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学思结合提高实效——关于教师观察力培养的研修故事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huiyi 感谢 huiyi 上传 0人参与

   【摘要】观察是了解幼儿的窗口,观察力是教师必备的一项重要专業能力。幼儿教师观察力的培养是帮助教师了解幼儿、提高自身专業水平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讲述区域内一支教师团队进行观察力培养的研修故事,以及开展基层教师培训、研修的几点启示,试图为区县教研、培训工作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教师观察力;培养;教师研修 

  一、缘起 
  (一)来自一线教师专業发展的呼声 
  观察力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的专業能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第五条要求:“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教师如何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前提是观察,因此教师观察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与此同时,笔者通过调研发现,在开展区域活动的时候,教师的观察行为存在着诸多问题:(1)随意性强:表现为观察目标的确立随意、观察对象的确立随意,今天观察这个区,明天观察那个区,无计划性。(2)持久性差:表现为教师仅凭1次~2次活动的观察就给幼儿下定论,一个学期的观察记录无重点。(3)方法单一:教师不会根据观察的目标和内容选择合适的观察记录方法,观察记录方法千篇一律,不利于对幼儿行为的分析。由此可见,教师观察力还比较薄弱,亟待培养和提高。 
  (二)来自一支队伍研修工作的思考 
  2011年10月,嘉定区教育局启动了嘉定区学前教育“新雁计划”项目,该项目是针对幼儿园的优秀教师群体开设的一个培训项目,是嘉定区“新园丁工程”的延续。“新雁计划”将一批基层优秀管理者和教师分为新手园长组、新手業务园长组、骨干教师组和潜力教师组四个大组,潜力教师组的带教工作就由我来负责。此项目与以往教师培训项目的不同之处是除了教研员的带教外,教育局还为每4名~5名学员配备了区学科带头人或区骨干教师作为导师,形成了“教学研究人员——教学实践精英——教学潜力教师”的层递式培训结构。这样的培训结构,对于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共同体”十分有利。但是我必须要找到这三类人员普遍关注的问题来作为研修的重点,并且尝试让每一位参与在其中的人都有所收获,才能真正构建起一个有效的“学习共同体”。 
  基于前期在教研员岗位上积累的研究经验,我通过调查访谈与现场的教学观摩,认真分析了潜力教师们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与困惑,确定以“幼儿行为观察”的内容作为研修专题,引导教师们学会关注幼儿,成为幼儿喜欢的老师。 

  二、关于教师观察力培养的研修故事 
  (一)一本书的惊喜 
  在调研中,我发现,教师们都明白观察幼儿的意义,但在观察前缺乏明确的目标,记录的内容不够客观,记录的方式也比较单一。因此,让教师们掌握对幼儿行为的观察技术是首要任务。为了让教师们掌握观察方法,我向他们推荐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观察儿童——实践操作指南(第三版)》。这本书行文通俗易懂,章节安排步步深入,能够带领教师逐渐掌握观察实施的全过程。除此以外,书中还有许多具体的练习活动,完成这些练习将会使教师更好地建构起自己的观察技术和知识体系。当这本书第一次出现在我给学员们做的专题讲座中时,大家都被它实用的内容所吸引。待到第二次研修活动时,我惊喜地发现每一位学员和导师手里都捧着一本《观察儿童》。当我讲到书中的章节时,他们已能熟练地翻到相应页面。之后的每一次学习,这本书始终伴随着我们。即使后来不再讲述书中的内容,教师们也会在研讨、争论时翻开书来参考、求证。 
  在潜力教师组的活动中,看书逐渐成为一种习惯,学习到的东西也被教师们在日常的教学观察中运用起来。 
  (二)两个“变”的推动 
  当第一阶段的研修告一段落时,我发现潜力组的教师已能根据不同的活动与观察目标,选择并运用较为科学规范的方法进行观察。但由于每次活动都由导师牵头制定观察目标、确定观察方法,观察记录由小组合作完成,导致学员们在研修过程中的主体性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通过与导师们讨论,我把对“学习、游戏、生活、运动”四类活动观察研讨的综合组织形式,变为以小组专题为核心,每个学员选择具体内容的伞状聚合型形式。如导师A根据组内学员的研究兴趣将“在集体学习活动中促进幼儿的思维”作为观察研究重点,而组内学员则根据自己的学科特长确定了诸如“在美术活动中促进幼儿的思维” 
  “在音乐活动中促进幼儿的思维” 
  “在阅读活动中促进幼儿的思维”等观察重点,记录每次活动中幼儿的思维发展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调整自身的行为。 
  为了便于教师们作观察记录,我为他们设计了观察记录的初表。在学期结束前的观察记录交流活动中,每个学员呈现了各自的观察记录。从他们的记录中,我看到了教师们对观察技术的灵活运用,看到了他们对学科知识的进一步思考。更重要的是,在一次次持续的观察记录中看到了教师们点点滴滴的思考与改进过程,真正体现了教师们的成长轨迹。 
  第二个变动是根据导师的要求,将四小组组合成两个分组,围绕他们感兴趣的活动进行小专题研究。目前,四个小组组合为“游戏活动中的儿童行为观察”和“学习活动中的儿童行为观察”两个分组,每个分组各自开展活动,然后定期进行大组的交流。每次参加分组活动,都能看到教师们对游戏活动、学习活动的认识逐步加深,也更能有目的地关注此两类活动中幼儿的发展。 

  三、研修带来的启示 
  (一)平等对话是研修的起点 
  作为一名年轻的教研员,我深深感到:平等对话是实现多方共赢的最佳举措。在一年多的研修过程中,我教给教师们科学的观察技术,带领他们开展真正贴近教学的研究;学科带头人、区骨干教师们奉献自己积累的精湛的教学经验,给学员们提出更具操作性的教学建议;学员们一次次大胆实践,提出自己的困惑与收获,促进教研员对研修活动实效f生的思考。三种人员都在平等合作的过程中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 
  (二)不断学习是研修的支点 
  这里的学习专指教师阅读专業书的习惯与能力。专業理论书籍学习的过程也许是比较枯燥的,但是缺少了理论支撑的实践是没有生命力的。这不仅仅是看一本书、两本书的问题,而是事关教师们科学、客观的研究态度、研究方法的形成。因此,我们必须将看透一本,甚至几本专業书籍作为研修活动的重要内容。 
  (三)参与与体验是研修的关键 
  目前,幼儿教师需参加的各级各类培训名目繁多,培训内容大都能够关注教师的需要,但形式上多采用讲座、案例研讨等方式,教师虽能理解培训内容,但由于大部分培训缺少实践体验环节,造成“听”与“做”之间的脱节。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在《明日之学校》一书中提出的:“从做中学要比从听中学更是一种较好的方法。”“从做中学”充分体现了学与做的结合,也就是知与行的结合。虽然, 
  “做中学”理论目前主要被运用于学校教育中,但这一理念完全可以渗透在同样存在着“师生关系”的教师培训活动中。在“新雁计划”潜力教师组的研修活动中,教师们普遍感到通过多次的参与、体验与实践让他们真正领会了一些教育的理论与方法。 
  (四)持续性的实践反思是研修有效性的有力体现 
  持续性的提出问题、关注教师实践改进过程,使实践教师能逐步形成一种“针对第一次的问题提出改进策略——根据改进策略进行二次实践——根据二次实践继续提出改进策略——根据二次策略进行三次实践”的循环式问题解决的思维习惯,从而促进教师深入地解决问题。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幼儿园青年教师的园本培训之路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