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在不同区域活动中合作行为的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或集体之间为了同一目标,共同进行某一行为,是个体、集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形式,是人际交往中十分重要的方式。合作是个体社会性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社会行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作为社会人的基本素质。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社会目标中也指出“与人合作与分享”,由此可见培养幼儿合作的品质已成为当前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近年来,幼儿合作研究正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成为心理和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本研究主要对幼儿在不同区域活动中的合作行为进行比较。观察记录幼儿在不同类型区域活动中发生合作行为的人次,合作行为的具体表现情况;分析不同特性区域活动对幼儿合作行为的影响;了解幼儿合作行为与活动内容、活动材料、活动形式的相关性;明确不同区域活动中幼儿合作行为发生的差异性。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幼儿园一个大班34孩子,其中男孩18人,女孩16人,平均年龄5.8岁。
(二)研究过程
采取非参与式观察,辅以参与式观察。将所观察班级的34名幼儿分成五组进行五个星期的观察记录。五组分别为:第一组7人(男4人,女3人),平均年龄为5.86岁;第二组7人(男4人,女3人),平均年龄为5.7岁;第三组7人(男4人,女3人),平均年龄为6岁;第四组7人(男3人,女4人),平均年龄为5.7岁;第五组6人(男3人,女3人),平均年龄为5.7岁。利用观察记录表,以各区域活动为纵向栏目,以参加活动的人次,发生合作行为的男孩、女孩人次为横向栏目。
三、研究结果
如表一所示,在五个区域活动中幼儿发生合作行为的人次最多的是角色游戏区,共计131人次,其中男孩女孩人次分别为63和68;居第二位的是操作区,共计103人次,其中男孩女孩人次分别为56和47;居第三位的是语言区,共计62人次,男孩女孩人次分别为31和31;居于第四位的是美工区,共计50人次,其中男孩女孩人次分别为23和27;最后一位的是科学区,共计32次,男孩女孩人次分别为20和12。由此可见,大班幼儿在角色游戏区和操作区发生合作行为的可能性较大。
如表二所示,在参与人次相同的情况下,角色游戏区发生合作行为的比率最高,为77.06%,其次是操作区,其比率也高达60.59%,这两个区域活动的合作行为发生比率都超过了50%,而其语言区、美工区和科学区的合作行为比率均未超过40%。
从表一与表二的结果描述中发现,在五个区域活动中,角色游戏区与操作区发生合作行为人次远远高于其他三个区域活动。其合作发生率也大大高于50%,其他三个区域活动均低于50%。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角色游戏区与操作区相对于语言区、美工区、科学区而言更容易促使幼儿之间发生合作行为。
四、研究讨论
(一)活动内容与幼儿的合作行为
从游戏内容的角度,游戏可分为动作技能性游戏、认知性游戏、社会戏剧性游戏和结构性游戏。将区域与游戏内容相对应,可以发现:角色游戏区属于社会戏剧性游戏,操作区游戏属于动作技能性游戏与结构性游戏,语言区与科学区的游戏属于认知性游戏,美工区的游戏属于结构性游戏。
社会戏剧性游戏是指幼儿在活动中模仿成人生活的一种游戏。幼儿在游戏中装扮成医生、爸爸、妈妈等角色,把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经历的、所见所闻的事件用自己的表现形式在游戏中反映出来。这种游戏更多体现的是一种人际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利用相关材料进行互动,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社会戏剧游戏本身合作性就非常强,而角色游戏区正是属于此类游戏。正是角色游戏区本身的活动内容促使了幼儿之间合作行为的发生。
与操作区、语言区、科学区、美工区相对应的动作技能游戏、认知性游戏及结构性游戏这三种游戏的独立性都比社会戏剧游戏强,如果没有合作,幼儿也能进行这些活动。动作技能性游戏强调的是动作技能的培养,如操作区的穿珠游戏就是属于这一类型,它不强调幼儿之间的合作,多是单独进行操作。结构性游戏是通过双手操作进行的造型活动,通过想象和操作能将一些无意义的材料变成有意义的结果。如操作区的搭积木、插塑,美工区的捏橡皮泥、制作手工品等都属于这一类,在结构性游戏中,幼儿通过个人的努力基本可以完成。认知性游戏是指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以获得知识、发展智力为主的游戏活动。如科学区的科学小实验,语言区的识字卡片、看书等。这些活动内容本身不需要很强的合作性,比较强调自我探索学习的能力。
从区域活动内容的角度看,角色游戏区由于其本身合作性很强,更能促使幼儿发生合作行为,在促使幼儿发生合作行为方面比其他四个区域活动更具优势。
(二)活动材料与幼儿的合作行为
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离不开活动材料。活动材料作为媒介将幼儿连接起来,材料加强了幼儿的社会交往关系,并充实了交往内容。也就是说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幼儿合作行为的发生更有可能。
在操作区,幼儿通过操作各种材料产生交流,并对操作材料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由于操作区的材料具有丰富性与可塑性,幼儿能够通过拼搭、插塑等操作创造出各种主题造型,而在这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也容易出现各种问题,从而促使幼儿之间进行沟通、协商、合作,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操作区的材料既是丰富的也是固定的,这就要求幼儿在享用材料资源的过程中学会协商、让步和合作以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在科学区、语言区、角色游戏区和美工区,其中的材料也很丰富,但是这些材料一般都有固定的操作方法,不像操作区的材料可以变换组合。美工区虽然也可以制作出各色各异的事物,但是材料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如操作区的丰富,因此不像操作区那样易促使幼儿之间进行互动。
