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活动中幼儿的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来源: 范宏钰 www.zjzaojiao.com 有0人参与
内容摘要:
运用音乐对幼儿进行教育,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一个途径,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能力,就要鼓励启发幼儿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即兴创造的运用让孩子们能够积极地参与活动,表露真实情感,尝试音乐创造,通过节奏的练习、音乐欣赏活动,让孩子们运用语言及身体的动作去表现音乐。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体会、欣赏到音乐的美感。
关键词:发散思维 即兴创造演奏实践 音乐体验 身体动作
江泽民曾经讲过:“国运系于教育,面对世界高科技的挑战,必须把培养具有创新性人才,提到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上来认识。”从现在来讲对幼儿进行教育,特别是进行创造性的培养,已是当前教育的重中之重,教育是未来世界的教育,教师生生不息的创造是高质量教育的依托,是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关键。运用音乐对幼儿进行教育,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一个途径,特别是引用国外先进的音乐教育——奥尔夫教学方法,通过音乐教育,鼓励、帮助他们的成为积极的、有一定音乐能力的音乐爱好使幼儿从音乐中享受喜悦、乐趣,通过音乐教育提高幼儿运用音乐的形式进行表达、交流的能力,发展幼儿创造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在幼儿今后毕生的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
在实践中,为了帮助幼儿获得心智的满足,感受和体验音乐创造的快乐,发展创造能力,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进行教学,从而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在实践中,为了帮助幼儿获得心智的满足,感受和体验音乐创造的快乐,发展创造能力,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进行教学,从而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能力,就要鼓励启发幼儿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这是培养创造性能力的前提。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习惯用成规约束幼儿,孩子在音乐活动中只是单一的模仿,久而久之养成了幼儿盲从的陋习,造成了思维的一种惰性,抑制了幼儿创造性能力的发展,然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他的动作训练是从人类最常见、最普通的走跑开始的。如在幼儿活动中,请孩子们从场地的一端走到另一端,但要变换不同走的方式,不能重复别人的。孩子们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侧身走、跑跳走、倒退走、爬着走、打滚走……。在“桥”的音乐活动中,老师给幼儿出示了一座拱桥的图片,请孩子们自愿组成小组,选择用不同的打击乐器和动作来表现这座拱桥的样式。并鼓励幼儿想出与别的组不同的表现方法,结果六组幼儿除两组的表现方法基本相同以外,其它四组均想出了与别组不同的表现方法,如:速度先慢后快(孩子的解释是爸爸骑车带他过桥时,总是上桥比下桥慢);声音由小渐大再渐小(孩子的解释是在桥上说话的声音比桥下要大一些)等。这样的活动既能活跃课堂气氛,也能使孩子们“绞尽脑汁”想办法,培养了孩子们的发散性思维,养成了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在走跑等动作训练活动中,与乐器结合,如一拍代表走,半拍代表跑,要求孩子们必须踩到点上,同时加上音量、速度的变化及相应的动作口令,如蹲下、趴下、头碰头、头碰肩等,都会使孩子们不断地开动脑筋,挖掘出更多、更有趣的创造性活动来。
二、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能力最重要的是即兴性。
奥尔夫音乐教育中,最突出、重要的一项原则是即兴性原则,即兴创造不仅仅把即兴表演作为一种教学方式,而且把它作为整个音乐的起点和基础。借助于即兴创造运用到幼儿音乐活动中,孩子们能够积极地参与活动,并表露自己的真实情感,他们尝试音乐创造,在“做”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发挥其丰富的想象力、独创力。即兴活动对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对于音乐的形式,结构的感知,对于音乐形象、表现的理解,和高度集中注意,默契的相互配合能力均有很大的帮助。更令幼儿可以自由发挥的是在音乐的创造性活动中没有对或错,不会造成幼儿的挫折感,反而会让幼儿在创造的过程中体验到发现探索的乐趣及成功的喜悦。
在一次歌曲《两只老虎》的教学过程中,当幼儿能即兴地表演这首歌曲后,又请幼儿由歌曲中的两只老虎一直往下即兴编三只老虎、四只老虎……,有的幼儿加唱:“一只没有牙齿”、 有的幼儿即兴加唱“一只没有虎爪”等等。孩子们编的兴趣盎然,连唱带跳的,把老虎滑稽可笑的样子表现得淋漓尽致,活动室中不时传出孩子们欢快的笑声。在尽兴的、自主的活动当中孩子们感受到了即兴创造的快乐和获得成功后的喜悦感。
三、在奥尔夫音乐活动中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节奏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
是什么把音乐,舞蹈,语言等联系到一起来呢?那就是节奏。它是我们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部分,且学习音乐最基础的部分就是节奏。节奏是一种富有艺术魅力的活生生的音乐语言。如在节奏教学活动中,我根据孩子们刚到一个集体中互相还不熟悉,老师也记不住名字的特点在上第一节课
时,我首先让孩子们进行自我介绍。如:[我 叫 张妙 格]按节奏:[走 走 跑跑 走],让小朋友也象老师这样介绍自己的名字,并分成两部分,叫两个字的站在左边,叫三个字的站在右边,按节奏[ 走 走 走 走] 和[ 走 走 跑跑 走]。然后在每个孩子按节奏介绍完自己的名字后,在记住对面一个同学的名字。如:[我 叫 胡 坤]、[你 叫 霍佳 宁]。这时老师把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写在黑板上,在让同学们按‘走’和‘跑’读出来。为了让孩子们对这两个节奏型加深印象,(1)让他们用手,脚做动作练习。(2)用小动物的名字作游戏来巩固练习。如:小 猪,小 猪,大老 虎,在练习过程中也可以用声音的强弱,来让小朋友们体会节奏有强弱。小朋友在游戏中,学会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3)请幼儿用音条等打击乐器打出四部卡农的节奏来。这节课给小朋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能力,音乐欣赏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
欣赏活动是音乐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它是通过对音乐的认真倾听,从而运用语言及身体的动作去表现音乐,近而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种主要形式。无拘无束的想象是培养和提高幼儿创造力的基本前提。而要使幼儿对欣赏活动感兴趣,就应让幼儿动起来,参与到音乐活动当中。如:在一次音乐活动中,我请幼儿欣赏“森林里的早晨”的音乐,并启发幼儿进行想象:“你听到这首乐曲里有什么?”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说开了,有的说:“有走表的声音、有小鸟的唱歌的声音”;有的说:“有滴水的声音、有天鹅的叫的声音”等。对于孩子的回答,我都一一的给予了肯定和鼓励,而此时的幼儿已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边说边不由自主地表演起来。最后,孩子们还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自己设计了不同的符合把这段音乐画了下来,孩子们就在这种宽松、自由的氛围中体会、欣赏到音乐的美感。
总之,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音乐是手段,目的是教育人,培养人才。 奥尔夫的教学活动通过儿童的积极参与和唱奏实践以即兴活动形式发展儿童的音乐体验,浓度创造音乐的能力。即兴活动重视儿童在“做”的过程中的主动学习,以及想象力,独创性的发挥,因此做不做是关键问题,而做得好不好不是关键问题。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关键词:浅谈
- 浅谈疫情期间的防护工作 2020/03/13
-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园小班幼儿与同伴友好交往 2014/10/30
- 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合理设置 2013/05/11
- 浅谈幼儿园的民间游戏 2013/04/04
- 浅谈大班成语个性化教学 2013/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