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图画书中的死亡教育及其对幼儿园课程的启示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qinger 感谢 qinger 上传 0人参与

  一、问题的提出 
  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死亡”是一个很忌讳的话题,成人总是尽量避免向儿童提及。但是在现实情境下,有研究证实学前儿童已经逐渐能够以“死亡”现象区分生物和非生物,能够正确认识死亡的不可逆性,也部分认识到死亡的普遍性[1]。因此,死亡对于孩子来说并非不可接受的东西,而是他们认知客观世界的一部分。对于孩子的认知需求,我们不应该以逃避的方式来对待,而是应以一种积极的方式去回应,以恰当的方式教给孩子有关“死亡”的知识,使孩子坦然面对这一自然现象,这将有助于减少孩子面对死亡现象时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使其身心更加健康地成长。 
  死亡教育是一种帮助人们理解死亡的本质、获取有关死亡各种知识、认识死与生的辩证关系,引导人们思考死亡的意义,促使人们由死观生、珍惜生命、直面死亡,增进人们对生命的欣赏,激励人们积极投入生活,赋予短暂生命以无限价值的教育[2]。但是否应该对幼儿进行死亡教育,不同观念下的人们又存在争议。根据众多研究者的观点,死亡教育的价值和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死亡教育已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3]。因此,如何以最恰当的方式开展死亡教育才是一个关键性问题。 
  图画书作为一种以图画为媒介表达故事内容的读物,是孩子早期阅读的重要材料,它适合孩子的认知水平和发展特点,是孩子通向阅读的一个窗口,能够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体验到乐趣,同时促进认知的发展。因此,以图画书的方式向孩子呈现“死亡”这一话题是进行死亡教育的良好途径。翻开图画书,为孩子读一个关于死亡的故事,是成人和孩子探讨死亡的自然方式。文学作品可以通过对故事的精心编排有计划地、科学地对儿童进行死亡教育,从而减少现实生活中面对死亡事件的紧张气氛。 
  笔者选取了6册关于死亡的图画书作为研究材料,对其主题和内容的选取、死亡的表达形式进行深入分析,从中找寻所包含的社会意识、教育理念以及文学特色。以期呈现图画书中对死亡所做的积极引导和所蕴含的教育意义,并探讨其对幼儿园死亡教育课程的启示。 

  二、图画书中的死亡教育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 
  通过网络对死亡主题图画书进行搜索,对其知名度、获奖情况、内容风格进行综合考虑,结合图画书编辑专业工作者的推荐,最终选定6册广受好评的图画书作为文本分析对象。相关介绍如下: 
  1.《爷爷变成了幽灵》(文/金·艾克松[丹麦];图/爱娃·艾瑞克松[瑞典]):艾斯本最喜欢的爷爷在大街上突发心脏病去世了。但爷爷变成幽灵回来了!因为爷爷忘了做一件事情。什么事情呢?回忆了很多美好的过去之后,爷爷终于想起来,原来是忘了跟孙子说“再见”了。 
  2.《长大做个好爷爷》(文/奈杰尔·格雷[澳大利亚];图/瓦奈萨·卡班[英]):小小熊经常去熊爷爷家玩,他们一起爬上树屋,在上面玩耍、睡觉。后来熊爷爷生病了。妈妈告诉小小熊,他再也不会醒过来了。妈妈和小熊一起登上树屋,小小熊说“长大我要做个好爷爷”。 
  3.《外公》(文/图 约翰·伯宁罕[英]):外公跟外孙女之间,人生经验差异很大。外公珍惜“过去美好的时光”,外孙女却认真对待跟外公所经历的完全不同的现在。有一天外公不能陪外孙女一起出去玩了。有一天外公常坐的椅子空了,只剩下小女孩在发呆。 
  4.《祝你生日快乐》(文/方素珍;图/仉桂芳):小姐姐和小弟弟在一起玩并约定一起过生日。小女孩得了癌症,但妈妈告诉她只要坚持就能治好。两个小朋友一起将开心锁挂在树枝上,祈祷小女孩好起来。约定过生日的时间到了,而小女孩却没有到来。 
  5.《一片叶子落下来》(文/图 利奥·巴斯卡利亚[美]):如同一部纪录片,记录一片树叶经历四季的故事。最后它零落成泥,完成了它“接受阳光雨露,为老人小孩遮风挡雨,为春夏秋冬增添色彩”的生命意义。 
  6.《獾的礼物》(文/图苏珊·华莱[英]):充满智慧的獾离开了他的身体,“到了隧道的另一头”。动物们聚在一起怀念獾,说着獾以前与大家相处的种种。獾虽然永远离开了,但他所留下来的“礼物”却像是矿藏一样,永远都在帮助有需要的人。 

