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在游戏中关注个体差异,建构有效互动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bolan 感谢 bolan 上传 0人参与

                                                                          在游戏中关注个体差异,建构有效互动 
     在结构游戏中,不仅游戏的主题、材料、形式是多样的,而且不同幼儿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也是各不相同的,在中班“大型玩具”的建构活动中,我观察了四位幼儿的建构活动。 
  
一、幼儿的建构活动 
云云的表现 
     游戏已经开始了一段时间,云云还是一手捏着一片雪花片,一动不动地坐在椅子上。我看到后,赶紧在她面前摆上一个已经搭好的攀登架,见她仍犹豫不决,又送上一个搭好顶的半成品。这下,她总算不犹豫了,开始逐一把顶端的雪花片加长,不一会儿,一个和范例一模一样的攀登架诞生了。云云显得很高兴,我继续鼓励她,到游戏结束时,她已经可以独立搭出攀登架的顶了。 
增增的表现 
     增增在独立建构了 5 分钟后,跑过来问我:“老师,这秋千的架子怎么搭 ? ”我指一指黑板上的照片,把他的作品放在上面比画了一下。“哦,像三角形一样的:”增增点点头回去了,过了一会儿,又叫我:“老师.我的秋千怎么站不牢啊 ? ”我一看,原来是两边秋千架不对称,我让他仔细比一比:“噢.这边雪花片少了。”他看明白了,修改一下.秋千架子总算站起来了。 
方方的表现 
     游戏没开始多久.方方就高高举着一朵花向我跑来:“老师,老师.我搭好了 ! ”“这是什么 ? ”“花篮。”她自豪地回答:“很漂亮的花篮。”我摸摸她的头,“可是今天我们搭建的任务是什么 ? ”她歪着头想了想.说:“是大型玩具。”回到座位上,她随手抓起桌上的雪花片,一片一片地往一块儿插, 5 分钟后又叫道:“老师,我搭好跷跷板了 ! ”我一看,她把雪花片接成一长条,在下面安了个底座,两边的长度并不一致。 
浩浩的表现 
     游戏一开始,就听浩浩说:“今天我要搭个飞机转椅。”说着,他伸手拿着转椅的照片认真地研究了一番,游戏中,只见他时不时地看看照片,搭了一个比较高的圆柱体做轴,然后向四周伸出几根横档,接上飞机,到游戏快结束时,他搭好了三架飞机,小朋友都要互相参观了,他还没停下手中的活,直到第四架飞机搭好,才满意地松了一口气,去参观别人的作品了。‘ 
二、如何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有效指导 
( 一 ) 了解幼儿的学习风格 
     幼儿的学习风格各有特色,教师必须随时关注幼儿的反应,并对观察到的游戏行为进行分析,它是了解幼儿的真实愿望、决策教师的指导行为、保证幼儿自主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从幼儿游戏行为和情感态度中分析幼儿的需要、经验背景以及动作、语言、情感、认知和社会性等方面的现有发展水平,为进一步设计教育环境、投放材料、组织教育活动收集信息。 
云云是个文静内向的孩子,没有样本.对于她来说创作是非常困难的,这样的幼儿做事细致、稳妥,但缺乏创新与大胆。教师要从培养她的自信心人手,鼓励她放开手脚,大胆尝试,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多肯定、多表扬,促进她获得更大的进步 ? 
     增增很聪明,但不爱动脑筋,在平时的学习中依赖性比较强,一有不明白的地方就习惯接受别人的指导,因此需要教师把握好指导的度,只要给予暗示即可,更多的时候让他自己去摸索学习的方法。 
     方方表现出冲动性的认知特质,她反应快,常常是行动先于思考,对事物的观察不够仔细,缺乏耐心,需要教师帮助她明确任务,提出具体的要求。教师可以与她一起工作,培养她做事的有序性与计划性。在日常生活中,还多让她从事需要耐心、需要条理性的工作,比如分毛巾、玩拼图等。 
     浩浩是个善于思考、喜欢独立动手操作的孩子.他在活动前有明确的目标,会花时间去观察操作的对象,任务意识比较强。对于这样的幼儿老师要提高要求,比如,问他们飞机转椅的手臂一样长吗 ? 怎样调整呢 ? 他会很乐意老师关心自己的作品,并努力做到最好。 
( 二 ) 适时介入指导 
     当教师对幼儿的行为有了深入细致的观察分析以后.可以选择适当的时机介入指导。第一.当幼儿出现“认知结”,即出现了阻碍或停顿游戏行为的某个问题时,比如“怎样使秋千架立起来”,这意味着幼儿思考的产生,教师要注意到这些“认识结”,适时介人,提供让幼儿模仿或类推的例子与思路,使幼儿对问题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第二,当幼儿积极等待但没有结果时,如幼儿的探索遇到困难,教师在旁边观察.但幼儿的探索毫无进展,眼看探究的兴趣即将消失了,教师及时介入。第三,当幼儿把‘。球”抛给教师时,教师不要去抢幼儿手中的“球”。只有当幼儿把“球”抛给教师时,教师才能去接并赋予一些新的东西,再把“球”抛给幼儿,在抛接的过程中不露痕迹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达到介入的目的。当然这种介入是支持性的,而非干预性的。幼儿活动中,教师必须依靠自己的智慧作出判断,找到介入活动的最佳时机。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环保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