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也谈幼儿数学教学的艺术

来源: 06abc.com 作者: jingzi 感谢 jingzi 上传 0人参与

  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它作为描述和解释事物存在方式、反映事物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渗透在幼儿生活之中,它帮助儿童认识世界,给儿童提供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而如何让幼儿在生活中轻松愉快地学习,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数学的真谛,正是趣味数学的魅力所在,也是我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努力和追求的。 

  一、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皮亚杰曾提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数学知识抽象学习起来单调枯燥,爱玩是幼儿的天性,教师根据幼儿活泼好动,思维形象直观等特点,在数学活动中渗透艺术手段和各种游戏,增加活动的吸引力和趣味性。如:在探索数、量、形的过程中教幼儿用儿歌的形式概括其特征及规律,并指导幼儿用对歌的形式来回答,既能渲染气氛,又能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又如,多给幼儿操作机会,在认识序数活动中,采用送小动物回家的方式“小白兔的家住在第一层第二间,请你送它回家吧。”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自然地接受了序数的概念。教师在使用数学游戏时,应注意将活动目标在玩的过程中转化为幼儿的需要,并掌握游戏的难易度,以免影响幼儿的情绪。 

  二、选择适合的教学素材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身边形形色色的事物都能给我们提供诸多的数学信息,如班级里有多少小朋友,有几位老师,摆放了几盆花,水彩笔中有几种颜色等等。这些信息都确确实实存在于我们身边,但需要我们引导孩子们去体验,去关注,体验的过程是孩子们锻炼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的过程,孩子们在潜移默化发展的同时,也找到了自己身边的各种各样的数学。在此过程中,孩子们将会对数学产生最初的兴趣,建立最初的科学概念。我们从生活中选择适合的教学素材,有利于幼儿对数学产生兴趣,因为越贴近生活的东西幼儿就越喜欢,有利于帮助儿童建立数学的应用意识,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只有应用于生活的数学教育内容,才能使幼儿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分析日常生活遇到的问题形成勇于创新探索的精神。 

  三、建立探索式的学习方式 
  没有探索,幼儿掌握的知识就没有实际意义,创新能力也就无从谈起,只有在探索式的学习活动中,儿童才能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兴趣。 
  1. 创设多彩的游戏情境,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应用意识。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愿望总是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发生的,因此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数学情境,如幼儿在玩“开商店”的游戏中,我们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材料,同时提出适当的规则,那么幼儿在游戏中就会练习用分类的方法摆放商品,顾客运用排序的方法购买商品,营业员自然而然地运用加减法来收取钱款,一系列的数学问题应运而生,活动后要留给幼儿充分的尝试、讨论和想象的时间和空间,让幼儿大胆尝试、求异、求新、敢于提出问题,并也敢于去解决问题。 
  2. 创设互动空间,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对于幼儿来说,数学知识是幼儿在亲身感知、主动探索的操作过程中获取的,我们应借助各种有趣的操作活动和数学智力游戏,提高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如在认识图形活动中,我们利用七巧板这种玩具来让幼儿拼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图案时,教师要鼓励幼儿用多块七巧板来组图,看谁想出的办法多,幼儿在反复操作过程中去观察、探索,改变原有组合,去进行新的尝试,从而不断找出新的方式使思维更灵活独特。又如,在认识数学活动之前,为了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我们可以采用语言、游戏或桌面互动游戏来引导幼儿积极动脑,使幼儿的思维活动一环扣一环,起到良好的效果。 

  四、体验学习的成功和快乐 
  幼儿一旦学会将数学和具体的实物结合起来观察,许多新问题就会不可避免的产生。如:如何请6只小鸡乘坐3辆车呢?如何将一盒饼干分给一组小朋友呢?这时,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幼儿利用数的概念解决简单的问题,同时数学抽象概念的确立,也使幼儿完全有能力去解决这些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时,真正的数学便产生了,而伴随着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而来的成功和喜悦,则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 
  1. 循序渐进地安排数学内容,让幼儿体验发现的乐趣。幼儿所学习的数学内容,只是周围环境中最简单最基本的数、量、形、时间、空间等现象,但这些简单的内容也有着由易到难的内在联系,如:先要认识数字,掌握数字的实际意义,才能理解数的分解组成,进而进行加减法运算的学习。在认识形的过程中,则要先认识平面几何图形,进而过渡到立体几何图形。在学习分类的过程中也存在从一元分类逐渐到二元分类、多元分类的过渡关系。教师应充分精心地分析教材、挖掘教材,合理地按着循序渐进的顺序将教学内容提供给幼儿,引导幼儿用己知经验去探索新知识找到答案,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2. 寻找生活中的数学,让幼儿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我们的周围,每样物品都以它一定的形状、大小、数量和方位存在着,只要做个有心人,就能在生活中找到无处不在、无所不有的数学素材,如:让幼儿数一数家里有多少人,说一说自己的身高、体重、家里的电话号码、门牌号码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数字及其作用;看一看日历,感知年、月、日的顺序,知道昨天、今天、明天是几月几日,说出自己一天的活动——起床、上幼儿园、吃饭、游戏、睡觉、离园等,引导幼儿认识时钟,感知相关的数学知识。教师只在幼儿因自身经验和能力的局限使探究活动遇到障碍时给予适时帮助和引导。又如:在幼儿学习了数守恒知识后,在“长度守恒”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提供各种操作的材料,如细铁丝、纸条、毛线、小棒等,并将这些材料中等长的两条(根)分为一组,摆成形状、造型各异的各种图案,蜗牛、马路、剪刀、小兔、蝴蝶、水中的鱼等等,分布在整个活动室的周围。然后,教师引导幼儿带着问题观赏:这些图案像什么?它们一样长吗?为什么?由于这些图案色泽鲜艳、材料不一,小朋友很感兴趣的议论着:它们不一样长,它们可能一样长……这时教师让小朋友们动手摆弄、操作,他们一边操作,一边议论着。孩子们经过反复的操作、议论、思考,最后得出“相同长度的两种物体,不论你怎样摆,怎样变换形状,它们的长度都是不变的。”利用活生生的生活素材,激发幼儿学习的内在动机,引导他们用相关的经验来理解和解决问题,亲身体验到学习数学是自然、轻松和有趣为幼儿学数学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奠定数学学习的基础。 

  3. 注重知识迁移,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数学来自生活,最终必回归生活,幼儿认识了基本概念和规律,我们要让幼儿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去,用幼儿能理解的数学观点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比如:幼儿在学习数的组成时,教师让幼儿掌握了数组成的方法和规律,然后把学习自主权交给孩子,根据3、4的组成,找到数组成的规律,数的组成有两种排列:按添1和减1的递增递减规律排列;按数字的颠倒位置的排列,使幼儿很快找到了5、6、7、8、9、10的排列,让孩子在生活中寻找分合的运用,如在两个笔筒里放9支铅笔,每个笔筒分别放几只才是9支铅笔,让幼儿思考9可以分成几和几,也让幼儿思考几和几合起才是9,促使幼儿同时从两个方向进行思考。又如,将数学问题迁移到生活问题,妞妞家离幼儿园比甜甜家远,甜甜家离幼儿园比强强家远,则妞妞家离幼儿园一定比强强家要远。我们要让幼儿在生活中感受数学、学习数学、运用数学,帮助幼儿更轻松地领悟数学的抽象关系,提供幼儿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让每个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能体验到成功、自主感。 
  总之,幼儿数学教学应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将抽象的、枯燥的数学知识化为具体的、通俗易懂的知识,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资源,适当地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思考,激发幼儿探索数学的欲望,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设计:拒绝一次性筷子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