一步发挥幼教中心组、片、园教研组的作用,制定课改指导工作制度,认真组织课程组活动,及时研究、解决课改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课改工作的落实。对适应新课程能力不强、缺乏经验的新教师要重点培训和指导,力争使他们在《纲要》所体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尽快适应新课程,逐步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3、整合多方资源,拓宽教育途经。
有效利用地方资源。幼儿园要依托地方教育资源丰厚的优势,有效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和人文资源等,拓展个性化课程内容,丰富幼儿生活,充分发挥其对幼儿发展的独特作用。
综合利用社区、家庭资源。幼儿园课程与社区教育和服务相融合,将给课程改革带来新的思路和契机。因此,我们要通过各种渠道向幼儿家长和所在社区宣传《纲要》所体现的现代教育理念,使家长和社区了解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初步理解幼教课改的意义和要求,为幼教课改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形成社会的共识与合力,促进课改顺利进行。
充分利用园内资源。要注重运用园内现代化教育资源,促进教学方式的改变,提高各类专用教室的使用价值、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运用效果和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努力实现现代化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4、总结推广成果,打造“名特”园所。
市级层面要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全面了解全市课改动态,总结提升课改经验,组织课改论坛和经验交流,形成并推广课改成果,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共同提高。
园级层面要在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同时,完善本园特色课程项目,逐步开发园本课程,突出个性,形成特色。
班级层面要有选择地将各班开展的各类课程活动尤其是生成活动通过照片、文字等形式在园内进行交流,推广活动成果,分享有用资源。(江阴市中小学教研室)
手工材料
关键词:课程改革
- 幼儿园课程改革需要思考的若干问题 2013/06/04
- 反思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2012/12/30
- 浅谈推进幼儿园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几点做法 2012/12/28
- 对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自我反思与建构 2012/12/21
- 浅谈幼儿园课程改革与教师素质 2012/12/18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