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中引导幼儿积极探索
高素质的人才,是要从孩子开始培养的,而科学教育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与其他的教育相似,科学教育注重幼儿的实际操作活动。主要是引导幼儿在活动中自己动手,动脑积极探索,所以我们应重视科学教育中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那么我们老师又该如何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一:给孩子创造一个环境,提供富有探索性的材料。
幼儿只有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不断地动手操作探索,动脑思考,才能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获得了探索成功的喜悦,从而初步激发了幼儿的科学探索精神。我认为科学教育必须强调幼儿的主动探索活动。如在“认识磁铁”的科学教育活动中,我给幼儿提供了各种必需的操作材料后,首先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给孩子们充分的探索时间,并适时地启发提问。刚开始,孩子们的兴趣很高,但还不能得出什么结论。于是我让孩子连续玩了几次,慢慢地在老师的启发下,知道“磁铁能吸铁的东西”“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但不能吸其他塑料、棉等之类的东西。这就是幼儿主动探索的结果。还有一次,教室里发了新的木头积木,我就让幼儿自由地玩,最后俞博文说:“这木头有点硬硬的,还刺手呢。”高逸竹说:“木头浮在水面上的。”我问她怎么知道的?她说刚才放在水里玩过了。通过这一小小的事例,说明我班孩子已初步具有了科学探索的精神。
由此可见,我们老师为孩子提供了探索的材料,不仅是为了让他们获取这些问题的答案,而是用材料吸引他们去探索,自己提出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幼儿科学探索的冲动。我觉得应该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幼儿自己发现,而不是急于告诉幼儿答案。
二: 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每个人都喜欢有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工作,那样对心理没有太大的压抑,工作效率特别高。相同道理,幼儿学科学也需要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不要以为学科学是一个很严肃的话题。其实这是一个很轻松的题目。我们老师首先应该有对科学探索的兴趣。这样才能感染幼儿,为他们创设一个和谐、具有安全感的心理环境。
幼儿在自己的动手操作中,积极地与环境和材料相互作用。不断发现,有所收获。这时如果老师能适时地加以鼓励和引导,那么幼儿就会信心倍增,这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会激励他们进入下一步的探索之中,形成良性循环。如我班“吕晓彬”,这个幼儿比较内向,为了让他变的活泼开朗,每次科学活动时,我都及时地鼓励他,表扬他。有一天,教室里挂了三只气球,过了三天,他来告诉我:“老师,气球怎么变小了?”其他幼儿却没发现。这也说明他先初步具有可探索精神。我及时地表扬了他。现在,他的性格已变得活泼多了。这说明幼儿得到了老师的尊重和支持,就会态度积极,主动地去尝试、探索。宽松的心理环境,能活跃儿童的思维,有效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三: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正确对待幼儿的提问。
幼儿的年龄特点就是好动,好奇、好模仿。所以“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好奇心促使他们探索,由于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孩子就会提出许多问题,“为什么下雨天小金鱼会浮到水面上?”“为什么磁铁能吸铁的东西?”“为什么用大力气和小力气,物品移的不一样。”越是好奇,他们的问题就越多。说实话,有些问题我根本无法解答。但对于我所了解的问题,我总是详细的讲给他们听。
四:重视对幼儿科学探索活动的评价
对于那些对科学有兴趣的,并能得到一点结论的幼儿,我及时进行表扬。对于那些探索后但得出错误结论的幼儿及时鼓励,使他们保持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因为探索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地尝试错误的过程。我想恰当的评价,能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激发幼儿再探索的愿望。
总之,我认为要让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最主要的就是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让幼儿在探索中获得成功的快乐,让孩子在玩中学,在玩中成长。
手工材料
关键词:科学
- 科学预防,守护健康 2023/03/17
- 幼儿园班级科学区的创建 2013/03/05
- 幼儿科学探究学习的特点 2013/03/03
- 幼儿科学教育如何渗透整合性 2013/02/28
- 幼儿园说课稿大班科学活动——溶解的秘密 2013/02/20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