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对幼儿园游戏与教学关系的再思考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shishi 感谢 shishi 上传 0人参与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这种由幼儿主观真实需要引起的活动,能从客观上促进幼儿的发展。自《幼儿园工作规程》将游戏提到幼儿园基本活动这一高度以来,游戏就越来越受到我国幼教理论和实践工作者者的重视。 

  一、对幼儿园游戏与教学关系再思考的必要性
  游戏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最初作为一种社会生活现象,体现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随着人们对游戏认识的不断深入,对游戏在幼儿发展中所起到的独特价值的肯定,游戏被逐渐引入到了教育学领域。
  由社会文化领域进入到幼儿教育领域,进入到幼儿园这一特殊的、经过选择和净化的教育环境中,必然会在教育理论上产生不同于其他研究领域所关注的问题,我们就不得不进一步去解释和思考游戏与幼儿园教学、课程的关系,这也是游戏进入教育学领域所产生的独特的“问题域”。正如刘焱教授所说:“将游戏引入教育学领域,首先面临的不是在操作层面上如何具体地去指导儿童游戏的问题,而是必须从理论上说明这些本质上自由自发的活动与教育目的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与幼儿园课程和教学的关系。”
  通过对近几年来国内研究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研究者们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幼儿园内如何利用游戏进行教学,将游戏作为幼儿教育的一种手段与方法。但对于幼儿园游戏与教学、课程关系的思考是比较零散的。在近十年的研究成果中,对幼儿游戏与教学关系进行梳理的文献仅有寥寥几篇。从理论上澄清游戏与教学的区别,明确它们的关系,找到它们可以在幼儿园和谐共生的联系,这才是在具体实践中有效利用游戏的基础与前提。
  基于此,笔者认为重新对幼儿园游戏与教学的关系进行总结和思考是极其必要的。

  二、对幼儿园游戏与教学关系认识的三种基本观点
  关系是反映事物及其特征之间相互联系的哲学范畴。现阶段对幼儿园游戏与教学关系的认识主要有“分离平行”“相互融合”以及“包含”三种观点。
  1.“分离平行”的关系
  该种观点认为,在幼儿园内,游戏和教学是相互并列的两类活动,两者是性质不同的两种活动:游戏强调的是幼儿主体性的发挥,是内在游戏精神的主动生长,是一种“无目的”或是目的性不强的活动;而教学则是一种有外在教育目的规范,要使幼儿掌握一定知识、技能的社会性活动,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强制要求。游戏强调的是“兴趣”“表现”“过程”,是一个以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享受已知并将已知外化的过程。而教学则强调的是“目标”“计划”“效果”,强调的是教师指导下的幼儿活动,是一个由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的过程,是外部知识内化到幼儿的认知结构体系中的过程。
  基于这种认识,幼儿园中的游戏和教学就像两条永远不会相交的平行线,在现实的教学中上演着“有你无我”“有我无你”的卡位战。“即教师发起的具有明显功利目标、注重认知发展的教学活动与儿童发起的具有教育潜能的游戏活动在形式、时间安排及比例上各自独立”。玩归玩,学归学,两者处于完全分离的状态。
  2.“相互融合”的关系
  此种观点认为,幼儿园游戏与教学的界限不再泾渭分明,教师已经开始意识到幼儿所喜爱的游戏所具有的独特的教学价值,他们开始借助游戏这一幼儿喜爱的活动去进行教学,把非游戏活动游戏化,目的是为了吸引幼儿的注意,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为其提高教学效率服务。
  相较于前一种观点,此观点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至少游戏已经不被在排除在幼儿园的教学体系之外,它在幼儿园中已经占有了“一席之地”,得到了教师的承认。但是,进行进一步的思考我们会发现,这种为了融合而融合,仅仅将游戏的价值禁锢在工具主义的层面是不合适的,游戏被教师视为教学追求形式花哨、活泼的“灵丹妙药”,这种融合仅仅是表层的融合,或者说是游戏与教学的简单相加,一旦方法运用不当,就及有可能在实践中走入“灌输式”或“放养式”的误区。
  3.“包含”的关系
  幼儿园游戏和教学是包含的关系,游戏是幼儿园教学的途径之一,但不是唯一途径。
  刘焱教授就指出,应当首先从澄清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涵去理解幼儿园游戏与教学的关系。自1989年《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出现教育活动这一名词以来,人们对它就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但她认为:只要是该活动有计划性、目的性,有教师和幼儿的多种形式的共同参与,就应该算作是教育活动。因此,她认为,应当对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做广义的理解, 幼儿一日的生活活动、游戏活动以及教学活动都可以包括在教育活动之中。在此基础上同时提出“任何教育活动同时也都是教学活动的这一观点。”
  她指出幼儿园游戏与教学是包含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在幼儿园中,教学活动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游戏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虽说是重要的部分,但却不能代替整体的功能。幼儿园的教学应当渗透在包括游戏、生活活动等在内的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因此,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就是要以游戏这种主体性活动为中心,将这种主体性活动的主动性、独立性、创新性放射扩散到教育活动体系中的其他活动中去,目的仍旧是为了教学活动。

