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充满故事情趣的快乐进餐——浸润于故事中的小班幼儿进餐常规培养
一、情境描述
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在组织幼儿一日活动中最最忙碌的不是集体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而是生活环节,尤其让我们手忙脚乱的是幼儿的进餐时段。这边刚刚平息了两个在哭在闹不肯吃饭的幼儿,那边又有幼儿饭菜撒了一地;这边的幼儿不会自己吃,坐在那儿等人喂,那边又有幼儿告状:“他把不爱吃的放到我碗里了!”有的幼儿不会正确使用小勺,撒的比吃的还多,有的幼儿把整口饭含在嘴里,慢慢地吸吮;漫长的用餐终于结束了,等待教师的是一片狼藉的“战场”。组织幼儿进餐让教师们疲惫不堪、焦虑不已。
刚刚进入幼儿园的幼儿,由家庭自由式地追着喂、走着吃,到集体生活中有规律地定时吃、定位吃,该如何帮助幼儿常规进餐,让每个幼儿都能健康、愉快地进餐,是我们迫在眉睫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二、调查分析
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开学初我们通过入园前家访、家长问卷调查、教师观察等方法,对两个小班的50位幼儿的进餐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主要存在三大类进餐问题(见表1)。
进餐作为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上午点心、午餐、午后点心),在幼儿健康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正处于集体生活常规建立的初级阶段和关键时期,良好进餐习惯的养成对其中、大班阶段的生活乃至幼儿的一生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反思目前的进餐教育活动,我们发现普遍存在如下问题与不足:
1.目标意识不强
幼儿园教育越来越重视教育目标的确定,但广大教师在高度关注教育活动目标的同时,却往往忽视了对幼儿生活活动目标的确定。很多教师受个人习惯经验影响,对进餐活动的教育目标认识模糊,随意性强。例如:吃饭时简单提醒幼儿们去洗个手,至于怎样洗手,洗手要达到怎样的目标和要求,教师们考虑得不多,对幼儿要求也不明确;有的幼儿偏食、挑食,很多教师都归因为家庭教育:这幼儿在家也一样不吃这食物的,不是我的责任;甚至还有教师觉得幼儿学习用餐搞得满桌、满身饭菜,还不如喂来得简单干净……
小班幼儿年龄小、认知水平低、行动能力弱,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没有明确的目标,进餐教育活动的设计、安排、内容的选择、方法的运用、效果的评价也就缺乏标准。
2.教育方法不当
在幼儿进餐过程中,常常听到教师这样提醒幼儿:“快点吃,别说话!”“不许把饭菜洒在桌上!”“吃饭不要东张西望!”“不能边吃边玩!”……这些简单、生硬、负载着教师权威的指令性语言,对幼儿或许有一定的短时制约作用,但这个服从是表面的,不是源于幼儿的真实感受和需要。
有的教师为了追求进餐速度,运用不合理的激励手段督促幼儿快速完成吃饭任务,如:“谁第一个吃完饭,明天我就让谁当小班长。”“吃得快的小朋友,我就奖他一颗五角星。”这些说法和做法会导致不少幼儿将迅速吃完作为第一目标,只讲究速度,结果进餐变成了一种负担,影响了幼儿的生长发育。
3.情境创设不足
由于教师目标意识不强,教育方法不当,往往会直接导致进餐氛围严肃,幼儿情绪紧张,易产生厌食和畏食情绪。宽松、愉悦的进餐环境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而且也有助于增进同伴关系,提高人际交往水平。良好的进餐环境需要教师创设符合幼儿身心特点的情境来实现。例如:通过创设“菜宝宝和餐具宝宝来做客”的情境,让幼儿们把蔬菜、小碗和小勺等都看作是自己的朋友,逐渐从被动接受它们变成主动欢迎它们。生动有趣的情境可以避免枯燥的技能练习和直白的道理讲解,给幼儿们的进餐过程增加几分宽松与愉悦。
