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让“错误”演绎精彩——幼儿园教育笔记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dasy 感谢 dasy 上传 0人参与

  在教学中,幼儿难免会出现错误。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机智将“错误”之石点化为金子,让“错误”演绎无限精彩。 
  1 独具慧眼。善于捕捉“错误” 
  幼儿出现的错误并不是都有可点化为金子的价值,它需要教师独具慧眼,敏锐地洞察出可用做教学资源的“错误”,为教学添姿增彩。如在阅读活动《小老鼠的糖果罐》中,幼儿A正绘声绘色地讲述着画面:小老鼠打开了糖果罐,吃了里面的五粒糖,小老鼠的糖果罐撒了,掉出了三粒在地上……这时,教师示意幼儿A暂停后说:“请大家仔细看一下,小老鼠吃了几粒糖,剩了几粒糖?”(幼儿一起翻书查看)幼儿B说:“吃了五粒糖,还剩三粒。因为糖果罐里本来有八粒糖。”幼儿C说:“吃了四粒糖还剩四粒。因为小老鼠一共有四只,一只老鼠吃一粒,应该吃掉四粒。”幼儿D说:“他们说的不对,应该是吃掉四粒半,还剩三粒半。你们看,还有被老鼠咬过的半粒滚到了角落里,应该是有只小老鼠多吃了半粒。”教师微笑着说:“D小朋友看得真仔细,小老鼠共吃掉四粒半糖果,还剩下三粒半糖果。” 
  教师从幼儿A没有看清剩下的糖果个数的错误中,敏锐地感觉到幼儿A的这一错误可能在幼儿中较为普遍。于是,教师面向幼儿全体提问,以引导幼儿仔细查看剩下的糖果个数,进而培养幼儿阅读的细致性。从幼儿的回答来看,正是教师的这一问,幼儿才顺利地数清了剩下的糖果个数。从而达到对阅读内容深刻理解的境界。 

  2 将错就错,巧妙利用“错误” 
  在幼儿出现错误后教师不必急于矫正,可将错就错,引导幼儿自己对事物进行辨析,让幼儿在思辨中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如在看图讲述活动《公鸡与狐狸》中,师:(画面上有一只狗和一只公鸡)这次狐狸会骗谁呢?幼儿A:狐狸会去骗狗。师(面向幼儿A):为什么狐狸会去骗狗而不去骗鸡呢?幼儿A:因为,是因为……师(面向全体幼儿):大家能不能帮A小朋友说说理由呢?或者发表一下你们自己的看法。幼儿B:老师。狐狸不会去骗狗的。师:(故作不明白)为什么不会呢?幼儿B:狐狸打不过狗,狗比它凶,狐狸不敢去骗狗。幼儿C:狐狸只会骗鸡,鸡肉好吃又可口。幼儿D:鸡没有狐狸厉害,狐狸敢去欺负它。 
  教师明知幼儿A回答的不正确,但仍装作不明白,并通过提问让他思考自己回答的问题是否合理,从而引起他认知上的冲突。然后,再通过提问全体幼儿以达到在集体思辨中帮助幼儿A认识错误的目的。可见,教师适时的课堂调控、合理的资源重组,不仅带来了师幼之间的有效互动,而且还调动了幼儿对生活经验的运用,丰富了幼儿对故事文本的内心体验。 

  3 搭桥铺路,引导幼儿走出“错误” 
  幼儿的知识经验与教材内容的原本意义存在着一定的认知差距,这就容易导致幼儿与教学内容进行对话时的浅尝辄止,甚至走人误区。这就需要教师巧搭桥,解其惑。如在阅读活动《熊猫拍彩照》中,教师问:“熊猫身上只有黑白色,怎样帮助它拍出彩照?”幼儿A说:“用点颜料在熊猫身上涂一涂。”教师没有直接否定他的说法,而是出示了红蝴蝶结、绿裙子、金项链等材料,说:“你看,这些材料对熊猫拍照有帮助吗?”幼儿A想了想说:“要是给熊猫佩戴上,它就有好几种颜色了。”教师点点头,说:“你说得很好,大家还有其他办法吗?”幼儿B说:“可带熊猫到有草地有鲜花的地方去拍照。”幼儿C说:“可以和孔雀一起拍照。”……教师又问:你若是熊猫,你不会选择哪一种方法?幼儿D说:我不会选第一种方法,颜料涂在身上要洗半天,太麻烦了…… 
  教师通过“如何给熊猫拍彩照”这一发散性的问题,来引导幼儿积极想办法。对于幼儿A用颜料这一不贴切的做法,教师没有直接予以否定,而是通过提供各种辅助材料的方式来启发他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正是有了辅助材料这座“桥”,幼儿A才顺利地想出了给熊猫佩戴彩色服饰的好方法。而且,教师再通过面向全体提问“你若是熊猫,你会选择哪一种方法?”来引导幼儿淘汰不合适的方式,再次帮助幼儿A认识到自己最初的办法对熊猫不适宜,从而使幼儿A真正走出了“错误”。(徐燕慧)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数学活动:好玩的贝壳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