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之研究视域初探

来源: 06abc.com 作者: susan 感谢 susan 上传 0人参与

      【摘要】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研究受到生态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影响。因此,在研究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问题时,研究者要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环境,关注优秀教师受到的人-境系统影响,关注教师专业成长的历程、价值和动力,关注教师尤其是女教师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及人际互动。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生态学;心理学;社会学 
   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学前教育的质量密切相关。目前已有众多研究者关注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问题。生态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对开展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对此进行了梳理,供教师及其他相关人员借鉴。 
  一、生态学视域下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1.人类发展生态学:关注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环境
 
  个体是环境的组成部分,个体不可能脱离环境而单独存在。个体在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与环境共同发展。所以,当研究者把研究目光聚焦在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上时,不得不同时关注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生态环境。人类发展生态学为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研究提供了逻辑起点。 
  人类发展生态学的创始人布朗芬·布伦纳(U. Bronfenbrenner)从生态学的视角研究人的发展问题,将对人的行为和发展的研究放置在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稳定的生态系统之中,以探究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因子对人的行为和发展的作用以及人与各种因子的交互作用。这一视角与之前的儿童心理学家研究儿童、社会学家研究家庭、人类学家研究社会的割裂视角明显不同。布朗芬·布伦纳认为个体发展的环境是一个由小到大层层扩散的生态系统,每一个系统都会通过一定的方式对个体的发展施以影响。〔1〕发展是人与环境的复合函数,环境以学校、家庭、社区、整个社会文化以及个体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环境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等不同的形式具体地存在于个体的发展过程中,在个体发展的不同时期对不同方面给予不同影响。 
  布朗芬·布伦纳将生态系统分为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宏观系统和外系统。依据他的理论,影响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微观系统包括教师所处的幼儿园、家庭、社区等,其中幼儿园环境与教师专业成长的关系最为密切,教师亲身经历的各种活动及幼儿园环境中的人(幼儿、家长、园长及其他教师等)无疑是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因素。教师成长的中观系统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微观系统(如幼儿园与家庭的关系、幼儿园与社区的关系等)构成的。例如,养育事件作为大多数女性都要经历的一个重大事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女教师的家庭生活与教育工作之间的关系,从而对女教师的专业成长产生深远影响。教师成长的外系统是个体并非主动参与但会对个体产生重要影响的情境系统。如教师未成年时的家庭生活环境、父母的工作场所等都有可能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产生一定影响。教师成长的宏观系统,如社会历史背景等,影响并制约着教师的专业成长。在笔者所研究的专家型教师中,大多数人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动荡时期。他们认为“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教育恢复阶段是其自身专业成长非常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由于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这些教师接受了对其专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意义的在职培训,承担了一些大型的教科研项目。这些专业成长中的关键事件对其专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从人类发展生态学视角看,有机体处于复杂关联的系统网络之中,其行为取决于个体对生存环境的解释方式。个体改造环境,环境塑造个体,个体力求在与环境的动态平衡中获得自身的发展。因此,研究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要关注教师专业成长的微观系统,如师徒关系、同事关系、师幼关系等,而且要关注家庭生活等中观系统以及社会历史背景等宏观系统和外系统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 
  2.人才学理论:关注优秀幼儿园教师受到的人-境系统影响 
