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生活化、系列化的实践研究-幼儿园科学教育论文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yiming 感谢 yiming 上传 0人参与

  【摘要】根据幼儿教育实际,吸纳“做中学”理念和科学教育思想,以幼儿科学探究为着眼点,研究和探索生活化、系列化的科学教育内容和实践策略。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在实践中体现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生活化与系列化:一是通过创设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科学教育氛围营造探究环境,二是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生活环境选择探究内容,三是充分挖掘并利用适宜的探究材料,四是提炼科学探究系列活动展开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幼儿科学教育;探究活动;生活化;系列化 
  【作者简介】庄春梅(1964),女,江苏常州人,常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幼教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 
  以探究的方式学习科学知识、发展科学能力,是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尊重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发掘和利用适合幼儿科学教育的课程资源,创造性地构建具有地域特点的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体系和活动方式,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和指导能力。通过对科学教育中教师教育观念和幼儿学习方式的提升,培养幼儿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维方式。 

  一、探究环境的营造——创设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科学氛围 
  (一)显性环境——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和多样的探究空间 
  根据幼儿的注意力和建构经验具有随意性和反复性的特点,幼儿园的科学活动不应仅仅体现在集体活动中,还应该蕴含在一日活动中,渗透在幼儿园的环境中。 
  1.让科学角成为幼儿进行实验操作的区域。我们在每个班级设置科学区角,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进行实验操作,这些材料虽然只是一些普通的瓶子、盖子、纸片、塑料管等,但对于幼儿却具有科学探究的价值。 
  2.将活动室变为幼儿亲历探究过程的空间。在活动室里,教师引导幼儿完成了一个个实验探究活动。如,大班的光电、纸、影子、蛋宝宝等活动;中班的好玩的水、膨胀系列、各种各样的叶子等活动;小班的有趣的泡泡、糖果、颜色等活动。 
  3.把种植园变成幼儿观察探究的乐园。植物是孩子们关注的焦点,什么时候土豆发芽了?爬山虎怎样才能爬得高?为什么要给植物浇水?这些问题在种植园里被孩子们津津乐道。自然角和种植园成了小朋友探究大自然的沃土。 
  4.使走廊、墙面成为发现互动的场所。如,大班主题墙“电世界”,旨在让幼儿在拼拼连连中了解简单的电路连接。中班楼道“走迷宫”系列,设计了各种不同类型的迷宫,让幼儿想办法走出迷宫。小班的走廊天地以“感官总动员”为主题,设拼装小汽车、敲敲打打、摸一摸、绕一绕四个版面,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经验。 
  (二)隐性环境——营造民主平等和支持接纳的心理氛围 
  环境是第三位老师,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是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发展的。教师要创设支持、关怀、接纳的心理环境,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发现。 
  1.做一个热情而积极的鼓励者、支持者,有效而审慎的引导者。在幼儿进行科学探索活动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是否大胆探索,遇到了什么难题,是否需要帮助等,要把握好引导的时机,经常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和行为来激励幼儿。如,在进行“奇妙的透镜”活动时,幼儿发现通过不同的透镜观察同样的物体,物体的大小不一样了。于是,教师引导孩子们用眼睛仔细观察透镜,用小手去摸一摸,让他们自己发现,原来凸透镜的影像是放大的,而凹透镜的影像是变小的。 
  2.学会等待,允许幼儿出错和失败。在科学活动中,幼儿的探索并非每次都会取得成功,一不小心把水弄翻了或把工具弄坏了,这都是很常见的事,教师简单的指责或批评不但于事无补,而且会扑灭孩子求知的火花。面对幼儿的失败和过失,教师应当鼓励幼儿“再来一次”或“想想其他的办法”。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幼儿继续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定他们继续探索的愿望和信心。 
  3.鼓励同伴间的交流、分享和相互评价。在活动中,同伴之间的交流和分享能有效激发幼儿的进一步探究。这是因为幼儿在与同伴交流和分享的过程中,可以从同伴那里获得新经验和新信息;同伴的不同看法和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能促进幼儿的不断思考;同伴间的相互质疑和辩论会引出新的问题,从而激发幼儿进一步的探究。 

  二、探究内容的选取——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生活选择内容 
  (一)关注幼儿感兴趣的内容 
  兴趣是主动学习的前提条件。孩子们的小脑袋里藏着许多问题:蜗牛喜欢吃什么?蚂蚁为什么搬家?种子怎样才能发芽?为什么泡泡都是圆的?磁铁到底能吸什么?教师可以通过幼儿提出的种种问题了解他们的兴趣点,同时教师也要进行价值判断,从中选取有科学探究价值的内容组织活动。如, 
  “好玩的磁铁”正是迎合了幼儿的兴趣而组织的探究活动,教师让幼儿带着明确的问题,给予充分的时间、充足的材料去实践探索,进行实验观察,从而了解磁铁吸铁、磁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以及磁力具有穿透性等特点。 
  (二)提取生活中常见事物的科学价值 
  生活为幼儿主动学习提供了很多契机,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科学现象和科学原理,选择现实生活中常见的蕴含科学性的物品或事件,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与积极性,而且也能帮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发现知识,形成概念。如,植物、水、沙和土是生活中常见的,也是孩子们经常接触的,蕴含着许多科学探究点。我们就利用大沙池、小山坡、种植园等场所,从玩泥、玩土、玩沙入手,让孩子和沙土做朋友,有目的地观察和探索,开展了“好玩的泥土”“揉泥团”“泥土和沙谁存的水多”“玩沙”“量沙”“运沙”“沙漏”等一系列科学探究活动,让幼儿从生活中了解沙和土的特性。 

