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养成教育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良好的生活学习常规对孩子的一生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的说就是培养习惯。”幼儿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同时也是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阶段。因此,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应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帮助幼儿及早纠正并养成各种良好行为习惯。
【关键词】 幼儿;养成教育
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里的“规矩”是指良好的行为习惯。我国资深幼儿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不好,则终身受其害。”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在幼儿园如果孩子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就不易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也会因此花费精力,从而影响教养质量。因此,形成良好的常规和行为习惯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我在带班过程中,对幼儿进行常规培养的一些粗浅的探索和尝试。
一、通过创设适宜的环境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教育学家杜威说过:“要想改变一个人,必须先改变环境,环境改变了,人也就改变了。”为了让幼儿在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中,在愉快的游戏中,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懂得道理,明辨是非,受到熏陶、感染,养成习惯。我很重视从教育环境的创设上下功夫。在小班新入园的前两个月,在孩子们逐渐适应了幼儿园生活之后,我们就重点开展了“讲卫生宝宝、礼貌宝宝”教育。为了纠正幼儿随地坐和爬,乱扔纸屑等不良习惯我们通过美化周围环境,做有针对性的动物墙饰,讲故事、学儿歌,增设地垫,将垃圾桶设置成金鱼嘴巴等形式,让孩子们逐渐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在礼貌教育方面,我们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主动引导,在孩子入园时老师主动说:“××你好!(你早、早上好!)”、离园时先对孩子说“再见!”。在日常教养活动如用餐、午睡、游戏等环节,教师都主动渗透礼貌用语,经常用“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等,久而久之孩子就能很自然地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养成文明礼貌习惯。努力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自然地教育氛围,在赏心悦目的教育环境中,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随时随地提醒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为幼儿创造宽松愉快的心理环境,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幼儿从家庭进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由于环境的变化和心理上的不适应,总会出现胆怯、哭闹等现象,有些甚至有任性、倔强的状况。这时,就需要教师充分了解每个幼儿的家庭情况,了解幼儿的个性,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让孩子体验集体生活的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并以宽容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位幼儿,在幼儿心中建立信任,尽量缩短教师幼儿之间的距离。我在带小班时感觉到,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有时不愿接受老师帮助,常常哭闹。遇到这些情况,我绝不吝啬自己的爱,采取对幼儿抱一抱、亲一亲,蹲下来摸摸幼儿的小脑袋、讲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事、给一个微笑等亲昵举动,让孩子感到安全与关爱。从而使教师和幼儿之间逐渐形成深厚的感情。有了这种感情基础,幼儿便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和指导,教师就可以科学地管理幼儿,灵活、有效地对幼儿进行教育,培养良好的常规。
三、设置游戏情境,引起幼儿主动遵守常规的兴趣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培养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重要途径。在教学实践中,我感觉到,通过设置游戏情境,引起幼儿主动遵守规则,要比抽象的要求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刚入园时的小朋友记不住自己喝水杯、毛巾上的标记,时常拿错,我通过“找朋友”的游戏帮助幼儿记忆。再如幼儿乱扔乱放玩具的问题上,我没有机械地去要求幼儿把玩具怎么怎么样放好,而是用拟人的方法和玩具对话:“某某玩具你为什么哭啦?”,“小朋友把我乱扔乱放,我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宝宝们听见了吗?怎样才能让玩具宝宝不哭了?”幼儿都抢着回答:“不乱扔乱放,把玩具宝宝们放回自己的盒子里”等等来引导幼儿,这时幼儿就会很快地将玩具放回原地方。通过这样反复的游戏,幼儿养成了将玩具哪里拿哪里放,什么玩具该送什么地方的常规习惯。在餐后幼儿的散步中,幼儿追逐奔跑的现象,也给管理带来许多不便,于是我引导幼儿做动物模仿动作进行散步,边说边做:如小鸭子走路摇摇摇、小花猫走路静悄悄、小乌龟走路爬爬爬、小蜗牛走路弯弯腰……。在孩子们眼里,这不是在散步而是在玩,在游戏,幼儿都非常高兴地跟着老师愉快地走着。用这种方法将散步变成了游戏,更容易让幼儿接受和理解,避免了孩子无序的追逐乱跑,更能形成良好的常规行为习惯。
四、从幼儿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地建立合理的常规
通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运用常规对幼儿日常生活各环节进行组织管理,是提高幼教管理水平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幼儿在园的一日就像是一串美丽的珍珠项链,一日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就是一颗珍珠,教师要让每一颗珍珠都闪亮发光”。教师组织幼儿一日生活活动时,-定要从幼儿实际水平出发,循序渐进地建立常规的相关要求。既要考虑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合理负担,又要考虑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还要考虑应有利于幼儿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培养,为幼儿充分的、自由的活动创设条件。在具体要求和指导方法上,要从幼儿年龄特点出发,考虑幼儿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在对小班幼儿培养生活卫生习惯和独立生活能力时,要着眼于“教”,教师要以极大的耐心,不厌其烦地采取多种形式,示范、讲解、指导,并通过游戏进行练习,重点放在幼儿技能的学习上。比如:幼儿洗手这个环节,水对幼儿充满着兴趣,如果不明确洗手的要求,那对孩子来说洗手就成玩水了,我们教师可自编简单儿歌:打开水龙头,搓搓小手手,手心和手背,搓搓洗干净,关上水龙头,甩甩小手手,毛巾擦干手。这样幼儿不但了解了洗手的过程,而且觉得洗手也是一项快乐的游戏。而中班,则在小班基础上,着眼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可较多地对幼儿行为结果,进行检查、表扬和督促。对大班,则要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着重要求幼儿自觉执行良好的习惯。
五、家园合作共管,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庭教育是影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的配合,会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我在教学中非常注重家庭教育的配合,经常与家长之间沟通交流,让家长信任我们,尊重并听取我们的看法,感到教师在关注自己孩子的成长和提高,感到老师比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孩子。由此提高家长对幼儿非智力因素培养的重视程度,从而积极主动地配合我们的教育,共同为幼儿建立一个和谐、融洽,健康向上的生活、学习环境,使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在家庭中得到延伸和巩固,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养成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幼儿与周围人、事、物的互动过程中隐藏着丰富的教育契机,只要教师能时刻关注幼儿的生活,善于捕捉教育契机,制定科学的常规管理方法,就会为幼儿创造一个有利于行为养成的氛围,使幼儿在主动参与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对幼儿将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独立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手工材料
关键词:养成教育
- 一日活动中的养成教育之具体体现 2013/02/24
- 小班幼儿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点滴 2013/02/03
- 养成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 2013/01/21
- 幼儿园里的养成教育 2013/01/20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