  中国人才学理论代表人物王通讯认为,人才的成长主要受到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内在因素包括德、识、才、学、体。其中,德是人才的灵魂,是人才之本;体是人才成长的物质基础;学是最基本的,学可以丰才,可以增识,可以益德。外在因素是指人-境系统,包括人-时关系子系统、人-地关系子系统、人-人关系子系统、人-物关系子系统。〔2〕人-时关系子系统是指人与一定时间中的诸因素发生联系,并相互影响。个体不能主观地选择时代,而只能去认识时代提供的条件,进而加以利用和改造,完成自己的目标。人-地关系子系统是指人与一定地域空间中的诸因素发生联系,并相互影响,构成一定的关系,包括人与大环境(国家、地区),人与亚环境(学校、工作单位、社区),人与小环境(家庭)的关系等。人-人关系子系统是指人与人之间发生联系并相互影响,构成一定的关系,主要包括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师生之间、家庭成员之间、亲友之间的关系等,强调他人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处理各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根本的就是互相尊重,团结友爱,即人和。人-物关系子系统是指人与物质条件间的关系,强调人的成长与成功脱离不了一定的物质关系。与成才相联系的物质条件分为两类,一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条件,二是创造成果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在论述内在、外在因素的辩证关系时,王通讯强调外在条件的好坏不是绝对的,在外在条件方面,人不是无能为力的,而是能够认识、适应并改造环境的。〔3〕 
  上述关于人的发展的研究强调在分析个体的行为及其发展时,要将个体置于其所处的复杂生态环境之中,不能离开背景因素空谈个体发展。在研究优秀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时,要对教师所处的时代背景、幼儿园环境以及教师个人的专业生活经历等进行综合考量,将研究置于教师的现实生活之中,结合多重影响系统分析优秀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心理学视域下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1.毕生发展心理学:关注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历程 
  毕生发展心理学是关于个体从孕育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心理与行为的成长、稳定和变化的研究。它的核心假设是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发展不是到成年期就结束,而是扩展到整个生命过程的。它的理论基础是生命全程观。 
  毕生发展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巴尔特斯(P. B. Baltes)认为,任何一种行为的发展过程都是复杂的,发展不是简单地朝着功能增长方向的运动,而是由获得(成长)和丧失(衰退)相结合组成。〔4〕发展是由多重影响系统,即年龄阶段影响、历史阶段影响和非规范事件影响等共同决定的。其中,年龄阶段影响是指与实际生理年龄有很强联系的那些生物学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在某一特定的社会文化中,所有成员接受到的年龄阶段影响比较一致,具有很大的预见性和规范性。历史阶段影响是指与特定历史时期有关的生物学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在某一年龄群体的大部分成员中以相似的方式存在,不同年龄群体之间则表现出发展上的差异,具有一定的历史相对性。非规范事件影响是指与特定个体相联系的生物学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些事件的影响一方面取决于事件发生的时间、形式,另一方面取决于个体的调整和以往的经验等。 
  从毕生发展心理学视角看,教师的专业成长贯穿其整个职业生涯,而不是停止在职业生涯的某一阶段。巴尔特斯所说的非规范事件将影响教师个体专业成长的整个过程。 
  2.需要层次理论:关注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价值 
  马斯洛认为人有七种相互关联的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只有某个既定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才能进入下一个层次,同时,一旦某个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它便不再具有激励作用。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以及自尊需要又被马斯洛称作匮乏性需要。这些需要的满足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人和环境。成长性需要是与匮乏性需要相对的一个概念,是指自我实现需要,在相当程度上独立于他人和环境,可激励个体产生更积极的态度。〔5〕从需要层次理论看,教师在入职初期往往不得不关注自己的生存状况,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在基本适应了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后,教师则需要通过专业成长来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可见,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是提高整体师资质量的需要,而且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3.群体动力理论:关注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
  个体的发展受到环境的影响。教师个体是作为群体的一部分来实现其专业成长的。因此,要关注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有必要关注教师所处群体的状况,了解群体特征是如何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产生作用的。
