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教师如何处理与幼儿家长的关系

来源: 浙江学前教育网  0人参与

一、教师与幼儿家长 交往 过程中易发生的分歧

人际交往中存在着分歧、矛盾 , 教师与幼儿家长的交往过程中 , 由于双方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的不同 , 教育素养水平不同 , 教育观念、态度与教育方式也不尽一致 , 因此对幼儿出现问题的认识不同 , 理解也不同 , 使双方产生心理分歧 , 产生矛盾。主要表现如下 :

1 .对幼儿的教育观念、态度与教育方法的分歧有些家长对幼儿教育的目的存在不同的理解。

有的家长认为幼儿园就是应该多学知识 , 多背诗、多做算术题 , 不能只顾“游戏”“玩” , 不学知识 , 总是问孩子“学什么了 ? ”孩子答不上来 , 家长就不满意 ; 也有的家长认为 , 别学那么多东西 , 吃好玩好就行了 , 小孩那么累干吗 ? 有些家长对幼儿采取的教育方法迥然不同。有的是严厉粗暴专制的态度 , 方法简单 , 信奉“棍棒”教育 , 不理解孩子的需要 , 常用命令干涉强迫孩子服从 , 倾向于专制教育 ; 而我们教师讲究的是耐心说服的民主教育的态度、方法。有的家长怕自己的孩子吃亏 , “教育”孩子别的小朋友打你 , 你就打他 , 打坏了爸爸带他看病 ; 而教师教育幼儿要互相谦让。这些显然与教师的教育是矛盾的 , 这些分歧也妨碍对幼儿的教育。还有些家长对孩子在生活中的角色认识不同。有的家长把孩子看成是“家庭的支柱” , 是“掌上明珠” , 生怕幼儿累着 , 对孩子采取的是溺爱放纵的态度。不但自己“溺爱”孩子 , 还把这种溺爱带到幼儿园来 , 特别是要求教师也要“溺爱”他的孩子 , “事儿特多” ; 而教师认为对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应有恰当的认识 , 要求幼儿要热爱劳动 , 要培养幼儿的独立自理的生活能力 , 要引导孩子自己做出选择和决定。

2 .对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因的分歧

教师和幼儿家长的矛盾 , 常常是由于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所造成的。如有的幼儿的身体状况总是不尽人意 , 一到幼儿园就生病 , 也有的幼儿存有某些不良的行为习惯 , 纠正多次 , 仍有反复等等。对此 , 教师和家长双方可能会相互责备对方没有教育好幼儿 , 不考虑具体情况就把责任推给对方。家长可能会埋怨教师对幼儿不够关心 , 而教师又抱怨家长溺爱放纵孩子等等。

3 .对幼儿的评价的分歧

在对幼儿发展的评价方面也极易产生分歧 , 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评价往往是在只看到一个孩子的基础上进行的评价 , 而教师是在比较中得出的结论。有的家长对幼儿的评价高于教师 , 家长认为“十全十美”的孩子 , 教师也许觉得很普通 ; 也有的家长对幼儿的评价低于教师 , 在家长看来“恨铁不成钢”的孩子 , 教师可能认为还很不错。此外 , 幼儿的表现往往随环境的不同而不同 , 在家里的表现与在幼儿园的表现不一致。有时教师与家长缺乏互通信息 , 因而对幼儿的情况不能全面了解 , 做出的评价也是各执一端。家长了解的较多是园外情况 , 教师了解较多的是园内的情况。

二、教师应如何处理与幼儿家长的人际关系

1 .分析心理反差 , 及时调整心理角色

有很多教师认为与幼儿相处比较容易 , 而与家长相处时则常常感到有些为难。这是为什么呢 ?