  (二)分析框架 
  主题是图画书的创作源头,图画书的主题是作品价值实现的必然体现[4]。图画书题材的选取,具有个人灵感的偶然性,也有社会意识的根源性,两者共同作用下形成选题的方向,并确定图画书中的教育意涵;在呈现方式上,既有艺术创作的虚构性,也有知识传播的真实性,两相结合构成图画书的内容主体;读者在阅读图画书的过程中,一方面接收到画面和内容所呈现的知识和带来的阅读乐趣,另一方面通过认知加工感受到图画书所引导的意涵和感动。读者的反馈也将影响到图画书的创作。因此,本研究以图画书主题分析为源头,以呈现方式为路径,以阅读感受为结果。

  (三)文本分析结果与讨论 
  1.图画书的选材特点。 
  (1)取材于隔代关系,反映社会现实。《爷爷变成了幽灵》、《长大做个好爷爷》、《外公》描述的是老人的死亡,书中的主要人物均为一老一少的祖孙两人,在老少的互动中慢慢讲述老人的离去。老人的自然死亡,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也是最容易接受的事实,以此为题材反映了普遍的社会现实。 
  (2)取材于同伴关系,贴近孩子生活。《祝你生日快乐》的主人公是两个小孩子,一个是善良的小男孩,一个是罹患癌症的小姐姐,他们一起愉快地玩耍并约定一起为小女孩过生日,可是生日那天小女孩却没有到来,因为她已经“变成了天使”。该书讲述的是孩子与同伴之间的相处与关怀,有利于孩子从中体会到切身的情感。 
  (3)取材于自然界,以物喻人。《一片叶子落下来》讲述的是一片树叶的故事,经历过春天、夏天,叶子在秋天凋零,借此比喻生命的消逝。《獾的礼物》是以动物的死亡传达生命存在的意义,助人为乐的精神不随生命的逝去而消失。以物喻人表现死亡的好处在于可以减轻孩子对于同类离去的痛苦,但同时又能起到教育孩子珍爱自己生命,也珍爱人类以外的其他生命的目的。 

  2.死亡的呈现方式。 
  (1)真实呈现:《爷爷变成了幽灵》很真实地表现了死亡和生活。书中一开场就直接而真实地呈现了什么是死亡:“艾斯本最喜欢的人就是爷爷霍尔格了。可是,他再也没有爷爷了。爷爷死了。他突然倒在了大街上,因为心脏病发作。”书中表现出的文化和风俗习惯也比较写实,妈妈说“爷爷去了天堂”,图画中出现了牧师、十字架等组成的葬礼场景,以及一些很真实的生活细节,如“爷爷想起了和奶奶约会时的第一个吻”。 
  (2)隐晦呈现:《长大做个好爷爷》中“妈妈告诉小熊,爷爷睡着了,睡得很沉很沉……‘爷爷什么时候醒来?’小小熊问。妈妈张开双臂,紧紧地搂住小熊,说:‘他不会醒来了’。”这里的死亡就是“永远地睡着了”。《外公》最后出现一张空空的椅子,来表达外公的离去。两书都比较隐晦地表达了老人的死亡,巧妙地避开了对死亡直接的描述。
 (3)比喻呈现:《一片叶子落下来》以树叶的陨落呈现死亡。故事采用拟人的情节讲述了一片叶子的成长及死亡过程,并配以树叶随季节变化的真实图片。在语言上富有理性和逻辑,并且着重描写了“生命的意义”的信念。《獾的礼物》则是以“去到隧道的另一头”比喻生命的离开。 
  (4)梦幻呈现:《祝你生日快乐》一书具有很强的虚幻性,故事中的事件赋予了很多成年人的浪漫情怀。两个小孩子在风景如画的郊外相遇,而身边却没有成年的陪伴;文中出现“开心锁”的形象,两个孩子还把它锁在了树枝上,并许下了心愿;最后小男孩带着蛋糕到相会地点给小姐姐过生日,小女孩没有出现,却看到了满天飞舞的萤火虫……这一系列情节都充满了梦幻。 

  3.对死亡认知的引导。对死亡认知的要素包括死亡特征、死亡外延、死亡原因三个方面。死亡具有不可逆性、必然性、功能丧失性、情绪性四个特征;死亡外延,是指除了人以外还有动物和植物的死亡;死亡原因,包括自然死亡、疾病死亡和意外死亡[5]。 
  总体来说,图画书样本中对死亡特征的展现并不充分,但是都有局部的表达,可以互相作为补充。在不可逆性方面,有“爷爷会变成泥土,然后就慢慢地消失了”“他不会醒来了”等表述;在必然性上,有“任何东西都会死,无论是大是小,是强是弱。”在情绪性上,几乎每本书都引导着读者探寻死亡的积极意义,如“小小熊说‘等我长大做了爷爷,我一定要做个好爷爷,就像爷爷那样’”,“他们还说好了要时不时地想着对方(不过,不用一直想着)”,“‘我妈妈说,小朋友死了都会变成小天使,到时候,我的头发就会长出来了’‘哇!那样你就可以梳辫子了!’”“獾,谢谢你,留下这么好的礼物给大家。”“还有比树更强大的,那就是生命,我们都是生命的一部分。”不同类别图画书的选材综合起来很好地包含了死亡的外延,既有跟孩子生活密切相关的亲人,也有拟人化的动物和植物的死亡。对死亡原因的描述,主要涉及自然原因和疾病原因,这更多是出于尊重和珍爱生命价值的考虑。 

