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用游戏引领幼儿学数学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bolan 感谢 bolan 上传 0人参与

《纲要》明确提出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这要求我们与幼儿进行数学活动时要做到生活化、游戏化,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玩”数学。并注重让幼儿感到有趣、有吸引力,主动参与游戏,从中积累经验,逐步内化数学知识。同时,参照皮亚杰所揭示的“儿童的数理逻辑知识不是来源于物体本身,而是来源于物体的操作和其它动作的内化”的教育思想。幼儿数学教育应从教师“教”为主转向幼儿“动”为主。因此,不仅要让幼儿操作,还要让幼儿主动探索。落实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就是游戏活动。 
一、        一、    游戏中发现乐趣,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幼儿幼儿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差,而数学又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就更需要依靠直接的兴趣来进行学习,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越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越强,学习的效果也就越好。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它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愉快、轻松的环境。游戏不受外部的强制和干预,完全是幼儿自主自愿进行的,这是游戏的显著特点。幼儿在游戏中,活动和积极性高,主动性强,动作、思维都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将数学教育渗透其中,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体的游戏情境结合起来,就可以把数学教育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使幼儿易于接受。因此,对幼儿进行数学教学游戏化,能极大地让幼儿在数学游戏活动中发现乐趣,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如数学活动《有趣的夹子》,数学活动对于幼儿来说比较抽象枯燥,幼儿的兴趣不大!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应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首先,活动名称的设计。本活动实际上是关于“6的形成”的内容,为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避免幼儿在发现学习的乐趣之前就已经对学习失去兴趣,把本该与数字6有关的词汇省略,换成幼儿平时有所接触的夹子。果然,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转移到老师手里的夹子上了!其次,活动环节的设计。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是把6的形成方法,在黑板上板书后,以死记硬背的形式强行灌输到幼儿的脑中,这样不仅幼儿的兴趣不能调动起来,更严重的后果是,幼儿将会对以后的数学活动失去兴趣!为此,在设计过程中,我们把一些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设计到有趣的游戏当中,不断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如:复习环节中的“听指令玩夹子”游戏,新授环节中的“为娃娃夹夹子”,“点红点找数字6”等,从而让幼儿在操作性的数学游戏中不知不觉中的掌握数学知识。游戏中的这种体验过程,是幼儿锻炼自己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的过程,也是从熟悉的事物出发,唤起幼儿生活情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幼儿将会对数学产生很大的兴趣,同时也将体会到学习数学原来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
二、        二、  游戏中感受数学,引发幼儿主动学习数学。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向幼儿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我们知道: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数学,既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的最佳途径。如在比较物体的高矮、粗细时,我首先让幼儿通过观察、分析来认识物体的高矮、粗细,然后在此基础上编出了游戏《找一找》,先让幼儿找一找自己身上什么最粗?(腰),什么最细?(头发)班里的幼儿谁最高?谁最矮?什么比什么粗?什么比什么细?《想一想》你上楼时有什么感觉?(越来越高)。下楼时有什么感觉?(越来越矮)……总之,采用多种多样的游戏方法进行教学,不但可以使幼儿在欢乐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和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幼儿比较分析、推理、判数的能力,促进了幼儿知识的增长和智能的开发。同时数学融入了他们的头脑中,便成为了他们观察和思维的基本方式,幼儿以这种观察、发现的方式感受着数学,这本身就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久而久之,幼儿会自发的迁移这种经验,如在音乐游戏《逛公园》中,幼儿就能自然地迁移到高矮差异的的排列及互逆关系的数学知识。
三、        三、 游戏中促进幼儿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幼儿时期是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在这个时期促进幼儿智力发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美国学者布鲁纳研究了“游戏对3至5岁儿童解题能力的影响”,证实了游戏与儿童认知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游戏可以为幼儿提供没有压力,但需要坚持性和毅力的良好的解决问题的环境,在游戏环境中,有利于幼儿思考和处理问题,并取得结果。数学教学活动游戏化为幼儿在活动中接触各种材料提供了条件。幼儿在操作材料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可以认识各种材料的特性,体会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以及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不仅发展了视觉、听觉、嗅觉、肤觉等各种感官的感知能力,还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如在“认识椭圆形”的数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小兔和小熊的争论,从而引出课题,让幼儿来进行评判。通过让幼儿观察圆和椭圆的外形,看看是不是一样,把两个图形分别比一比、折一折,说说发现了什么,在这一过程中,运用了各种感官的感知能力、观察力、注意力都得到了加强,同时幼儿还须进行分析、比较、概括,促进他们的思维能力,接着通过启发幼儿回忆生活中的椭圆形物体,想象椭圆形组合的图形,幼儿在游戏环境中,进行积极的想象与思维,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数学活动游戏化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游戏,使幼儿进行积极、主动的智力活动,同时,在活动中幼儿必须依靠自身的努力,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最后获得成功,因此对幼儿的意志性格的培养和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自信心、自制力的发展有较大地促进作用。
当数学活动以一种真正的游戏形式呈现出来时,它能带给孩子许多乐趣,也能使教师享受到教学的快乐。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幼儿园玩教具制作:橡皮泥作品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