  三、基于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角度对幼儿园游戏与教学关系的再思考
  从研究者们对幼儿园游戏与游戏关系的探讨中可以看出,其头脑中的教育观、教学观、课程观都影响着他们对幼儿园游戏与教学关系的认识。上述三种观点的主要区别在于他们究竟是怎样看待幼儿园内的教学,是把它做狭义的理解还是广义的理解。从对三种观点的梳理中笔者认为:在明确了幼儿园游戏与教学的差别的基础上,我们更应该要发现他们的共通点,找到他们能够联系在一起或者是整合在一起的关键,而这个关键就是幼儿园游戏与教学共同的价值追求。
  1.幼儿园游戏与教学应该也必须统一于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中
  游戏自进入教育的领域起就被打上了“教育”的烙印,就不可避免地承担起一定教育的任务。从发生论的角度来看,游戏与教学是一组同位概念:游戏是儿童自发的对自身潜能开发的一种活动,而教学则是外部文化对儿童潜能的开发。不论是游戏还是教学,都能统一于幼儿全面发展的这一过程中。
  幼儿园游戏与教学在价值追求上的一致性为游戏与教学的整合提供了可能性:即两者可以在共同价值目标的统摄之下的游戏和教学因素的相互促进、相互转换。幼儿园的游戏与教学并不是简单的并列和综合的关系,而是在更高层次上的有效统一。因此,在区分两者的基础上对两者加以整合或渗透,使两者达到一个和谐共生的状态,就是我们最理想的追求。
  2.幼儿园游戏与教学的有机整合是促进幼儿发展的有效途径
  整合不是各部分,各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将他们的价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过程。幼儿园游戏与课程的整合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实现:游戏教学化和教学游戏化。
  游戏教学化是指保证幼儿在游戏的自主性地位的基础上,在幼儿自主地决定“玩什么”“怎么玩”以及“和谁玩”的前提下,教师要用智慧的双眼去捕捉游戏中的教育契机,在充分观察和了解幼儿游戏的基础上,在幼儿已知经验与未知经验产生冲突的时候,以一个支持性的角色介入,恰到好处地促进儿童的发展。由此,教学的因素就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了游戏过程当中,幼儿在保持游戏的愉快体验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得到了游戏水平的提高和自身的发展。
  教学游戏化是指在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重视游戏这一手段的运用,强调幼儿的参与性,将教学目标巧妙地融合在游戏的过程中,将过去那种传统的死气沉沉的课堂转变为充满活力的、幼儿和教师良性互动的课堂。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说:“儿童总是喜欢游戏的,而且他游戏的时候会忘了自己,用全部的精神去做他的游戏,名义上虽是游戏,但所学的却是很好的东西。”
  这两种活动的整合,是在实践中追求统一的过程,绝对不是强调其中一方而忽视另外一方,保证游戏的主体地位,赋予教学以游戏精神是实现两者整合的科学之路。
  3. 幼儿游戏不仅仅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也应该是教学的内容
  长久以来,游戏是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存在于幼儿园中,它之所以得到重视是因为它能带动幼儿的积极性,有助于传授知识技能的教学任务的完成。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们已经逐渐认识到这种观点的不足:一旦这种方法运用不当,不仅会削弱教学的价值,同时也会引发幼儿对这种披着游戏外衣的教学活动游戏的“厌恶”,以致在幼儿园内产生那种“老师的游戏结束了,我们去玩我们自己的游戏吧”的无奈。
  游戏正是这样一种幼儿主观需要,同时也能客观促进幼儿发展的活动,我们主张将游戏既看做是幼儿园教学的手段与方法,也可以是幼儿园教学的内容,游戏是带着“内容”与“手段”的双重身份存在于幼儿园中的。[8]只有我们把游戏看作是幼儿成长所必不可少的,看作是幼儿的有益食粮,才能满足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需要。随着主体性发展与培育目标的提出,我们认识到,游戏在作为幼儿园教学手段的同时,有助于幼儿主体性的发展,能够为幼儿主体性素质的的全面培养提供良好的条件,使幼儿真正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在身心各方面得到发展。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中班奥尔夫音乐教案:葡萄牙舞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缅怀追思 浸润童心 —长兴县煤山镇中心幼儿园开展4月主题党日活动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