一般来说 , 教师与幼儿相处时有一种优势心理。幼儿的生理心理发育还十分不成熟 , 尚未形成稳定的人格特征 , 所以幼儿对教师表现出很大的依赖性和顺从性。幼儿比较单纯 , 他们还不太懂得如何与人相处 , 所以极易接受教师的影响。教师与幼儿之间是一种成年人与未成年人之间的关系 , 教师在相处过程中心理轻松 , 无负担 , 即使与幼儿发生矛盾 , 也容易调整和解决 , 教师容易控制与幼儿的关系 , 占有优势地位 , 教师有一种优势心理。

而面对幼儿家长时 , 教师的这种优势心理没有了。因为家长是生理心理都比较成熟的成年人 , 而且具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相当的社会经验 , 与幼儿相比家长就复杂多了。教师与家长相处完全是一种成人与成人之间的关系 , 这些会使教师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另外 , 作为家长 , 他们已经形成了较稳定的世界观和人格特征 , 具有很大的独立性 , 更重视与教师的平等 , 教师很难单独控制与家长相处的局面 , 当面对家长时 , 有很多教师并不那么自信。教师与家长相处和与幼儿相处是完全不同的 , 二者有很大差异。

对这种较大的心理反差教师往往并没有明确地意识到 , 缺乏对这种心理反差分析与认识 , 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角色 , 所以一到面对家长时就容易发憷 , 很紧张 , 常常“碰钉子” , 会产生一些不适应的情况 , 甚至产生矛盾与冲突。

2 .掌握家庭教育的知识 , 提高自身的威信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 要实现教育目标 , 教师不仅要了解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理论 , 同时也要懂得相应的家庭教育知识。

(1) 掌握家庭教育知识有助于提高家长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

教师具有家庭教育的知识 , 会更好地向家长汇报分析幼儿的成长发展与不足 , 回答家长对孩子问题的咨询 , 有针对性地宣传一些科学育儿的知识、方法 , 有的放矢地为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题、疑惑 , 进行分析指点 , 出谋划策 , 提出建议 , 帮助家长解决具体困难 , 从而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的水平 , 也提高了家长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

(2) 掌握家庭教育知识有助于取得家长的紧密合作。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把幼儿看成是被动的 , 由此家长也被看成是被动的 , 教师家访、开家长会等都是从教师的角度去指示家长 , 要求家长该做什么 , 该如何配合幼儿园的教育 , 家长往往缺乏兴趣 , 积极性不高。随着社会的进步 , 家长的育儿水平普遍提高 , 教师要放下架子 , 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 , 多肯定家长好的教育方法 , 积极采纳家长的合理化建议。这样做不但帮助教师拓宽思路 , 而且调动了家长的主动性、积极性 , 让家长拥有参与幼儿教育的兴趣 , 使家长感到自己的价值被利用 , 产生成功感和自尊感 , 有利于形成教育合力 , 使得幼儿园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促进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合作 , 密切家园关系。

3 .发挥主动作用 , 增强信任感

任何人际关系的相处都是互动的 , 是相互影响的 , 教师在与家长的交往过程中要发挥主动的作用 , 取得家长对教师的信任 , 这是做好 家长工作 至关重要的一环。

(1) 主动介绍情况 , 搭建感情的桥梁。

教师与家长初次接触时 , 不可避免地会有生疏感 , 那么教师应主动担负起建立彼此相互信任的责任 , 主动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情况 , 幼儿在幼儿园各个方面的表现 , 诸如幼儿的健康、情绪、行为、人际关系等 , 以及幼儿园最近开展的活动及要求 , 包括教师为解决幼儿的问题而采取的一些措施等 , 都要告诉家长 , 从而使家长了解幼儿园 , 理解教师的意图和方法 , 赢得家长的信任 , 配合教师的工作 , 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2) 主动消除顾虑 , 避免误会。

事实上很多家长是带着“顾虑”送孩子去幼儿园的 , 对教师心存很多“顾虑” , 还有不少的家长怕得罪老师 , 有意见也不敢提 , 毕竟孩子还要老师继续教 , 如果老师要报复孩子 , 给孩子“小鞋穿”怎么办 ? 等等。对此 , 教师要主动了解家长的顾虑 , 揣摩家长的心思 , 抓住需要沟通的问题 , 选择恰当的时机、方式 , 开诚布公地与家长交流看法 , 并以实际行动及时消除顾虑 , 取得家长的信任 , 让家长放心。幼儿出现意外情况时要主动及时告诉家长 , 便于弥补不足 , 千万不能心存侥幸。如果家长发现问题再来询问 , 教师会很被动 , 且易发生误会 , 家长反而会斤斤计较 , 孩子身上无小事。

(3) 主动沟通情况 , 正确对待并非合理的意见。

幼儿家长也并非完全理想状态 , 会有个别家长对教师不够尊重 , 对幼儿园工作有偏见 , 不了解教师的苦衷 , 有些批评不够符合事实 , 甚至提出一些老师无法满足的自私无理的要求 , 对此 , 教师应该保持冷静的心态 , 换位思考 , 主动沟通情况 , 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 , 坦诚交流看法 , 澄清事实 , 取得家长的理解。

4 .讲究谈话的技巧方法 , 给家长以足够的尊重

在与家长交往的过程中教师往往要提出批评 , 这是经常遇到的一个棘手的问题。教师应如何对学生特别是对家长的某些不当之处提出批评呢 ? 有哪些批评的技巧呢 ?

