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幼儿绘画教学研究论文:保护-培养-创新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meigui 感谢 meigui 上传 0人参与

绘画,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使儿童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培养儿童创造能力和高尚情操的重要手段。孩子们乐于用画画来表现自己的感受和内心意愿,在创作中发挥潜能,建立自信,享受成功。   

“学习和掌握简单的美术活动知识、技能,培养幼儿初步的表现力,使幼儿萌发审美情趣”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基本目标。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技能是从事美术活动的必要前提。但由于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借助美术这一载体,促使幼儿的认知、情感、能力、个性诸方面的有效发展,因此美术知识、技能只是一种促使幼儿发展的手段或工具。只有把美术作为幼儿表现自我,表现自己对客观世界看法的有效工具,才有可能通过美术教育促进幼儿的发展。   

在美术教育中,教师的首要目标是帮助幼儿顺利地把自己的想法、情感借助于美术这一载体有效地表达出来。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能力、兴趣,在美术的技法、想像、思维等方面更进一步的要求。美术教育的目标关乎孩子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要从幼儿发展的高度全面审视美术教育的目标,并在日常的美术教育中有效地加以贯彻落实。   

爱美是童真,当孩子第一次握笔或拿起一根枝杈儿,在纸上或地上涂画出最简单的符号,那就是孩子主动地对周围世界的最原始的反映。这时,作为教师(或家长)应及时地给予保护和鼓励。虽然这种保护与鼓励决非注定每个孩子今后都能在美术方面有所作为。但是在我们周围,确有许多孩子,对绘画活动有着执着的追求和兴趣,这是由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所决定的,决非一件坏事。然而,许多家长往往不从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的角度去评判、理解孩子的画,随意地扼杀了许多好作品,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所以说,发现孩子的绘画天赋,并进行及时的鼓励、关怀和保护,是进行儿童绘画教育的前提。   

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发现幼儿对美的“原始认识”,对于孩子们在美术方面表现出的朦胧认识和浓厚兴趣,教师应予以及时的保护。   

在教学中如果不加思索地向孩子灌输一些绘画上规律性的知识或强加一些成人认可的观点,这样一来就束缚了儿童的想象与创造,抑制了他们的个性发展,使儿童的画变成成人的“矫形”和“影子”而缺乏童趣。所以教师应根据儿童的特性和特点,去设计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造型能力、想象能力的培养。   

观察能力、造型能力、想象能力的提高,在我们教学的过程中,并非单培独育,而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构成儿童绘画教育的主体。   

培养是进行儿童绘画教育的“主体工程”,是在保护基础上进一步的继续和深入。多年来,儿童美术教育的师资多源于“专业”,而缺乏美术教育的专业培训者,自然深受原来熟悉和习惯的思维方式的影响。   

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是幼儿园教育的目标,老师在美术活动中的组织和指导是达到教育目标的一条重要途径,让我们关注每个孩子的感受,真正把培养的目标落到实处。让每个孩子脸上都绽放自信的笑容吧! 
  
在培养的基础上,必然不能缺乏创新。据有关专家论述,创新精神包含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行为。因此,创新精神等同于创造性、创造力。我认为,幼儿创新精神是指幼儿对生活、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敢想、敢说、敢做的一种内在心理品质。因此,它同样包含创新意识(敢说)、创新思维(敢想)和创新行为(敢做)几个层面。具体地讲,幼儿创新精神应具有如下基本特点:   

1、启蒙性。幼儿的创新是浅显的,是成人创新的基础。我们不要对幼儿的创新要求太高。   
2、普遍性。幼儿创新的启蒙性使幼儿的创新存在普遍性的特点。用教育家陶行知的话来说,人人是创造之人。创造属于每一个幼儿,而不是少数幼儿的专利。我们应给每一个幼儿以创新的机会。   
3、经验性。幼儿创造的源泉是幼儿的生活经验,幼儿创造的产品反映的内容也是幼儿的生活。我们应丰富幼儿自身的生活经验。   
4、过程性。幼儿创造的过程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培养幼儿的创造精神重在过程的价值,在过程中让幼儿充满兴趣,积极、主动发展,而不在于幼儿创造的结果。二是指幼儿创造精神的培养要有一个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好的。我们应当抓住一切机会对幼儿进行创造精神的培养,而不能搞短期培训。   
5、个别性。指幼儿的创造相对自身的生活经验来说是前所未有的,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独特性。我们不应该随便否定幼儿的创新表现。   
由此可见,绘画在幼儿健康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合理组织教育活动,科学辅导幼儿绘画就尤显重要。然而,目前许多教师并未意识到这点,在组织幼儿绘画活动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范例一:   
美术活动时,看着他们的作品总不如我想象的那么好,我就忍不住拿过画笔,边说边画:“这里应该这样!”“颜色要涂匀,不能留白!”正当我为自己改过的作品而自豪时,一个怯怯的声音:“老师,别帮我,我能行!”在离园活动时,家长总不免要让自己的孩子带他们看看绘画作业,或者在一些美术作品展览时,他们总说:“哪幅是你画的啊?”这时孩子会指着自己的作品说:“这是我的,这里是老师帮我画的。”   

