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幼儿美术活动中想象力和表现力的激发--美术教育论文
现代教育把培养创造新精神放在首位。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想象最丰富、最离奇的时期,因而是实施创造性教育的最佳时期。
幼儿天生爱图图画画,对幼儿实施良好的美术教育符合幼儿的天性,能满足幼儿的需要。幼儿在美术活动中所引发出的审美情感,所培养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将会成为他们人生的宝贵财富,使他们终生受益。那么,如何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呢?
一、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美好的事物,积累创作素材
观察是创作的基础,幼儿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他们看到的东西越多,积累的素材越多,创作也就越有基础。在活动前,我们曾去绿地寻找春天的秘密,与柳树、小草、花儿进行了零距离的接触,让幼儿接触观察美丽的大自然及丰富多彩的生活,激发创作灵感,积累创作素材的同时,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等同时也得到了发展。
喜欢小动物似乎是每一位孩子的天性。近阶段,我们班的孩子和小熊猫、乌龟、小鸟等这些可爱的动物交上了朋友,小动物不时地出现在好听的故事里、有趣的儿歌里、好玩的游戏里,它们那生动有趣的形象深深地吸引了每一个孩子。小朋友对小动物浓厚的兴趣,促使我们开展了以“可爱的小动物”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创造了让幼儿直接感知和体验的机会,通过不同的途径(看、听、讲、画、做)采用多种形式(语言、音乐、美术、体育游戏)帮助幼儿感知并积累了有关常见小动物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奇闻趣事,家长们也特意带着孩子去动物园观看了小动物的精彩表演,使幼儿对动物的情感和了解逐步加深,同时也激发了幼儿在已有经验和能力的基础上想进一步表现自己对小动物喜爱之情的愿望。综合活动“可爱的小动物”就是为了满足这一强烈的愿望而生成的。
二、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幼儿产生大胆表现的安全感
喜欢标新立异是每个幼儿的行为特征,每个幼儿内心其实幼儿创作的欲望。但这种欲望需要得到成人的支持与尊重,幼儿才不会担心因“出差错”而受到指责,才会有别出心裁的创作表现。幼儿通过自由组合,在合作中大胆地表现、表达自己的想法、意愿,把春天打扮得丰富、绚丽。在“可爱的动物“活动中,有的小朋友帮助同伴把棉花贴在背上做羊毛,有的小朋友帮助同伴装上了“猪鼻子”,有的合作共同制作了乌龟的贝壳装在了背上,亮亮撕下双面胶把广告纸往胸前一贴, 一只袋鼠出现了,徐闻君把斗篷一披说我是一只蝙蝠、很多小朋友把吸管粘在嘴上,还用广告纸剪出三角形的猫耳朵,还有的用树枝粘在头上,一只梅花鹿就诞生了……虽然幼儿是初次进行动物的装扮活动,可由于他们已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经验,在此使他们也有了充分展示的舞台,就是利用一些废旧物品来表现自己对动物的喜爱。放飞心情,自由想象,纵情表现,富有想象、创造力。
三、丰富的材料赋予幼儿自由想象、创作表现的空间
幼儿是发展能动的个体,他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互动获得感知与体验,从而发展其创造性思维。在活动中,我为孩子们提供了不同质地,多层次的,来源于幼儿生活中的废旧物品,丰富的操作材料供幼儿自由选取,有的孩子还利用材料本身的功能或是辅助材料发觉其功能,运用同类或异类的组合方法来提高材料的使用价值。如“柳树的制作,有利用树枝做柳树的枝条、有用皱纸搓枝条,运用各种材质的纸张制作蝴蝶、花朵;扭扭棒的一物多用都表达了孩子们的创作火花。如班里出现的两头小鹿,它们各有各的可爱,各有各的独特之处。一个小朋友为了模仿真的梅花鹿,特意选了两根开叉的树枝,让人从远处一看就明白她扮的是梅花鹿。而另一个小朋友所用的是两个果冻壳,我们得从他的头顶上往下看,才能联想到这是头“小鹿”,用他的话说就是:我是头小小鹿,角还没长大呢!仔细想想,他说的还真有点道理。徐洋是个男孩,他居然想到用女小朋友的头箍(男孩子一般不愿意用女孩子的东西),再在扭扭棒的顶端加上两只绒毛球,可爱的蝴蝶飞来了。其余的小朋友在活动中也表现的不错,充分发挥想象,动手动脑创作、表现。
四、活动中不断完善幼儿的人格
最值得我欣慰的是活动中幼儿间团结互助的精神充分地体现出来了。他们不仅一改以往只顾自己的自私想法,主动去帮助他人,为别人取得成功而感到高心,真正实现了互帮互助。而我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仅以合作者、参与者、指导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帮助幼儿,引导幼儿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动手操作,做中玩、玩中乐,注重了幼儿情感的交流,使整个活动真正地达到了教育目的。