三、解决策略
小班幼儿的思维具有明显的拟人化特点,他们喜欢重复与模仿,喜欢边说边做,情感也很丰富。针对这个年龄段幼儿的特点,我们采用“重情轻理”的原则,尝试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进餐常规。故事,是幼儿接触最多又非常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故事有其独特的优势,具体表现为:一是故事吸引人而不强迫人,发出邀请而不提出命令,通过捕获形象来感动人的心灵;二是故事的情境性、人际性容易使幼儿产生移情;三是故事的示范性和榜样性容易让幼儿学习和模仿,习得基本的行为规范。
近年来,我园对浸润于故事情境中的小班幼儿进餐常规培养作了积极的研究和实践。
(一)确立目标
根据进餐情况调查结果和小班幼儿发展水平,我们确立了三大进餐教育目标:
1.卫生进餐:饭前洗手,不拥挤、不打闹、不玩水;注意保持桌面、衣服清洁,不乱扔残渣,不用手抓饭;餐后餐具收拾干净、物归原处,擦嘴、漱口。
2.健康进餐:不厌食,进餐情绪愉快而安静;不挑食、偏食,不剩饭菜,细嚼慢咽地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一口饭,一口菜交替着吃,每次送入口中的食物不过多,不吃汤拌饭。
3.文明进餐:吃饭坐姿正确,身体端正,靠近桌子,两脚并拢,一手扶碗,一手拿勺,不东张西望;正确使用餐具,不碰撞餐具发出过大的响声,不敲碗勺;吃东西时闭嘴咀嚼不说话,不咂嘴发出响声,不舔嘴唇,不把勺子含在嘴里;不用嘴吹饭菜,过热的汤菜可待稍凉后再吃。
(二)收集故事
根据三大进餐教育目标和幼儿进餐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以“让一个个真实的发生于幼儿进餐过程中的事故变成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为宗旨,进行了故事收集。在收集幼儿故事过程中,我们发现教材中现成的符合小班幼儿身心特点的故事并不多,因此,我们针对性地作了调整。
1.全选。教材中现成的可供使用的,如《大公鸡和漏嘴巴》《牛奶将军》《小豆芽叮叮》《没有力气的大老虎》《熊妈妈请客》等。
2.改编。现成故事需要改编的主要有三种情况:(1)故事中心思想不够突出或不符合小班进餐教育要求的。例如:《小猫吃鱼》改为《小猫喝汤》。(2)故事结构或语言比较复杂的,我们把它改编成篇幅短小、主题单纯、句式重复的故事。(3)故事角色形象不够生动有趣的。例如:我们把幼儿排斥的、凶狠可恶的“大灰狼”改编成笨拙中带着可爱,狡猾中带着善良的“灰太狼”。
3.创编。根据需要,教师自己设计、编写故事,如针对幼儿不爱吃葱蒜,我们创编了故事《打败病菌的葱蒜大王》;幼儿有敲打碗勺等餐具的坏习惯,我们就创编了故事《受伤的碗哥哥和勺弟弟》。
(三)现场实施
围绕进餐目标收集的这些故事,怎样来开展实施呢?我们主要抓住进餐前、进餐中和进餐后三个环节来实施。
1.餐前故事诱导——学习进餐方法,激发进餐欲望。
故事教学安排在幼儿进餐之前,既可以通过专门的主题教学活动来开展,也可以以餐前故事五分钟的非正式教学活动形式进行;既可以是集体活动,也可以是小组或个别活动。故事内容的选择可以参考两个方面:第一,解决前一天或前一餐进餐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前一天漏饭现象比较严重,今天餐前我们就讲《大公鸡和漏嘴巴》的故事。第二,激发幼儿对当餐食物的兴趣和食欲。例如有很多小朋友不吃胡萝卜,吃胡萝卜前,我们可以先给幼儿讲述故事《小兔子的胡萝卜》,在欣赏故事的过程中,教师一边讲一边做小兔子吃胡萝卜的动作:“啊呜一口,真香,啊呜一口,真甜,吃得小兔子的眼睛又大又亮。”
2.餐中故事体验——结合幼儿表现,规范进餐习惯。