  群体动力理论强调独立、平等与合作的群体关系。库尔特·勒温的群体动力理论认为群体是一个整体,群体中的各个成员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具有交互依存的动力,个体的行为是个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场”是勒温的群体动力理论的基础。场的整体性在于场内并存事实间的依存和相互作用关系。〔6〕从群体动力理论视角看,群体是一个社会场,对群体中的成员产生作用,激励着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前进。群体动力理论对于研究处于群体之中的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具有直接意义。要想更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创造良好的幼儿园群体氛围非常重要。
  三、社会学视域下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1.符号互动理论:关注幼儿园教师之间的人际互动
  符号互动理论认为,自我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逐步发展的,是在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在他人经验基础上产生的。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并非直接的经验,而是依赖间接的经验。个体是根据同一社会群体其他个体成员的特定观点,或根据他所属的整个社会群体的一般观点来看待自我的。〔7〕 在人际互动中,人与人之间会发展出对某一形象的共同看法从而了解形象的社会性定义,即所谓的共同情境定义。个体经由互动过程,根据共同情境定义发展自我、表现行为的过程即社会化。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是教师从非专业人员成长为专业人员的过程,这个专业化的过程离不开教师与他人之间的人际互动。〔8〕在专业社会化过程中,教师的专业自我(对自身专业成长的看法)、教育态度(对幼儿、幼儿园教育的态度)会受到幼儿园权威参照团体(幼儿园园长、资深教师、幼教专家)、同辈团体(同事、同行)、服务对象(幼儿、家长、社区人员)等的期望与示范影响,从而不断调整自身的专业表现。其中,重要他人的期望与示范以及教师的自我判断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幼儿园里的结对师徒是建立在合作、对话、协商和分享等基础上的互帮互助的学习共同体。无论师傅还是徒弟都应把对方视为自身专业成长中的重要他人,把对方看作是支持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徒弟以师傅为榜样,通过观察、选择、借鉴和模仿等途径向师傅学习;师傅以徒弟为荣,在成就了徒弟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师傅和徒弟在交往和对话的双向互动中敞开自己的世界,从对方那里得到自身专业发展所需的有益信息,从而实现自我发展与群体发展的整合。
  研究性教学作为一种实践反思-同伴合作互助-专业引领三位一体的研究模式,必然存在着教师与他人间的合作、交流等社会行为。教师会获得其他教师为其提供的多种帮助。正是在这些社会互动中,教师不断进行专业上的自我建构,激励着个体的专业成长。
  此外,幼儿园为教师提供的成长环境如何发挥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个体的态度。如果教师面对困难就退缩不前,跌倒后就一蹶不振,那他将很难迈进新的发展阶段。如果教师能在困境中奋发图强,从挫折中吸取教训,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那他最终会步入骨干教师甚至专家型教师行列。
  2.女性学:关注幼儿园女教师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
  21世纪被称作是“她世纪”,女性的崛起已经成为21世纪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意味着女性参与的社会分工日益广泛,女性的地位不断提升,有利于真正实现与男性的平等协调发展。但在根深蒂固的中国儒家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女性的发展面临来自不同方面的压力和禁锢,特别是儒家文化中“男尊女卑”的观念依然存在,以男性为中心的传统意识影响着人们对女性的看法。以对职业女性的评价为例。社会为职业女性建立了不同于男性的成功标准,即贤妻良母加社会成就两者的统一,而男性只要有社会成就就足以为人称道。〔9〕这种不平等即使对于幼儿园教师这个被社会公认为最适合女性的职业来说也同样存在。女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会遇到来自家庭、社会、自我角色定位等各方面的压力与困惑,特别是当女教师生育了孩子后,这种压力和矛盾很可能会更加突出。做一个好母亲的同时可以做一个好教师吗?当两种角色发生冲突时,教师该如何取舍?家庭和社会会怎样影响教师作出的价值选择?女性学以及女性心理学的研究为我们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让我们在关注幼儿园女教师作为职业人的社会属性的同时也关注她作为母亲的家庭属性。只有全面关注女教师的这两种属性,在中国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下去分析女教师的专业成长问题才更能反映问题的本质,便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活中发展,个人的生活史也是个人的发展史。幼儿园教师的个人生活与其个人专业成长的关系是密切而辩证的。例如,有的教师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后会不由自主地把负面情绪带到幼儿园中,可能会在不该批评幼儿的时候批评幼儿,在该鼓励幼儿的时候又没心情鼓励;有的教师会因为得到园长的赏识或者同事的赞扬而有一天的好心情,回家后做平时最不喜欢的家务时也心情舒畅,等等。生活是琐碎的、具体的,但也是博大的、复杂的,个人生活经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土壤。扎根这片或肥沃或贫瘠的土壤,是否会有专业成长上的收获取决于教师个人如何耕耘。关注教师个人生活与其专业发展间的辩证关系,有助于研究者从更客观的角度审视教师专业成长的顺境和逆境,为教师提供更有效的帮助。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特色教育论文:将音乐教育整合到主题活动中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