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小班美术教育论文:低龄幼儿美术欣赏活动的特点及策略研究
美术欣赏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经常开展绘画、手工活动,却常常忽视美术欣赏,尤其在低龄幼儿阶段(主要指托班和小班幼儿),美术欣赏活动更是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一是因为绘画和手工活动都会产生相应的“作品”,呈现幼儿的学习过程,并成为家长了解幼儿发展水平的“实证”;二是因为教少币往往以小组或个别的形式开展低龄幼儿的美术活动,却没有把握组织集体的美术欣赏活动,于是选择放弃这一活动形式。
美术欣赏活动对于低龄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首先应该观察低龄幼儿在美术活动过程中的欣赏特点,形成相应的支持策略,开展符合这一年龄段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美术欣赏活动。近些年来,我们在教育实践中收集了一些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明确,了低龄幼儿美术欣赏活动的特点,并形成了一些具体策略。
一、参与美术欣赏活动对低龄幼儿的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低龄幼儿的认知发展
在参与美术活动的过程中引领幼儿欣赏是促进低龄幼儿认知发展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绘画、手工等美术活动可以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在此基础上有意识地增加欣赏的活动环节,能够有效促进幼儿记忆力、观察力等认知能力的发展。
(二)有利于激发低龄幼儿的想象能力
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是欣赏者与其生活经验、知识背景、情绪情感等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我们在开展低龄幼儿美术欣赏活动时多选择幼儿自己的作品供他们欣赏,受低龄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影响,他们的美术作品大部分是由线条、形状、色块等组成的画面,极具抽象性的作品为低龄幼儿提供了一个不受拘束、自由想象的广阔空间。
(三)有利于培养低龄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低龄幼儿对于美术作品的欣赏必须通过对话的方式进行,它包括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对话、欣赏者与作品之间的对话等。低龄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的敏感期,美术作品中的色彩、造型、构图以及所描绘的事物等多种因素都会向幼儿发出信息,幼儿靠敏锐的直觉和浅显的审美经验,不断地获取这些信息,并通过语言对这些信息进行回应。另一方面,幼儿又通过与教师、同伴的对话、讨论乃至争论,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在整个对话过程中,他们不断丰富着自己的内心感受,并通过语言将其表述出来。通过这种发自内心的、言之有物的表达,幼儿的语言能力得到了快速发展。
(四)有利于培养低龄幼儿积极的情感态度
低龄幼儿在感受力、领悟力、想象力、创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良好发展,有利于幼儿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感受到在美术欣赏活动中与他人交流的喜悦,从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一种因自我肯定而产生的愉悦感。
二、低龄幼儿美术欣赏活动的特点
(一)喜欢色、形突出或有变化的作品
低龄幼儿在感知对象与背景的过程中,更容易被颜色鲜艳、差异显著的事物所吸引。因此,在欣赏美术作品时,低龄幼儿喜欢色、形突出或画面富有变化的作品。与抽象的美术作品相比,幼儿更喜欢那些呈现他们已有生活经验中最常见事物,如有关动物、人物、交通工具的美术作品。
(二)对画面的理解受到情绪情感的影响