这些小小片段,相信不只是我有过如此的经历吧?也许老师们会理解为孩子已经在我们的指导中明白了,领悟了。可细细想来,这似乎又提醒老师,“这是我的作品,这是我的想法,你为什么要破坏我的作品呢?”当我们为孩子的作品添上那自认为精彩的一笔时,孩子就觉得,那已经不是他独立完成的作品,不完全属于他了。

这种现象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屡见不鲜,老师为了让幼儿的作品更趋完美,总在不经意间,从自己的审美出发,为孩子的作品添一点,改一点。目的也是让展示的作品更好,但从幼儿的发展目标来看,结果却是大相径庭。我们的这一细小的动作,也许会改变一个孩子在艺术活动中的表现和兴趣。

所以我觉得我们老师首先要管住自己的手,多用指导性的语言,让他们在理解、领会的基础上去创造和想象。而孩子对于老师的这些行为也会有不同的反应,有的孩子就是前面我发现的,他不希望接受你的帮助,胆小者不敢言语,大胆者就会说出自己的想法。也有的孩子他希望得到老师的相助,这是他以往的经验告诉他,他不会,老师会来帮忙的,这就渐渐地滋长了他的依赖性,他的这种惰性抹杀了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对于这些孩子,老师该给予怎样的帮助呢?我觉得应该是更多的鼓励,对他的细微进步都予以肯定,让他的自信多于自卑,让他在成功的体验克服对成人的依赖。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如果长期受压制易使大脑过度疲劳,产生逆反心理;相反,处在自由宽松情境下,则心情舒畅。幼儿期是人一生中身心发展的关键期,给幼儿一个自由的天地,对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只要是感兴趣的,幼儿的求知欲就很强。现在不少课堂教学,只一味地灌输知识,忽视了幼儿兴趣和求知欲的培养。幼儿需要自由,希望在绘画中能自由地边想边画,所以,教师应该给幼儿一个自由的天地,让幼儿学得无忧无虑。
范例二:   
忽视幼儿的“心灵感悟”,绘画时采用固定模式,给自由表现设置了障碍。长久以来,我们已习惯了让幼儿欣赏范画作画,当这种教育方式终被摒弃时,孩子们仍是大多坐在教室里,手握画笔,并不大胆地在纸上涂涂画画。没有了范画,但也没有够多的目识心记的东西让他们展开联想,怎能自如地表现?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绘画活动就是将眼睛所见,引起内心冲动而通过手的动作描绘出一个“无中生有”的世界的活动。美国专家认为,孩子们的涂涂画画实际上包含着积极的视觉形象思维。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美景、美物、美的心灵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关键是我们如何引导幼儿走进自然,感受生活,让他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我曾看到过这样一则报道:春天,万物复苏,有两组幼儿同时到郊外写生。刚到目的地,孩子们还来不及喘口气,更没有来得及顾暇周围宜人的环境,只听一组教师说:“开始作画吧,你们看到什么就画什么。”我观察着幼儿的反应,有的目光散乱无焦点,有的“埋头苦作”偏不看......十分钟过去,一组幼儿的作品大多成形。我又来到二组,场面可热闹啦!孩子们三三两两,有在柳树下观察抚摸,叽叽喳喳的,有弯着腰嗅花香的,有正在争论那些树的造型是人工还是自然生成的,教师蹲在孩子们中间也兴奋得涨红了脸。又是十分钟过去,当一组已结束了绘画活动时,二组幼儿才开始作画,不是在教师的要求下,而是迫不急待地想用画画来表现自己此时的心情。   
结果可想而知,二组幼儿的作品充满了灵气,想象力丰富。当然,我们不能说一组教师的“看到什么画什么”的方式就是错的,为什么收效甚微呢?是她并不了解幼儿作画是画其所知而不是画其所见,强调观察,而忽视了引导幼儿观察与体会。让幼儿通过对话----同伴对话、师生对话互相交流,这样更有利于他们对所观察到的事物加深印象,有利于绘画过程的实施。   
范例三:   
着重于作品的完成,而忽略了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绘画是儿童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美的体验强调,做事情是为获得真正的乐趣。我们教幼儿绘画,不是为了培养小画家,而是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通过画画使幼儿的认知、情感等得到健康发展。每一次绘画活动,都应给幼儿创设轻松愉悦的环境,使孩子自始至终沐浴着温暖快乐的气氛,重视他们在创作中的情感体验与态度倾向,方能促进幼儿心理健康,达到活动的目的。
教师在开展绘画教学活动时,有几类常见现象。   
