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携手关注幼儿的行为与心理系列之四:纠正孩子的攻击行为
个案简述:
大班上学期我们班转来一个小朋友叫王铭。在班级的各种活动中有明显的攻击倾向:经常为抢同伴玩具而“大打出手”;破坏同伴的劳动“成果”。他的到来,给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问题,孩子们每天的“小报告”不断,活动有时没法顺利组织,严重影响到班级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
指导策略:
怎样才能纠正王铭的攻击性行为,使他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呢?我们做了以下尝试。
1,改变家长的教育方式。
通过家访我们了解到:孩子在家里也非常调皮,玩耍时经常和同伴发生冲突,喜欢打别的小朋友,有人来告状,王铭总是难逃责罚。王铭小朋友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观念上有许多不一致。父亲对孩子缺乏耐心,孩子做错事,总是粗暴对待孩子。得知这种情况,我进一步和家长沟通,耐心告诉家长:每个孩子都是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做家长的要冷静、善待孩子的错误,教育孩子方法要科学耐心。如果家长惯于用暴力惩罚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孩子挨打以后,容易产生抵触情绪,这种情绪一旦“转嫁”到别人身上就容易形成攻击行为。有时孩子犯错,家长要主动了解这错误是有意犯的还是无意犯的,这样既能帮助孩子认识自己所犯的错误,又能让孩子树立改正错误的信心和勇气,还能增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感情,使孩子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呵护和发展。
2,和家长建立“约定本”。及时反馈孩子在园表现。
我把孩子每天在园的表现,都记录在一个小本上(也就是“约定本”),其中大多是孩子在园的点滴进步、和老师同伴的互动情况、偶尔说出的一些“惊人之语”等,当然也有一些攻击性行为的记录,还有我的一些感想、教育方法、对家长的期望等等。约定本每周五给孩子带回家,家长看了记录之后,会和孩子交流谈心,同时也在小本子上写上反馈意见和做法。而且,我还利用电话、短信、网络、家园联系栏、家教橱窗、家长学校等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密切关注王铭小朋友的生活学习情况,和家长商量正确的教育对策。
3,鼓励孩子走出去和小伙伴进行交往。
心理专家建议:家长要保证孩子有足够的与同伴交往的时间。像王铭这种情况,家长可以短期惩罚性地不让他与伙伴玩,以让他认识到同伴的可爱之处,但绝不能长期禁止孩子出去。家长在孩子与同伴交往时,要留心观察孩子遇到的问题,孩子又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或者巧妙地询问孩子,然后和孩子一起分析。这样,孩子才能逐渐发展起自己解决冲突的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在赢得朋友的同时健康成长。
4,根据孩子的特点。让他有成功的体验,增加自信。
在幼儿园班级生活中,让他参与“小小值日生”活动,帮他树立为同伴服务的思想;给同伴倒水为同伴服务,在这个过程中,在同伴那里得到的是文明礼貌的回答“谢谢”,在老师的大拇指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同伴的友情。心理学研究表明,期望得到赞许和尊重是人的本性,每个孩子都有一种要求自己受到社会或集体尊重的感情,都有要求自己获得成功的愿望,这是激活孩子积极的心理机制,努力克服孩子缺点的内部动力。
5,走进孩子的心灵,读懂孩子。
孩子是一部丰富多彩的书,当教师的一定要学会理解孩子的想法。一次,家长半日活动的美术活动中,许多孩子的作品都整齐有序,只有王铭的作业满是涂鸦,他的妈妈坐在旁边不耐烦了,开始了训斥,这时王铭的逆反心理表现得非常明显,索性头趴到桌上,不画了。这时我走过去,悄悄问孩子这幅画画的是不是公鸡被狐狸抓住,走过的黑黝黝的森林?他一把抱住我,委屈的眼泪流了下来,头埋在我的怀里。他的妈妈也被孩子的举动震撼了。在作业展评中,我让孩子讲述了他作品的创意,用掌声肯定了他的成功。活动后又和家长进行交流,让家长“读懂”孩子,知道孩子心里烦恼、挫折、被误解是引起攻击行为的诱因,因此要给孩子宣泄自己烦恼、愤怒的机会;以避免攻击性行为的产生。
6,鼓励孩子学会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成长。
在一次区角游戏“小小医院”中,角色分配时,我有意识让王铭做起了院长。在游戏中有孩子发生了冲突前来告状,我灵机一动,让孩子去找“院长”,没想到王铭顺利地解决了同伴之间的冲突,避免了一场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在处理矛盾的过程中,王铭所受到的教育,远远超过了老师和家长的说教。
日复一日,在家园共同配合教育下,王铭小朋友不仅没有攻击性行为,在幼儿园里还能和同伴友好相处,个性健康活泼。
结论:
生活在一个有良好家庭气氛、有充裕玩耍时间以及有多种多样玩具环境中的孩子,攻击行为会明显减少。所以我们建议对于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家园可携手共同培养孩子的移情能力,让孩子从本质上消除攻击行为。
手工材料
关键词:攻击
- 大班幼儿身体攻击行为转变策略 2013/02/14
- 浅谈幼儿攻击性 2013/02/02
- 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及其应对策略的研究 2013/01/18
- 如何矫正幼儿的攻击行为 2013/01/10
- 如何帮助幼儿改掉攻击性行为 2013/01/05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