(1) 单独批评 , 避免伤害家长的感情。

教师向家长反映情况时 , 一般是在下午幼儿离园时 , 这时家长和幼儿很多 , 如果不注意 , 其他的幼儿和家长会听到 , 影响批评的效果。不管教师的批评多么温和 , 如果当着其他人的面进行 , 那可能会很糟糕 , 可能得罪家长 , 家长会以为你在出他的丑 , 容易伤害家长的感情 , 产生不良的后果。有的家长可能因此迁怒于孩子 , 回家之后打骂孩子 , 有的可能造成双方情绪上的对立。

(2) 先报喜 , 后报忧。

不管是“对中有错”还是“错中有对” , 幼儿的优点、点滴进步都要先告诉家长 , 不吝惜对幼儿应有的赞美与期望 , 不要懒得说 , “喜”并不是简单地理解为是“应该做的” , 不用说 , 而是应该必须说出来 , 多表扬。报喜说明教师喜欢孩子 , 然后再耐心诚恳地指出问题所在。能提醒的就不要批评。

(3) 用请教式的态度和口气提出看法。

批评是来自外部的 , 如何把来自外部的转化成内部的动力呢 ? 把责备变成“请教” , 采取请教式的批评。如 : “这个问题我不太清楚 , 您能讲讲吗 ? 您能和我谈谈孩子在家里的情况吗 ? ”尽量采取请教、商量的态度 , 把找出问题的主动权让给家长 , 耐心地听取家长的意见 , 使家长产生伙伴般的亲切感 , 也向家长证明你是相信他的整个人格的 , 所以效果好。其实不仅是对家长 , 对所有人提出批评时 , 都应采取“请教”的方式。批评时不要以教育专家自居 , 不要用命令式的口吻 , 一副颐指气使的派头 , 说过多的术语 , 给人以高高在上的感觉。

(4) 提建设性的批评意见。

在指出存在问题时 , 把注意力集中在幼儿的具体行为和表现上 , 介绍幼儿情况时 , 最好是描述幼儿“做了什么” , 而不要概括“是什么样的”。批评时对问题就事论事 , 不概括化 , 批评行为本身 , 不能进行无视幼儿人格价值的指摘贬损 , 不要一味地指责孩子。批评的目的是希望孩子获得进步和提高 , 重点是放在如何改 , 防止重犯上 , 教师要多分析原因 , 提出具体的改进方法。比如 , 为什么错 , 应该怎样做 , 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告诉处理类似事情的方法。

(5) 尽量减少家长的防卫心理。

教师的批评要想奏效 , 必须尽量减少家长的防卫心理。家长如果意识到自己将要受到申斥 , 被人指责自己的错误 , 那么 , 他事先就会产生防御反应 , 具有这种精神准备的人 , 心里已筑起了一堵坚固的墙 , 阻挡你的道理进去 , 变得更加固执 , 对于别人的意见往往采取拒绝的态度 , 容易引起不满 , 而不会很好地加以接受。即使你说的再有理 , 也不可能听进去了。也就是说 , 对抱有某种目的而与己接近的人 , 人们的戒备心理尤为严重 , 会形成自我保护和防卫意识 , 本能地紧闭心扉 , 拒绝交流 , 更拒绝批评。但是如果我们感觉到不怎么大的抵抗 , 就容易改变自己的想法。比如 , 在批评之前 , 教师先说 , “或许是我错了” , 或者对家长及幼儿充分进行肯定和表扬 , 提高对方的自我 , “……不过 , 在……方面加以改进的话 , 就会更上一层楼”。这样家长往往容易接受教师的批评。