在进餐过程中,教师要让幼儿浸润在故事角色中,把进餐当做故事的延伸,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在情境中学习。例如:餐前讲述故事《大公鸡和漏嘴巴》,进餐过程中教师继续以“大公鸡找漏嘴巴小朋友”的方式介入,检查幼儿们的进餐情况:“谁是漏嘴巴,大公鸡要来找一找。”看到有漏饭粒的小朋友,“大公鸡”就“啄”他一下表示提醒,幼儿们都会吃得很专心:“我不是漏嘴巴,我是好宝宝。”又如:听完故事《小兔子的胡萝卜》再让幼儿品尝平时不爱吃的胡萝卜,教师在巡查时不时用故事情境进行肯定:“这只小兔子吃了胡萝卜,眼睛变亮了。”“这只小兔子吃了胡萝卜,眼睛变大了。”
3.餐后故事评价——链接故事角色,强化经验建构。
在餐后自由活动的时间里,我们把故事中幼儿们熟悉的、愿意亲近的小动物角色和幼儿们吃饭的特点建立链接,进行评价和奖励。例如:故事中的兔宝宝吃饭干干净净,我们就把“卫生进餐奖”定为兔宝宝奖章;故事中小熊什么都爱吃,长得又高又壮,我们就把“健康进餐奖”定为熊宝宝奖章;故事《彩虹村的礼仪大使》中小羊吃饭身体端正、不东张西望、闭嘴吃饭、细嚼慢咽不说话,我们就把“文明进餐奖”定为羊宝宝奖章。我们在活动室墙面上设置了“啊呜啊呜明星墙”,每天餐后根据幼儿的表现颁发相应的动物奖章,并让获得奖章的幼儿登上“明星墙”成为“啊呜啊呜大明星”。活动间隙,幼儿们总会在这面墙前驻足,有的看着已经上墙的小朋友流露出羡慕的神情,有的则跟好朋友议论着上墙的明星:“看,是熊宝宝奖章,什么都爱吃呢。”充满故事角色想象的餐后评价,使得幼儿主动地模仿、学习故事中角色的行为,帮助幼儿强化新经验,养成新习惯。“啊呜啊呜明星墙”很好地展现了每个幼儿进餐方面的亮点,巩固并充分肯定了幼儿们的进步,给幼儿们指明了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幼儿们总是在获得进步的同时又可紧接着自主选择新的挑战,他们在获得兔宝宝(卫生)奖章后,就会争取得到熊宝宝(健康)、羊宝宝(文明)等不同的或更多的奖章。
四、教育启示
通过故事情境培养小班幼儿进餐常规的研究和实践,引发了我们对三个问题的思考。
1.要注重渗透性。
要养成幼儿良好的进餐常规,光靠几分钟的故事讲述是没有多大效果的,我们要把进餐问题和故事情境有效对接起来,渗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餐前故事诱导,进餐过程中故事情境的延伸体验,餐后故事角色的评价强化等,这是一个系统的、连续的过程。
2.要注重互动性。
在运用故事情境培养小班幼儿良好进餐常规的过程中,故事教学不应是教师唱“独角戏”,而应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强师幼互动。故事的活动方式要多样,要将讲述与角色扮演、实践练习、环境营造、讨论分享、图片展示、示范演示等形式相结合,使幼儿从感受发展到体验,从体验发展到实践,逐步由外部的进餐要求内化为自身的需求。
3.要注重持久性。
小班幼儿意志力较差,基本上还没有自觉意识,而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幼儿良好进餐常规形成的过程中,教师很容易因倦怠放松要求,这样会使坏习惯卷土重来。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日复一日、长期一贯地“维护”,要不断强化。这样,幼儿的进餐习惯才能保持良好、持续的发展。让我们为了让每个幼儿真正享受健康、快乐的进餐而不断完善。
手工材料
关键词:进餐
- 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2013/02/26
- 为幼儿营造健康的进餐环境 2013/02/24
- 让幼儿愉快地进餐——关于幼儿“用餐时可以聊一聊吗?”的调查与思考 2013/01/28
- 幼儿进餐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2013/01/28
- 小班幼儿进餐习惯初探 2012/12/31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