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halo 感谢 halo 上传 0人参与

     在幼儿素质教育中,重视和加强儿童创造力的培养正在成为一项实实在在开展着的幼儿教育研究工作,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而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创造力的核心部分,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4—5岁的儿童已产生了创造的要求与行动,他们正处于创造性思维的萌芽阶段,那些在儿童身上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思维倾向就可以认为是儿童的创造性思维,所以,我们不应等待儿童的发展,而应利用多种途径,采用科学有效的手段去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就如陶行知指出的“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而科学探索活动是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最有效途径。因为科学探索活动的开展,就是让幼儿通过亲自参与动手、动脑、提问、讨论,运用观察、思考、多方尝试等方法寻求多种答案,幼儿在发现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积累丰富的经验,发展了创造性思维。
那么如何在科学探索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很好地点燃幼儿创新的火花呢?我是这么认为的:
一、营造创新的氛围,提供幼儿最大的探索空间
     著名的心理学家托兰斯说:“我们要想促进创造力就需要提供一个友善的和有奖励的环境,以便能使之在其中繁荣发展。”为此,我们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应努力营造有利于幼儿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氛围,抓住发生在幼儿身边的每个能激起他们想象、思考的事、物、景,让幼儿内在的创造冲动释放出来。
     首先应创设民主、平等的氛围。教师应经常以玩伴的身份参与孩子活动,鼓励幼儿不同寻常的创造行为,引导他们在探索未知的路上提出问题,产生各种异想天开的想法,使他们感到自己有所作为,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如在自然角的探索活动中,幼儿对自然角中的“寄居蟹”产生了好厅,而对这一现象探究后,他们又突发想,想把蝌蚪放在田螺内,变成寄居蝌蚪,面对幼儿的这种异想天开,老师就应给予大力支持,并与他们一起研究、尝试。
     其次创设自由、安全的氛围,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是促进创新能力发展的两个重要条件。教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评价都会对其产生很大的的影响。因此,在科学探索活动中要经常给予幼儿“你试试看”“你能行”“请你大胆想一想”等语言鼓励,多肯定、接纳、欣赏幼儿,为幼儿的创新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如幼儿在“纸桌”探索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许多纸,让幼儿通过想一想、试一试,制作各种不同形状的桌腿,发现不同形状的桌腿具有不同的承受能力,在实践中幼儿还会发现同一形状的桌腿由于制作的不同其承受能力也会不同,而相同的桌腿由于纸张的质地不同其承受能力也会不同。面对幼儿的种种发现,教师都积极鼓励与肯定,让幼儿在探索中情绪愉快,没有压力。实践证明,这种具有高度安全感和自由感的环境,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而且可以激发幼儿巨大在创新潜能。
     最后,为幼儿创设一个丰富的适于探索的物质环境。幼儿学科学具在直观性和活动性的特点,我们应为幼儿创设一个能够不断获取科学信息、增加探索活动兴趣的物质环境。如创设可供幼儿进行观察、试验、分类、测量、种植的探索角、自然角;并带幼儿致电专用的科学探索室尽情活动,因为那儿有内容更为丰富的探索环境:有探索力学、电、光、人体等知识的材料,有供幼儿拆拆装装的大量玩具物品,让他们在无心理压力的愉快环境氛围中进行科学探索活动,使幼儿内心潜在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展现的发挥。
二、强化创新意识,激励幼儿大胆质疑
     善于质疑是创造发明的思维基础,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是发现,发现是成功的一半。有疑问才会探索,经过探索才会有所创造。因此,教师一定要鼓励幼儿的提问和质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我们千万不要对幼儿提出的“古怪问题”泼冷水。当孩子天真地向大人发问或用自己的想象来解释某些客观事物时,大人不能一笑置之或随意地加以嘲笑,而应正面鼓励并积极引导孩子大胆幻想,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还应设法促使孩子动手参与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去寻求答案,以发展其创造性思维能力。
     如在认识蚯蚓后,幼儿知道了蚯蚓有再生的功能,将一条蚯蚓切成两段过一段时间便会长成两条蚯蚓来,幼儿对此特别感兴趣,对蚯蚓的再生功能感叹万分,于是提出了建议我们将蚯蚓切成四段它能不能长成四条蚯蚓来呢,如果这样的话,就太神奇啦,为了满足幼儿的这一愿望,我就带他们做了这个实验,孩子们天天到放蚯蚓的盆边去观察,为了能让蚯蚓长得快些,还在泥土上撒了许多蚯蚓爱吃的食物,过了一阵后,孩子们打开盆一看,四段蚯蚓变干了,虽然孩子们大失所望,但他们因此也知道了蚯蚓的再生功能也是有效的。
三、树立正确的创新理念,允许孩子犯错误
     创新是孩子前所未有的行动,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许多孩子都可能会因种种原因而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大人不能因此而对孩子大加斥责,甚至因此而对孩子做出种种限制,剥夺孩子动手、动脑的机会。比如:有的孩子为了看看玩具里面究竟是什么,而把新买的玩具给拆坏了。又如:幼儿有种子泡在水里能发芽、长大的经验,他会形成“小花瓣泡在水里也能长大”这样的假设,于是,有的幼儿就将花瓣放在了水中,结果发现花瓣并不能长大而是腐烂了,如果那时你让孩子们将花瓣从水中捞起来那么孩子便失去了一次探索的过程,就不会明白花瓣在水中不能发芽长大的道理。再如我们老师常常教育幼儿喝开水长得好,有的幼儿就会给花、树木浇开水,结果花给烫坏了,树木给浇得枯萎了,这些都是由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所派生出来的。幼儿的这些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不可能获得真正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因此,作为教师要以“儿童化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幼儿,接纳幼儿对周围事物不同于成人的“独特但非科学性”的认识和想法,引导幼儿经过探究获得广泛的科学经验。一味的惩罚只能阻碍孩子创造力的发展,大人在耐心地给孩子讲明道理的同时,应该对孩子的这种探索精神予以肯定和鼓励。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这是人民教育和创造教育先驱陶行知先生的名言,从中足见创造是无处不在、无人不备的,创造力人皆有之,关键在于早期开发和后天培养,我们一定要抓住幼儿期这个创新培养的关键期,充分利用科学探索活动的有利时机,让幼儿的创新之花遍地开放。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儿童睡前小故事(文本):噜噜和月月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