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如何在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中渗透乡土教育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zhouyingmei 感谢 zhouyingmei 上传 0人参与

        连城山水,价值连城。作为一名生长在冠豸山下的文川学子,通过了解连城风物,从而培养热爱家乡的真挚情感,是今天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乡土教育是民族文化传统教育。民族文化是方域亲族形成的文化,即乡土民族文化。连城是典型的客家人聚居地,具有丰富的乡土文化。连城人民把客家人所特有精神、理念及智慧都撒在连城的每个角落。建筑、服饰、细软以及起居、饮食、习俗、娱乐、教育无不体现他们高瞻远瞩及不懈努力的气魄。因此,具有不断传承和探究的价值。在《幼儿园课程指导》教学参考的指导下,我们根据小班幼儿及地方特点,选择了几个符合地方文化的乡土教育活动内容,建构园本课程活动,生成了文化类的——四堡雕版印刷、提线木偶;名胜类的————冠豸山、石门湖、培田古民居等;风俗类的——闹元宵、游大龙、游古事等;特产类的——地瓜干、白鹜鸭、慈姑、刷九品等进行渗透式教学。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在科学课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在幼儿时期进行良好探究习惯的培养,是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幼儿以后的成长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将乡土文化与幼儿的科学教育相结合、相渗透是我们幼教工作者探询的问题。我园的教师在幼儿科学探究教育活动中,对如何实施乡土教育的渗透开始都觉得很棘手,但经过一年的探索与研究,有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做法。现将这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介绍如下: 

        一、科学探究内容的相互渗透 
        教育内容的渗透是幼儿乡土知识教育的主要表现,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渗透。新纲要中特别提出了科学领域的知识明显地具有“情景化、过程化、活动化、经验化”的特点,体现了从注重静态知识到注重动态知识,从注重表征性知识到注重行动性知识,从注重“掌握”知识到注重“构建”知识的重大变革。“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孩子们的科学探究应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引导孩子们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有趣和奇妙之处,有益于保持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 
        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孩子们的科学探究从身边的事物开始,还有益于孩子们真正地理解科学,热爱科学。孩子们会感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因此,我们选择了具有浓烈地方特色的植物:慈姑、地瓜、黄豆、蕉芋、荸荠、芋头等;本地特有的和田鸡、白鹜鸭、黄兔等;体验和了解材料的竹子、板车;经历探究过程,发现事物关系的:姑田宣纸、竹木炭;尝试实用工具,体验技术设计的:风车;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游大龙、游大粽、游古事等。引导幼儿从自身和他人的经历与体验中,了解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真正意义,使他们不仅置身其中充分体验、感受和发现大自然的美、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而且,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亲身体验善待生灵、保护环境、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科学探究活动目标间的相互渗透 
        在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科学教育的目标不仅反映科学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强调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儿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及环境的积极交流与和谐相处。但长期以来,我们过分强调科学教育在幼儿智育中的独特功能,没有将科学教育作为向幼儿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途径来认识。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处于相对独立的状况,活动计划中只注重有关认知这个单方面的目标,忽视情感、态度、能力等多方面目标,降低了科学教育的价值。作为教师应当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为目标,充分挖掘科学教育中认识、情感、审美等因素,充分考虑科学教育智育功能以外的德育、美育、个性养成等功能。 

        三、科学探究教育方法、形式及手段的相互渗透 
        方法、形式及手段的整合可以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在经验活动展开的过程中进行,但较为重要的是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进行的整合。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方法有谈话法、观察法、操作法、游戏法、寻找法、比较法、归纳法等,教师应根据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识发展水平,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形式及手段,使之灵活多样,活动过程丰富多彩,富于变化。例如教学“家乡的交通工具——认识板车”时,首先,运用谈话法:1.教师拉着装有小班孩子喜欢的玩具的板车从室外进入活动室,引起幼儿兴趣。(出示板车的照片)提问:小朋友们好,看,老师给大家拉来了什么车呀?(板车)真聪明!板车给小一班的小朋友送来了许多好玩的玩具,它多能干呀!(幼儿回答以后,教师就拉出实物-板车。)2.引导幼儿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教师提出观察要求,观察后,让幼儿边观看图片边说说板车的外形结构。再次,让幼儿观看VCD了解板车的作用,了解板车的用途,并进行安全教育。 
        教师小结:板车是连城传统的民间交通工具,可以用来运各种各样的物品,帮助人们做了许多的事。“平时小朋友看见大人是怎样拉板车的?”(让幼儿徒手模仿拉车的样子。)“现在,请小朋友来到操场上学拉板车好不好?”拉时要注意安全哦!在这一活动中,教师采用的不是单一的教学方法、形式及手段,而是各种方法(观察法、谈话法、演示法等)、形式(个别提问、分组观察、共同谈论等)及手段(如:实物、图片、照片、DVD等)的综合运用。幼儿获得的不是某一方面知识技能的发展,而是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有助于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和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四、科学探究活动中教育资源的相互渗透 
        教育资源的整合是与教育内容的整合紧密相关的。教育资源中蕴涵了多种教育内容。对教育资源的整合,有利于教育内容的整合,有利于拓展幼儿教育的空间,丰富幼儿教育的方法、形式及手段。“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科学教育中,笔者深深体会到这一点。有一些家长在接送孩子时,会向教师问:“今天孩子学了些什么?表现怎么样?回家后应该再如何学习?”这样的家长在孩子回家后,能够将教师白天进行的教育内容继续让孩子进行练习,孩子白天表现好,家长给予表扬,孩子表现稍差,家长则进行教育,久而久之,孩子的表现越来越好,所学知识掌握的巩固程度大大提高,其学习知识的潜力就被不断发掘出来了。反之,家长对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不闻不问,时间一长,孩子的学习知识的潜力就不能被完全发掘出来,势必影响到孩子今后的成长。通过亲子活动:参观冠豸山、游览石门湖、观看培田古民居等活动,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作用让孩子在温馨、安全的氛围下获得连城丰富的乡土知识。如通过家长助教活动,制作连城的名小吃“珍珠丸”、“溜溜子”、“芋子饺”等让孩子在制作的过程中,了解芋子的变化和作用。例如大班亲子活动《奇妙的芋子——制作连城特色小吃“溜溜子”》,让家长进入课堂,幼儿和家长共同投入探究的气氛,也会使他们感受到一种从没体验过的愉快合作。活动之后,家长们都表示通过这次家长参加的亲子活动,更进一步了解了幼儿在幼儿园里学习的情况,拉近了与孩子地距离,更走进了孩子的世界。因此,幼儿园、家庭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应充分地加以运用,并进行有机地整合,使其真正协调一致地对幼儿的成长产生积极的、有效的影响。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限制行为 但要允许情绪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