现象一:活动多以上课形式进行,过程规范,观察——讲解——作画——评价,似无纰漏。幼儿是否全身心的投入无人理会,只要看到孩子们在安安静静、规规矩矩地作画,教师的欣慰感、成就感溢于言表。殊不知幼儿作画的动机就是出于游戏的愿望,他们看重于画的过程,并从中得到愉悦。教师只有充分运用游戏的手段,安排幼儿感兴趣的内容,不断变换形式,才能给幼儿的创作活动带来乐趣。   
现象二:组织活动时目的性太强,不善于抓住教育契机。如引导幼儿画一种小动物,教师不应只着重于其外部形态特征、线条的勾画等,更多的要考虑幼儿的情感倾向。1、是否喜欢这种小动物。2、为什么喜欢?3、愿意画它吗?4、你想怎样画。在这个过程中,实施以下情感教育:1、人类和动物是好朋友。2、爱护小动物。3、绘画的兴趣和信心。这是一个绘画过程,也是一个体验过程,如果我们只要求幼儿画好“它”,而不顾及其内心感受,不抓住此类教育契机,往往事倍功半。   
现象三:幼儿正在专心作画,教师按照备课计划,选几幅幼儿完成的作品开始讲评,另一部分幼儿,只好在教师的强令下停笔,可又有谁在看在听呢?有的烦燥不已,有的意犹未尽......教师在对少部分作品评价并给予表扬的同时,严重地打击了大部分孩子的积极性,使他们对绘画的热情降低,对自己的作品丧失信心。我认为这种做法在幼儿绘画指导中应杜绝,否则,艺术教育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范例四:   
不能读懂幼儿的画,作品评价大而化之,影响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究其主要原因,是没有用一颗童心去感悟幼儿的作品。一幅儿童画,就是一个小心灵的探索。现实生活在孩子们的幼小心灵里留下许多美好的印象,形成了他们独特的体验和感受,使他们获得了大人们所体验不到的生活情趣,他们的画也因此而透露出一股天真浪漫的稚气。  
然而在美术教学中,作为教师常常感到,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太难,但要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长久保持下去却很困难;在实际工作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做了一些了解,也有了一些体会,我认为,儿童画不同于成人画,它满含着儿童对周围环境事物天真而又充满热情的感受,反映了他们幼稚而又大胆的想法。为了和幼儿更好的沟通,教师要把握好指导和幼儿创造表现之间的关系,学会站在幼儿的视点看世界,做到四个 “多”。   
1、多和幼儿讨论。提出一些问题和幼儿一起讨论,听听她们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以便更好地与幼儿沟通。   
2、多观察幼儿的表现。当孩子的绘画作品与老师的作画要求不相雷同时,教师要细心观察,及时给予鼓励,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又增强了孩子继续创作的自信心。   
3、多向幼儿学习。我发现当幼儿解释事物时总是紧密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而且非常生动贴切。因此,借此机会可以了解孩子认识和解释某些事物的特点,积累这些能被幼儿接受的有趣的语言,并及时运用到教学之中。   
4、多反思。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引导幼儿思考、讨论、创变出更丰富的绘画作品。
  在教学中,一件好的美术作品,一次成功的作品展览,一次精到的示范,一个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导入,一句鼓励的话,都可以引起学生对美术教学的短暂关注和学习激情,而要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长久保持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有一个长久而系统的计划,认真分析和研究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习惯和个性心理,采用能使学生快乐,符合学生认知习惯,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富有时代气息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通过长久而不间断的鼓励、诱导,才有可能使学生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浓厚兴趣,并能长久的保持下去。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家长委员会何去何从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