5 .遵守人际交往的道德规范 , 保持教师人格的高尚性

(1) 抵制社会不正之风的侵蚀 , 不利用地位向家长谋求私利。

有的家长出于对孩子教育的重视 , 有的是受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 , 或是随波逐流 , 给教师“送礼” , 当然也有的是因教师对孩子真诚的爱感动了家长 , 家长主动给教师送东西 , 教师应该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呢 ? 这确实是值得每一个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 教师要抵制社会不正之风的侵蚀 , 不利用地位向家长谋求私利 , 避免通过幼儿指挥家长 , 要遵守人际交往的道德规范 , 否则不但降低教师在幼儿和家长心目中的威信 , 还会影响对幼儿问题的处理。教师要清醒地保持自己人格的高尚性 , 在与家长交往的过程中端正动机 , 不搞“权钱”交易 , 保持教师与家长发生关系的纯洁性 , 这是教师与家长进行交往的原则。

(2) 一视同仁 , 不因家长地位的高低而有亲疏之分。

教师与幼儿家长虽然社会角色不同 , 特别是家长的社会角色也是各不相同的。一个教学班通常有几十名幼儿 , 幼儿家长的职业不同 , 身份不同。有的幼儿家长在学历、职业、收入、社会地位等方面都比教师高 , 也有的家长是普通的劳动者 , 甚至是下岗的工人。其实不管是普通的工人农民 , 还是公司企业的经理、“老板”、政府机关的领导 , 在教师面前只有一种身份 , 都是幼儿家长 , 双方没有人格上的高低贵贱之分 , 只能在相互理解 , 彼此尊重的过程中进行交往 , 任何一方都不能采取凌驾于对方之上的态度。但无论在何种情况下 , 教师对家长都应一视同仁 , 一样看待 , 一样尊重 , 要平等待人 , 不要“势利眼”、“看人下菜碟” , 不因家长地位的高低而有亲疏之分 , 要不卑不亢。

(3) 教师要尊重学生家长 , 平等协商。

教师要换位思考 , 体谅家长的爱子之心。教师因为是施教者 , 容易产生优越感 , 遇事爱坚持自己的观点 , “好为人师” , 这其实很容易影响与家长的关系。教师要将心比心 , 真心理解家长对孩子的关爱 , 考虑家长的利益 , 不过分计较个人得失。教师还要处理好幼儿家长之间的矛盾。在幼儿园时孩子之间发生矛盾、冲突是常有的事 , 常常是两个发生问题的孩子已经没事了 , 可家长之间却产生了矛盾。这时 , 教师要以一颗平常心对待每一位家长 , 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家长 , 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 , 协助处理好家长之间的关系。

6 .教师要教育幼儿热爱和尊敬家长

(1) 教师要教育幼儿热爱和尊敬家长 , 帮助提高家长的威信。

教师教育幼儿尊重自己的家长 , 是使他们认识是非的一个重要方面 , 教师要帮助幼儿发现家长身上的使他们感到自豪的品质 , 发挥家长在教育孩子中的作用。如果教师善于提高家长在自己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 也就提高了教师自己的威信 , 也就取得了家长对教师工作的真诚支持。

(2) 教师可以适时适宜地通过幼儿这个媒介 , 向家长表达尊重之情。

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劳动节等节日时 , 教师有意识地让幼儿给家长送个贺卡、演个节目、唱支歌等 , 使家长在行为上感受到教师的敬意和尊重。

(3) 教师不要当着学生的面议论家长的缺点 , 评判家长的对错。

教师与幼儿家长即使有不同的看法 , 也要注意采用适当的方法 , 与家长真诚交换意见 , 给予热心地指导 , 根据家长的特点 , 机智地帮助家长提高教育素养。避免当着幼儿的面与其他教师议论家长 , 评判家长 , 更要避免当着幼儿的面与家长争高低 , 发生争吵。

(4) 针对个别有问题家长 , 教师要给幼儿以足够的指导。

当然 , 教师教育幼儿尊重家长 , 并不完全意味着要幼儿接受家长身上的某些不良影响。我国是一个教育欠发达的国家 , 国民的整体素质还有待逐步提高。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还较弱 , 在这方面 , 教师要给幼儿以足够的指导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幼儿园现代技术管理学期工作计划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缅怀追思 浸润童心 —长兴县煤山镇中心幼儿园开展4月主题党日活动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