  4.对生命价值与亲情关怀的引导。 
  (1)巩固孩子与祖辈之间亲密的“隔代关系”。《长大做个好爷爷》里虽然爷爷离开了,但是他陪小小熊度过了一段美好而难忘的生活,爷爷的品格和关爱深深地温暖并感染着小小熊。小小熊长大了要做个好爷爷,又会将爷爷的品质继承、发扬下去。《外公》里小女孩与外公一起经历了众多美好的场景,两人一起游戏、一起玩耍,最后小女孩坐在椅子上面对外公曾经坐过的空椅子,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也发人深省,引起读者对这段亲密祖孙关系的共鸣。 
  (2)鼓励生者平静面对死亡。《爷爷变成了幽灵》里爷爷之所以变成幽灵,是因为他还有心愿没有达成,他走得太突然没来得及跟家人说再见,这是该故事紧紧扣住的一个关键点,强烈地表现出浓浓的亲情,也表达出一种面对死亡的平常心,安心地和逝去的人说再见,因为在心里还可以回忆和想念。 
  (3)传递珍爱生命的信念。《长大做个好爷爷》里的爷爷说“小小熊,生命就像一件珍贵的礼物,千万不能浪费啊。”小小熊回答“爷爷,我会努力的。我会尽力做到最好。”《祝你生日快乐》的细腻情感是本书的一大亮点,对于生存的希望,同伴之间纯真的情感,以及对未知的祝福都使得小女孩最后的离去显得很自然,小女孩没有放弃努力,在与病魔的斗争中体现了她的坚强与不屈,和对生命的热爱。 
  (4)弘扬生命的存在价值。《一片树叶落下来》着重描写了“生命的意义”这样一种信念。树叶的存在是为了接受阳光雨露,为老人小孩遮风挡雨,为春夏秋冬增添色彩,任务完成了也可以安静地离去了,“自己干枯无用的身体,会和雪水一起,让树更强壮。”传递的信息表达出树叶的生长是有限的,但是生命却是永恒的。《獾的礼物》从题目就不难看出,主人公獾曾给过他人的帮助就是作者所谓的“礼物”,这些帮助让所有人会一直怀念并感谢着他。獾的生命也因此显得格外有意义。 

  三、对幼儿园相关课程的启示 
  1.以图画书为载体,开展幼儿园死亡教育课程。在现实生活中,成人很难向孩子提及和解释死亡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而文学作品是幼儿死亡教育的有效途径[6],在文学作品中,图画书无疑是最适合对幼儿进行死亡教育的内容载体。图画书中的死亡教育并不仅限于“死亡”本身,而是围绕着孩子和成人的生活经验展开,以死写生,将虚构性和现实性相结合,注重疏导与表达生者的思想与情感,是一种向孩子传递社会意识与死亡理念的有效途径。幼儿园死亡教育课程以图画书为主要载体,可以通过分享阅读、自主阅读的方式,与户外观察、绘画手工等延伸性主题活动相结合,在阅读和活动中丰富幼儿的认知经验,拓展和巩固幼儿的认知成果。 

  2.根据幼儿认知水平,分阶段进行死亡教育。产生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图画书所传递的理念与呈现方式具有多样性,在借以图画书进行的幼儿园课程中正好可以利用图画书内容的差异性,与不同阶段的教育目标相结合而进行。在死亡教育的初级阶段,可以选择以动物、植物为主题的阅读材料,在认知上先拓展幼儿对死亡外延的理解,在情感和认知上让幼儿有由浅入深的建构过程,并可以辅以多样性的延伸活动为幼儿的初步认知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以人类的死亡为主题的图画书阅读活动,以此进行循序渐进式的教育。最后,在幼儿已有的死亡认知基础上,教育目标应定位在更高层次,引导幼儿对生命的珍爱、对身体健康的保护以及对亲情的珍惜,并适当引发其对生命价值的深层次理解。(龙正渝)
  参考文献: 
  [1]朱莉琪,方富熹.学前儿童对死亡认知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1):91-93. 
  [2][6]崔迪.幼儿园死亡教育的价值及特点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8. 
  [3]王丹娟.美国儿童死亡教育及其启示[J].科教文汇,2009,(1):91. 
  [4]方卫平.细节·巧思·主题及其他——关于原创图画书创作的几点初步思考[J].昆明学院学报,2009,(1):21-24. 
  [5]张向葵等.3.5~6.5岁儿童对死亡认知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4):7-10.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浅谈幼儿良好语言习惯的培养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