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幼儿美术活动,是培养幼儿审美创造力的一种活动,幼儿的绘画过程是幼儿追求美、向往美、表达美的过程。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大胆的推行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从诱发兴趣、启发思维,激发创意入手,培养幼儿学习的主动性,让幼儿发挥其最大的潜能,使他们通过绘画的形式来展现生活中的美和抒发内心世界的美。
以往的美术教学多半以一堂美术课来要求幼儿,画一幅与教师范例画相同的画,画面的形式、内容与范例画大同小异,以“像不像”、“对不对”来评价幼儿作品。这样的教学无疑的束缚了幼儿的思想,对幼儿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均起到不良影响,使幼儿很容易的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当幼儿对绘画产生兴趣时,如果我们极力要求幼儿应该怎样画,不应该怎样画,孩子的兴趣可能立刻化为乌有,想好的绘画内容不复存在,本来有可能画出一幅很好的画,就这样“不翼而飞”了。 因此, 我们在进行美术活动时,要特别注意启发幼儿参与绘画的兴趣,并利用幼儿喜欢游戏的特性,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体验绘画的乐趣。如画“小小鸡”时,我首先和幼儿们一起玩“鸡妈妈和小鸡”的游戏,通过情景化的游戏表演,让幼儿亲身模仿、学一学小小鸡和鸡妈妈一起游戏时的心情、动作,体验体态的不同变化,让幼儿观察小鸡的特征,并为幼儿提供各种几何图形,鼓励幼儿摆出小鸡的不同造型,同时引导幼儿讨论可以用哪些图形来表示。在活动中,幼儿对小鸡的特征有了感性的经验,在绘画创作中,老师只要指导幼儿学习线条画不同的图形,并加以组合,就能画出小鸡的造型了。而且,由于幼儿在与小鸡的游戏中,幼儿对小鸡已经产生了兴趣,因此,在绘画创作过程中,幼儿兴趣浓厚,小鸡吃虫“、“在草地上的小鸡”、“许多小鸡”、“快乐的小鸡一家”等不同内容,幼儿将自己心中所认为的情境用绘画的方法表达了出来。这个时候,幼儿的思维非常活跃,其作品亦无拘无束,如天马行空,童真童趣跃然纸上。
六、弱化作品的“结果”,注重创作的“过程”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努力的成果得到别人的认同。幼儿也不例外,而且,这种渴望得到赞赏的心理比成人更强烈。而幼儿绘画的潜力各有不同,应优先考虑对他们创造性的培养,不能只拿“像与不像”“好与不好”作为评价一幅幼儿作品的标准。教师对幼儿的作品应采取肯定,鼓励的态度,站在幼儿的角度,去评判与理解,既要看结果,更要注重整个创作过程。我在对待幼儿作品的评价时,常用欣赏、鼓励的语言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只要是幼儿认为应该要在作品中喜欢表现的就让他们画上,不限制幼儿“标新立异”、“异想天开”。 首先,我常常让幼儿陈述自己的创作思路。一般来说,由于技能的局限性,幼儿笔下的作品与预期的想象有一定的距离,因此,要给幼儿一个表达的机会。正因为如此,我们在进行美术活动教幼儿绘画时,要尽量不采用固定的模式,只教幼儿基本的方法。我认为:“授人以渔”所传授的捕鱼本领使用之无穷的。绘画的指导方法就是要象“授人以渔”一样教给幼儿一些绘画所必需的本领,如多种颜色、多种几何图形、多种实物图形的认知等,让幼儿容易掌握又可以举一反三,其效果远远胜于模仿来的技巧,让幼儿从自己的角度去捕捉和表达周围的世界,让幼儿自己去思考,使其展开想象,大胆创作,让幼儿从现实生活到内心想象的过程中自由“构图”,而不是“放羊”式的教学,这样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如:一位幼儿在画雨天的景象时,同时画了雨天和红红的太阳,我问他画的是雨天还是晴天,那幼儿说:“这边正在下大雨,那边雨停了,太阳公公出来了。”可见,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力是不可低估的。我们作为教师不应束缚幼儿的思维,要积极鼓励幼儿放飞想象的翅膀,诱导幼儿自发的表现,发泄其内心的情感,从而提高绘画兴趣,实现自我发展。
总之,在开展幼儿美术教育的过程中,要以幼儿的现实生活为背景,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幼儿熟悉的人、事、物为内容,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时间和丰富多样有层次的材料,鼓励幼儿把想到的和感受到的,自由、轻松、愉快地进行表现,在这一自然而然的过程中使幼儿的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逐渐得到发展和提高。(郭玲凤)
手工材料
关键词:美术
- 将自主性培养融入美术区域活动 2013/03/02
- 我眼中的幼儿美术教育 2013/02/28
- 走出幼儿美术教育的三大误区 2013/02/25
- 美术活动与幼儿说话能力的培养 2013/02/25
- 美术活动中教师的语言 2013/02/22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