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中引导幼儿表达的策略-大班科学论文
在科学活动中,幼儿都有自己的感受、体验和发现,具有表达的潜力和倾向。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和引导幼儿梳理头脑中的信息,表达思想,明晰探究过程。
一、做好幼儿表达的准备工作
1.确定共同认可的符号。
幼儿在探究中有了发现,常常想向同伴表达,让同伴知道他的发现,这就需要共同确定一个物体的名称、明确一个分类标准,以便于信息的传递。如:幼儿在《拆装圆珠笔》活动中,只有了解了圆珠笔中的“小齿轮”命名后,才能在交流中使大家都能明白。
2.建立相互理解的关系。
幼儿之间要想达成共识,就应建立起彼此之间能够相互理解的关系。如:要想正确描述物体在水中的状况,幼儿都应知道什么是沉、什么是浮,形成沉与浮之间的相对关系概念。
3.呈现有说服力的证据。
幼儿要想让同伴理解自己的观点和发现,就要向同伴提供有说服力的证据,必须能够说出让同伴了解的语言或提供能让同伴看懂的图画、符号。
二、幼儿口头表达的引导策略
幼儿的口头表达可分为:叙事式表达、漫谈式表达、评论式表达、摘要式表述等,教师要多加关注幼儿口头表达的不同特点,采用相应的指导策略,从而使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1.叙事式表达
策略选择:
(1)耐心等待:如果时间允许,大家又有兴趣倾听下去,不妨在交流中让幼儿进行完整的表述,从中学会连贯、有序、准确地讲述。
(2)个别交流:若时间不够,则可在活动结束后进行个别交流。
(3)心理预知:给幼儿以心理准备,提醒他们只有较短的时间交流,指导并帮助他们事先选择一个交流的重点,提前想好。
2.漫谈式表达
策略选择:
(1)比较记录:将自己的记录与同伴的进行对应比较,促使自己发现差异。
(2)再次观察:鼓励再次尝试,并督促他们再次观察,并将自己的所见记录下来。
(3)个别提示:考虑幼儿的自尊,避开同伴的面,选择适当时机让他单独再尝试。
3.评论式表达
策略选择:
(1)宽容倾听:允许幼儿发表自己对活动的看法,认真倾听,让幼儿感受到教师对他的意见的重视。
(2)适时阻断:在适当的时候,纠正幼儿的表达偏移,如启发性提问:“用了你的方法后,发现了什么?”
(3)调整尺度:幼儿在交流时运用适当的评价,可以表达自己心中的感受,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教师要指导其把握好“度”。
4.摘要式表述
策略选择:
(1)及时追问:有意识地针对幼儿观察范围以外的要点进行提问,以引导幼儿拓展自己的视野,开阔思路。
(2)增加任务:在观察和记录过程中,主动与幼儿进行交流,发现幼儿的观察点,有意识地提示幼儿增加观察要素。
三、幼儿文本表达的引导策略
幼儿文本化语言的基本表达方式为图画,大致可分为写意画风格、白描画风格、连环画风格和漫画风格。教师与幼儿对话时既要了解幼儿独特的表现形式,又要超越幼儿的文本。在对幼儿进行指导时,可关注从幼儿文本中发现的空白点和矛盾点,采取相应的引导策略。
1.写意画风格
策略选择:
(1)协助记录:用文字记录幼儿用图画难以表达的内容,以避免他们在口语交流时遗忘,帮助他们保存自己的发现。
(2)方法提炼:交流时注意选择可为幼儿提供学习的范例模板。
2.启描画风格
策略选择:
(1)重点前置:教师在进行记录前有意识地面向幼儿,强调观察的中心内容。
(2)以简替繁:在记录过程中发现幼儿对非重点的实验背景或材料进行细致刻画时,及时提醒幼儿可以用简单的符号代替,防止他们对不相关细节的关注。
(3)样本提供:向幼儿介绍其他同伴的简易画法,以促其尽快进入观察记录的核心问题。
3.连环画风格
策略选择:
(1)积极鼓励:发现并倡导幼儿具有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2)难点提示:提示幼儿进一步思考,进行比较,学习概括、提炼自己的发现,使记录水平达到更高的层次。
4.漫画风格
策略选择:
(1)发现兴趣:对幼儿来说欣赏科学的趣味,比“懂得科学”更重要,教师需要发现和向所有幼儿传递兴趣。
(2)加以赞赏:与幼儿交流,让他明确地感受到老师的赞赏,并告知,他个人的兴趣等一会儿可以传递给所有的同伴。
(3)引导观察:把兴趣引导到对科学现象的关注上。幼儿能以漫画的形式表现,说明他们具有一定的绘画表现能力,这时可引导其对重点的内容作细致的观察。
手工材料
关键词:科学教育
- 幼儿科学教育如何渗透整合性 2013/02/28
- 用科学态度对待科学教育 2013/02/18
- 充分利用农村环境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 2013/02/06
- 幼儿园小班开展科学教育要做到“四化” 2013/01/26
- 关于幼儿科学教育的几点有益尝试 2013/06/04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