以下是两名托班幼儿完成的两幅作品,虽然从画面来看有着很大差异,但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却并没有太大差别,噜噜说自己画的是妈妈、阿姨和外公(见图一),家祥说自己画的是王阿姨的大眼睛、小眼睛和腿(见图二)。
年龄越小的幼儿其知觉的目的性越容易受其情绪情感的影响,因此,在美术欣赏活动中他们倾向于只看自己喜欢的,只说自己想说的。以上案例中的噜噜和家祥都是刚进托班不久的幼儿,都还没有适应托儿所的集体生活,因此他们从作品中看到的,以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都是从满足自己情感需要的内容出发,因此他们才会说出自己画的是“妈妈、阿姨和外公”以及“王阿 的大眼睛、小眼睛和腿”。
(三)在欣赏的过程中积极展开联想
丹妮仔细地看着这张她刚刚完成的作品说:“这是两个小朋友,他们都在表演。"又看了片刻后说:“长的是电热棒,放在金鱼缸里面的。还要有个温度计,下面的就是温度计。”
低龄幼儿美术作品的抽象性.为幼儿的联想和表达提供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在以上这个案例中,丹妮对这幅作品的两种解释基于其所具有的生活经验以及对画面的不同理解,其一是以画面两端类似“人”的色块为重点,将其解释为“两个正在表演的小朋友”;其二是以画面中间部分的色块为重点,将其解释为“电热棒”。可见,丹妮在欣赏过程中的联想还是基于作品本身,并与其所具有的生活经验紧密相关。
· (四)喜欢在模仿中体验欣赏的快乐
丹妮看着自己的作品(图三)说:“我画的是大老虎。"凡凡抬头看了丹妮一眼,然后指着自己的作品(图四:说:“我画的也是大老虎。"丹妮看了看凡凡的作品后说:“你画的不是大老虎。"凡凡盯着自己手中的作品又看了片刻后说:“我画的是大老虎的脚。"
低龄幼儿的注意极不稳定,容易转移,在美术活动中低龄幼儿经常会受到同伴影响,表现出从众和模仿的行为,即将同伴说的再说一遍,同伴做的再做一遍,在这个“再说”和“再做”的欣赏过程中,幼儿可以体验和同伴一起看、一起说、一起做带来的快乐。在以上这个案例中,一开始凡凡只是模仿丹妮为自己的画命名,当丹妮否定他时,他又开始重新欣赏自己的作品,并根据自己对老虎已有的认知经验,找到了自己作品里与老虎的局部特征相似的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低龄幼儿中开展美术欣赏活动时,教师的介入和支持尤其重要,教师在活动中应注重引导低龄幼儿在感受、体验、分析、判断的过程中获取相关的艺术信息,提高低龄幼儿对作品的敏感度,初步培养低龄幼儿的审美能力。
三、组织低龄幼儿美术欣赏活动的策略
在参与绘画、手工等美术活动的过程中增加欣赏活动环节是比较适合低龄幼儿的一种形式,既尊重了幼儿个体,也满足了幼儿好动、好模仿以及在操作中学习的需要,这种欣赏形式也能为将来中大班阶段的美术欣赏活动打好基础。教师在组织低龄幼儿美术欣赏活动时不仅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更要尊重幼儿的美术欣赏特点,同时也可以运用以下一些策略:
(一)多满足,少要求
教师在布置环境、准备材料时要尽可能满足低龄幼儿的各种需要,在活动过程中不要有过多的要求。在绘画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幼儿通过简单的反复动作,使画面具有多变性,这样才能激发幼儿参与欣赏活动的兴趣。
(二)多关注,少“教育”
活动过程要关注幼儿情感需要,关注幼儿认知‘的发展,关注幼儿对画面的联想,关注幼儿技能的习得,关注幼儿习惯的养成,以及关注幼儿语言的表述。教师只有在活动中多关注,少“教育”,这样才能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进行及时调整,适时介入,更好地推进幼儿的发展。
(三)多自然,少刻意
活动环境的创设、活动时间的安排要灵活自然,如除了开展集体的美术欣赏活动,可以在区域活动中开展小组美术欣赏活动,还可以在餐后或离园之前安排自由的美术活动时间。在材料的提供上要注重低龄幼儿在使用绘画工具过程中经验的自然习得,如可以提供有颜色的绘画纸、画报,还可以提供一些生活用品作为绘画工具等。
(四)多个别,少集体
在美术欣赏活动中,教师尤其要关注幼儿的个体水平差异,满足个别幼儿的需求,从而整体提升低龄幼儿的美术欣赏能力。(中国福利会托儿所 吴蕾萍)
手工材料
关键词:美术
- 将自主性培养融入美术区域活动 2013/03/02
- 我眼中的幼儿美术教育 2013/02/28
- 走出幼儿美术教育的三大误区 2013/02/25
- 美术活动与幼儿说话能力的培养 2013/02/25
- 美术活动中教师的语言 2013/02/22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