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励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摘 要】奖励是幼儿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教育手段,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对自己的行为和行为结果往往不能作出正确的评价,奖励的目的就是对幼儿行为和行为结果作出正确的评价,以鼓励幼儿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沿着健康的道路成长。本文笔者从正确使用奖励,不可滥用;奖励要公正、合理,不可偏心偏见;奖励要及时,不可错过教育时机等几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幼儿;教育;奖励;作用
奖励是幼儿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教育手段,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对自己的行为和行为结果往往不能作出正确的评价,奖励的目的就是对幼儿行为和行为结果作出正确的评价,以鼓励幼儿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沿着健康的道路成长。
一、奖励必须正确使用,不可滥用
正确的奖励,可使幼儿的行为和行为结果得到及时的、直接的或间接的反馈,幼儿会为自己的正确行为结果获得奖励后而为之喜悦,从而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使行为持续“增力”。在心理学上这就是,愉快的情绪能促使大脑皮层建立兴奋灶,使学习保持最佳状态。有人做了这样的实验:台上放着各种颜色的球,让幼儿去拣红色的球,当幼儿从中拣出红色球时以奖品予以奖励。应试者把幼儿分成两组:第一组幼儿在连续五次正确反应后都立即得到奖励;第二组幼儿在连续二十五次正确反应中,由应试者任选五次给以奖励。很明显,第一组用的是连续奖励法,第二组用的是间歇奖励法。实验结果证明:用连续奖励法训练出来的行为方式是极不稳固的,强化一旦中止,正确反应率就会迅速下降,而间歇奖励法训练的行为方式则异常牢固,奖励早已中止;幼儿依旧不断从彩色球中拣出红色球来。所以,不能一看到幼儿有进步立即给予奖励。因为奖励过于频繁,容易使幼儿产生为追求奖励而学习的思想,学习就得不到愉快情绪的支撑,大脑皮层就不能形成优势兴奋中心,学习只能成为幼儿追求奖励的一种手段,学习效果就不会好。而且奖励一旦消失,幼儿就会为得不到奖励而不快,于是,就不愿学习。另外,在过于频繁的奖励中,奖励始终保持在一个水平上是不能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的。例如:最初教幼儿认字,认一个字给他一块糖。最初阶段的幼儿对认字有一定的兴趣,再加上糖果的刺激,幼儿能很用力的认字,过一段时间糖果的刺激就下降了,幼儿就不那么用力认字了。这时必须增加奖励,提高刺激效能,才能重新唤起幼儿认字的积极性,也就是说,奖励额要随奖励的次数和幼儿年龄的增长而递增。但这样做却会使幼儿形成私欲膨胀的品质。西方管理心理学上著名的“德西效应”认为,当内部感兴趣时,不要加外部刺激,外部奖励易削弱内部动机,把内部动机导入到外部动机上去,我们幼教工作者不能不引以为戒。
对幼儿奖励的方式是很多的,可以因人因事适当选用,给予某种荣誉。如当“好孩子”;给予某种权力,如当“小老师”,当值日生;给荣誉标志,如“红花”、“红旗”等。以上这些奖励方式在进行过程中,应以精神奖励为主,如在集体的掌声中,当众起立,发给荣誉标志;在全园大会上,发给“好孩子”奖状等,使幼儿在精神上获得满足,优点得到了肯定和强化,同时使其他幼儿受到启发。但奖励不宜过多过滥,如事事处处都要奖励,反而使幼儿对奖励缺乏新鲜感,反应淡漠,也不再珍惜它。有的教师为了使奖励对幼儿产生较大的刺激,随意采用奖励方式和提高奖励程度,结果反而使幼儿虚荣心增强而去弄虚作假。如有的幼儿为了得到奖励,故意将自己衣服上的扣子扯下交给老师;有的幼儿东西知是谁的也不肯直接交还,而去交给老师等等。出现这样的后果,教师就应考虑奖励是否恰当了,应采取怎样的方式。
二、奖励要公正、合理,不可偏心偏见
对幼儿的奖励必须公正合理,对幼儿一视同仁。有的教师对幼儿进行评价时自觉或不自觉地存在偏心偏见,因而奖励往往只有个别听话的幼儿,而教师看不上眼的或者行为偏差的幼儿往往只看到他们的缺点,不愿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这样就使前者产生骄傲自大的思想和行为,使后者产生自卑消极的情绪。
在奖励过程中常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如评价幼儿不是一分为二,而是要求幼儿十全十美,不容有半点过失。奖励中的随意现象也时有存在,如当教师要对某个幼儿进行奖励时,只要有个别幼儿先告状,教师就会取消对该幼儿的奖励,甚至于没收已发的奖励品。又如:有的幼儿得到奖励后不久就出现不好的行为时,有的老师就否定了原来对幼儿的良好行为的肯定评价。这也是一种不辩证地看问题的现象,同样会伤害幼儿的自尊心,使他们转向消极。评价幼儿时应该对事不对人,应坚持对幼儿某一方面某一阶段的优点进行应有评价,不能因为幼儿曾经或后来出现的缺点,而全盘否定幼儿某一时候或一方面的长处。
为防止幼儿产生骄傲自大或自卑消极的态度,教师对幼儿的奖励面要广一些,但奖励的标准和程度,应对每个受奖幼儿都一样。教师应帮助幼儿树立“只要有进步就是好孩子”,“做了错事改了就是好孩子”,“我们都是好孩子”等积极向上的思想,鼓励幼儿学习别人长处,使幼儿逐步学会评价自己和他人。
三、奖励要及时,不可错过教育时机
许多教师对幼儿的奖励安排在周末进行,结果错过了许多可以激励孩子进步的时机。有的教师对幼儿说“×××,今天表现得很好,周末老师发给他一朵小红花。”但到了周末教师却忘了自己的许诺,使幼儿觉得老师在说谎,这样由于不及时给予奖励,反而出现了负效应。另外,目前大部分幼儿园都是由班主任发奖励的,任课教师不大参与这种活动,结果有些幼儿出现了“因师而异”的表现,在班主任面前表现的好些,在其他教师面前却表现欠佳。因此,教师应根据教育教学中的需要,及时地、灵活地运用恰当的奖励方式,把握最佳教育时机,发挥奖励的作用。
总之,奖励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的恰当运用是至关重要的,它能促进激发幼儿在学习或生活中积极向上的兴趣和欲望,再加上我们每位教师的辛勤努力,使他们能够沿着健康向上的道路蓬勃发展,为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用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手工材料
关键词:奖励
- 幼儿园应警惕奖励“疲软”现象 2013/07/07
- 分析幼儿园德育中奖励策略的有效运用 2012/12/06
- 有效利用奖励机制 智慧打造小班“天使宝贝” 2012/03/16
- 师幼互动:让奖励也换换花样 2011/08/30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