从区域活动材料的角度看,与其他区域相比,操作区在促使幼儿发生合作行为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当然,教师除了在活动区投放有层次性、多样性的材料外,还可以有目的的投放一些可以引发幼儿合作意识的材料,如提供一些半成品材料让幼儿在以物代物的过程中获得更多协商与合作的机会。教师还可以增加材料的难度,给幼儿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出挑
战,鼓励幼儿去发现、讨论、协商、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三)活动形式与幼儿的合作行为
区域活动的形式都是在固定空间内的小组活动。由于在同一个空间范围内活动,幼儿之间距离很近,接触的机会增多,交往的机会也变多,幼儿的合作频率增大。小组活动使得几个幼儿在一起活动、游戏,每个幼儿参与活动的机会均等,每个人操作材料也很自由,小组活动促使幼儿与他人发生联系,为幼儿的合作行为创造了条件。
本次研究中的五个区域活动均为小组活动,而且都有各自固定的活动地方,因此从区域活动形式的角度看,五个区域活动在促使幼儿发生合作行为方面优势均等。
一般幼儿园会设置语言区、角色游戏区、美工区、科学区、操作区、音乐区等,有些幼儿园会把积木区从操作区单独列出来,或把操作区称为结构区等,幼儿园也会根据本园本班的特点设置一些特别的区域活动,以满足幼儿的需要。对于角色游戏区,由于活动自身具有较强的合作性,因此教师可以在角色游戏区内多设置几个小区角,如幼儿非常喜欢的“娃娃家”、“医院区”、“超市”等。
(四)空间设置与幼儿的合作行为
区域布局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区域活动的有效性,在设置区域的总体布局时,既要考虑美观性,又要考虑动与静的结合、封闭与开放的结合、独立与组合的结合。教师要依据各个区的特点在活动室(教室)内寻找最佳位置,一般区域活动的设置具有半封闭性,如将容易产生干扰的操作区,放置在远离其他区域的走廊上;将语言区放在安静、采光度较好的窗户边,或用柜子与外界隔开,形成相对独立的区域。
为了促使幼儿有更多的合作机会,这就要求活动区还要具有开放性,如语言区的幼儿到娃娃家给娃娃讲故事,这就要求语言区不能是一个全封闭的空间。再如美工区的幼儿可能会到语言区修补图书,娃娃家的幼儿带娃娃去医院区去看病等。所以可以将若干个区域以主题、领域、材料性质为基础加以整合;将有可能产生互动的区域以开放式的隔离组合,形成既独立又便于互通的一个小整体。这样,不仅为不同区域的幼儿提供了更多的合作机会,也丰富了活动的内容。
(五)环境创设与幼儿的合作行为
环境能传达一定的教育信息,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教师在进行区域活动环境创设时,要变固定性环境为富有弹性的环境,创设富有情趣的环境,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良好的环境氛围,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情绪、能力上得到更全面的发展;能为幼儿提供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空间。
为了在活动区域内营造浓厚的合作氛围,在物质环境创设方面:可在各个活动区内贴一些幼儿平时合作的照片,以对幼儿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精神环境创设方面:给幼儿充分的自由,创设愉悦的心理环境,使幼儿感受到合作并成功是一种快乐。
(六)教师指导与幼儿的合作行为
区域活动的教师指导包括:区域活动前的指导,区域活动中的指导以及教师参与到活动中引导幼儿进行合作。对此,教师首先要学会观察,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观察区域活动是否符合幼儿的水平,是否被幼儿喜欢,是否能促进幼儿合作能力的发展,这些都需要在充分了解幼儿的具体情况后再采取适时适度的指导。
区域活动的教师指导是一项灵活的工作,教师适时适度的指导能帮助幼儿合作能力的发展。教师通过指导幼儿了解合作,鼓励他们主动合作,学会合作的方法与技巧,使幼儿在学习、游戏、生活中能较好地与他人合作,提高自己的合作能力。
作为幼儿的一种自由的、宽松的学习活动,不同的区域活动有着各自独特的教育功能,对于幼儿合作能力的发展有着共同的积极影响。教师作为幼儿活动的组织者、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要充分挖掘每个区域活动中的合作资源,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可以从区域活动的内容、材料、形式、空间设置、环境创设、行为指导等六个方面,积极为幼儿提供合作的氛围与机会。让每一个区域活动都成为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的独特舞台。
[参考文献]
[1]冯晓霞,幼儿园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陈琴,4~6岁儿童合作行为认知发展特点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教师版),2004,(4)
[3]厉彩萍,李秀丽,活动区与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J],早期教育,2001,(11)
[4]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北京崇文区光明幼儿园自选游戏课题组,幼儿园游戏指导——光明幼儿园自选游戏试验的思路与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5]庞丽娟,秦旭芳,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J],幼儿教育通讯,2006,(1)
[6]华爱华幼儿游戏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手工材料
关键词:合作
- 培养幼儿合作能力方法初探 2013/02/14
- 让幼儿体会到合作的积极效果 2013/01/24
- 大班幼儿生活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2013/01/04
- 家庭与幼儿园合作的思考 2012/12/25
- 幼儿园同伴合作教育 2012/12/21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