  三、探究材料的提供——充分挖掘并利用适宜的材料支持活动 
  皮亚杰相互作用论告诉我们: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在其不断地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的。任何的科学探究活动都需要相应的材料来支持。对于幼儿来说,材料既是引发他们探究的刺激物,又是实现主动建构科学知识的中介物。 
  (一)提供适宜的探究材料 
  首先,教师提供的材料既要暗含有价值的教育内容,又要能引起幼儿探究的动机和兴趣。其次,材料应具有开放性,要有多种组合的可能,能促使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自由地使用自己的方式操作;材料还应有较广的应用空间,使幼儿能用多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索与发现。最后,提供的材料要能使幼儿通过操作明显地看到事物间的关系,从操作结果中获取经验。如,在“摩擦生电”活动中,教师先是提供了气球与手套让幼儿进行摩擦,再让幼儿尝试用气球吸住小纸屑。但在实际活动中,教师发现幼儿在操作时,有的幼儿因气球太大难以固定,导致摩擦操作很难成功;有的幼儿摩擦了气球的一面,却用没有摩擦的那面去吸小纸屑,致使实验不成功,影响了探究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及时调整了材料,将气球和手套换成了塑料尺、塑料梳子、胶棒与绸布,从而使幼儿的摩擦实验探究活动取得了成功。 
  (二)关注材料投放的有序性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材料的出示需根据探究的顺序适时地提供。如在“取米”活动中,活动目标是让幼儿探究怎样把米从稻子中取出来。孩子们想出了许多方法:用手剥,用牙咬,用脚踩,用桌子椅子压,用榔头石块敲等。根据幼儿的猜想,教师分两个层次提供操作材料:首先是让幼儿利用自己的身体和教室里常有的材料进行尝试探究;然后再根据取米的多与少、快与慢,提供石磨、石臼、榔头等专门的探究工具。这样分层提供适宜性的探究材料,使幼儿的探究由浅入深,提高了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三)发挥材料在活动中的价值 
  不同的材料在科学活动具有不同的价值,我们只有充分、合理地挖掘、利用周边资源,才能使科学活动开展得具有价值。幼儿在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接触着各种各样的材料,教师要做有心人,随时随地收集易得、卫生、安全的自然物和废旧物,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探索机会。如,在开展“向下落的物体”活动时,我们提供糖纸、羽毛、报纸、塑料瓶、硬纸板、瓶盖等材料,让幼儿通过操作发现物体向下落时,快与慢的科学现象。又如,在“有用的纸”活动中,选用报纸、牛皮纸、皱纹纸、餐巾纸、马粪纸等材料供幼儿观察,感知纸的特性,了解和比较纸的用途,并在激发幼儿探索事物的兴趣中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探究策略的运用——提炼探究系列活动开展的有效方法 
  (一)对一个内容的多个问题进行探究形成系列活动 
  在中班的科学活动“吹泡泡”中,可以探究的问题有很多,如泡泡的形状、泡泡液的制作、泡泡器的形状、泡泡的形成等。在思考如何引导幼儿对这么多的问题进行有效探究的同时,我们围绕“吹泡泡”进行系列问题探索,根据每一个问题组织一次独立活动,先后进行了五次探究:不同形状的泡泡器吹出的泡泡是怎样的?怎样制作泡泡液?生活中有哪些东西能作为泡泡器用来吹泡泡?泡泡落在哪里不容易破?不用嘴,也能吹出泡泡吗?这种围绕一个问题进行系列探究的方式,大大丰富了幼儿的认知和想象,扩展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二)对事物的变化过程进行连续研究形成系列活动 
  在大班“植物的种子”系列活动中,我们开展了谁的种子——种子藏在哪里——种子里有什么——种子发芽——种蚕豆——种子的旅行——水果和干果——制作种子标本——美味的种子饮料——它们会长成什么样等一系列过程性的活动。通过对事物变化过程的探究,让孩子亲身经历、体验,获得了直接的、丰富的科学知识和观察能力。又如,在小班“可爱的小鸡”动物系列活动中,开展了小鸡长什么样——猜一猜小鸡喜欢吃什么——制定小鸡喂养食谱——和爸妈认养小鸡——喂养小鸡——小鸡到底喜欢吃什么——区分公鸡和母鸡等活动。这种需要连续观察注重过程研究的活动,激发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探索兴趣,培养了幼儿的意志品质和科学态度。 
  (三)对物体多个特性展开多角度研究形成系列活动 
  在“空气在哪里”的系列活动中,我们围绕空气的特性组织了实验活动和科学游戏:你知道空气吗——袋子里有东西吗——空气有重量吗——火箭飞上天——蜡烛熄灭——纸蛇飞舞等。再如,围绕“水中乐园”开展科学系列探究活动主要有:有趣的沉浮——橡皮娃娃过河——火山爆发——滴管潜水员——睡莲开花;水的流动——听话的小喷壶——哪个小洞射得远——滴水不漏——神奇的小船等。从探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到感知水流动的特性,这种多角度的探究视角激活了幼儿的智慧潜能和创新意识,不断引发幼儿探究问题的欲望,提高了幼儿科学探究的能力。 
  回顾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生活化、系列化的实践研究的历程,是一个知行统一、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的实践反思过程。通过开展科学系列探究活动,提高了教师指导幼儿科学探究的智慧技能。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善于聆听童声,理解童心,关注探究行为,在幼儿的表情动作、绘画作品和观察记录中解读其真实的想法,站在儿童的立场审视“儿童的科学”和“科学的教育”,建立实证主义的科学观和评价观,以此为径,让幼儿的科学学习更有趣,让幼儿园科学教育更科学。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托班健康活动:一个跟着一个走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