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让小班幼儿喜欢数学之初探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feng 感谢 feng 上传 0人参与

      幼儿园的小朋友最喜欢游戏和活动,而数学由于其学科特点,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和枯燥,不但是有些老师怕教数学,连刚入学的小班幼儿,由于之前没有真正接触过数学,所以一开始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时有一定难度。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到幼儿的日常生活、游戏和活动中,使刚入学的小班幼儿一开始就觉得数学是那样的生动有趣和丰富多彩,引导他们走进奇妙的数学世界,唤起幼儿亲近数学的热情,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那么孩子们就会喜欢数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活泼多样的情境,不断地给幼儿以“有趣”和“成功”的体验,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动中学,在自然、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取数学知识,从而喜欢上数学。下面就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做法和体会。
一、数学有趣
     教学实践表明:幼儿对学习有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就越学越想学。数学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简单、教学手段单一,就会使幼儿觉得枯燥、乏味,缺乏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可根据幼儿活泼好动、爱做游戏的特点,设计一些以趣味知识为主的游戏,千方百计地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这样,枯燥的数学知识就会变得有趣。如教幼儿认识“1”和“许多”,我将教学要求结合在一个简单的游戏之中。采用了“和小鸡做朋友”、“帮鸡妈妈捡蛋”、“小母鸡生蛋”这三个情景游戏,使幼儿始终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既符合小班幼儿好动的特点,又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体验并感知了“1”和“许多” 的关系,并通过反复的游戏,使幼儿能正确区别“1”和“许多”,理解两个量的实际意义,引起幼儿对数的好奇和探索兴趣。又如在教幼儿“认识里外”时,我是这样来进行教学的1、请幼儿看图听老师讲述故事:一天,猫妈妈和小猫在家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猫妈妈把眼睛闭上,说:“小猫们,快藏起来吧!”于是,小花猫藏在柜子上,小黑猫藏在桌子下,小白猫藏在了篮子里,小黄猫藏在了房门外。猫妈妈问:“小猫们,藏好了没有?”大家说:“藏好了,你来找吧!” 猫妈妈睁开眼睛,一边找,一边说:“我的小猫藏在哪里呀?”它在柜子上找到了小花猫,在桌子下找到了小黑猫,在在篮子里找到了小白猫,在房门外找到了小黄猫。猫妈妈把小猫们都找到了,心里真高兴。2、 “什么变了”。先让幼儿说一说每只小猫的位置,然后让幼儿闭上眼睛,教师迅速变换小猫位置,再让幼儿睁开眼睛看一看,说一说“小猫现在在哪里”。3、幼儿操作。每桌一只盒子,根据老师的指示将玩具图片放在盒子的上面、下面、里面和外面,放完后告诉大家:“我把××放在盒子的××”,教师给做对的幼儿奖励。这样用故事来调动了幼儿学习的兴趣,通过游戏及操作练习,让幼儿感受上、下、里、外的空间方位,培养幼儿的方位知觉及注意力,使每个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巩固知识,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学习就变得积极、主动了,效果也更好。 
二、数学好玩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国内外众多的研究表明:幼儿只有通过动手操作、摆弄,才能逐步体验抽象的数概念,让孩子动手操作,不仅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而且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增强主体参与意识,既有利于幼儿理解和掌握知识,又有助于发展和提高孩子能力。因此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操作实践的机会,引导幼儿通过动手、动脑、动嘴,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内容,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例如让小班幼儿学习按物体的某一种特征进行分类时,教师可提供给每个幼儿彩色的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卡片各3~4张,三座图形房子,让幼儿给图形卡片分家,把各个图形卡片摆入形状相同的“家”中。幼儿在这一操作过程中,不但学会了按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还认识了不同的图形。又如在教幼儿认识长短时,我根据教学目的来设计、实施教学活动,让幼儿通过手工游戏达到对长短的认识。我分别发给每个幼儿一张同样大小、不同颜色的正方形纸,我自己也拿了一张,并示范把这张正方形纸撕成纸条,再让幼儿动动脑筋想一想,除此之外,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撕,使推出的纸条更长。幼儿都开动了脑 筋,各自想方法撕。待幼儿撕好后,我让他们自由结伴,边念儿歌“小纸条,真漂亮,有的短,有的长,找朋友,比一比,谁的短,谁的长”,边比较纸条的长短。这样,幼儿在玩中懂得了物体的长短是比出来的,只有两样东西或更多的东西放在一起时,才可以比较长短。
三、数学在身边
     新纲要指出:要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空间关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理解生活中的简单数学关系。让幼儿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的日常生活中,使他们感到数学是有用的,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愿望。教师可以结合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包括盥洗、餐点、睡眠等活动让幼儿逐步感知身边的数学。如在盥洗的同时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对应现象:一只杯子内放在一个标记上,1个小朋友用1条毛巾,并知道小朋友和毛巾是一样多的,但如果有位小朋友没有来,就会出现小朋友少、毛巾多的情况;进餐时,教师给盛好饭后 ,请幼儿每人拿一把调羹、一碗饭,拿到自己的座位上,感知对应的方法。吃点心时,教师可以请幼儿数出自己盘子里点心的数量。有一次吃虾,我先请幼儿数出自己碗里虾的数量,然后问他们如果再给1只是几只。当幼儿回答正确时,教师就奖励他1只。用毛巾擦嘴时,我要求幼儿学会按顺序做事:先将毛巾展成大正方形擦嘴,再将毛巾对折成长方形擦脸,再对折成小正方形擦手,最后依次毛巾放好,让幼儿在动手中巩固对图形的认识;午睡穿脱衣服时,我引导幼儿数数自己穿了几件衣服、几条裤子,从中渗透数数的内容。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数学知识随处可见,关键是需要我们教师善于发现其中的教育价值,把握教育的时机,发挥教学的机智,提供适当的引导,让每个幼儿喜欢数学,愉快地遨游数学世界!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幼儿园绘本教学中的提问策略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缅怀追思 浸润童心 —长兴县煤山镇中心幼儿园开展4月主题党日活动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