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节奏乐教学初体验
节奏是体验音乐美感的重要来源,不同的节奏变化表达了不同的音乐内容、音乐情绪和音乐形象,使音乐变得各具特色,优美动听。节奏乐教学是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它能启迪幼儿的节奏感和音色感,能培养幼儿的多种能力。但如何让节奏乐教学变得轻松、愉快,让孩子体验到节奏的美妙,让师生共享节奏活动的快乐呢?笔者在小班节奏乐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做法。
“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前儿童是情绪的“俘虏”,他们的认知活动常常受情绪的影响,有了兴趣才会跃跃欲试。那如何在节奏乐教学中“引趣”呢?
1.内容引趣。节奏乐教学活动是否能引发幼儿的兴趣,选材尤其重要。特别是小班幼儿年龄小,要选择适合演奏的作品更不易。笔者根据小班的特点,选择多样化且难度适宜的教学内容,有打击乐故事《小鸡不哭了》,乐器探索《敲敲打打真好听》,音色探索《大自然的声音》,节奏感受《奇妙的身体乐器》,生活律动《好宝宝真能干》,歌曲演奏《小鸭小鸡》、《这是小兵》、《夏天的雷雨》等。不同类型的节奏活动把小朋友带到一个丰富多彩的节奏世界,吸引着孩子们,都盼望着下一次节奏活动快点到来。
2.形式引趣。内容是前提,而活动形式是关键。如何把有趣的内容变成一个生动活泼的节奏乐活动,使过程呈现出趣味性,所采用的形式就非常关键。每次,笔者都巧设方法、变换花样,为的是让孩子在趣味中学习,在欢乐中体验节奏。
(1)游戏法。游戏法是笔者最常用且乐此不疲的一种方法,孩子们在游戏中情绪愉快,感情自然流露,大都能主动参与到活动中。
(2)图片法:在节奏乐的教学中,图片的结合也可以使活动增加趣味性。
(3)图谱法:图谱法是引导幼儿进行节奏演奏的有效手段,通过图示把音乐内容简单化、形象化,增强直观效果,使幼儿学起来轻松、有趣。使用图谱法时要注意,图示要简单、明确、统一、有规律性,否则,就会影响幼儿对节奏的学习。
“动”
节奏乐最大的特点是动,而这也正是幼儿所喜爱的。笔者在节奏乐教学中充分体现了“动”的特点,激发幼儿对音乐的热爱,诱发幼儿自身内在的节奏感,使之主动地演奏、愉快地演奏、载歌载舞地演奏,寓教于乐,真正激发起学习热情,真正地体验音乐的美妙。
1.让幼儿的身体动起来。为避免机械单调地教节奏,根据小班幼儿好动的特点,在节奏乐教学中,笔者运用体态律动让孩子们来表达内容、表现节奏,根据音乐的情感状态及其变化,通过动作来体验这一过程,让幼儿在活动中自然地动起来。在生活律动《好宝宝真能干》节奏教学中,在语言节奏的引导下,孩子们随着音乐,用可爱的动作有节奏地表现出起床穿衣、刷牙、洗脸、做早操等内容,活动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在动作节奏的基础上,此时,孩子们再配上乐器演奏乐曲就比较轻松。笔者还借鉴了奥尔夫的教学理念,让孩子们以身体为乐器进行节奏训练,让身体的动作发出好听的、有节奏的声音,并为乐曲伴奏,孩子们通过自身的活动从运动神经上去感知节奏。这种“动”有效地发挥了幼儿的积极性,幼儿学得积极、主动。
2.让幼儿的头脑动起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引导幼儿主动地学习。但在节奏乐的教学中,幼儿的自主性还是较难体现出来。笔者利用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在活动中去倾听、观察、操作、尝试、体验,不断为幼儿提供新的刺激点,唤起幼儿求解的动机和愿望,引导幼儿自己动脑、动手去寻找答案,使幼儿学得愉快,学有所得。孩子们在活动中动口、动手、动耳、动眼、动脑,多种感官参与了活动,在笔者的启发、点拨下,主动思维,养成自主学习的态度,从而获得了自信。
3.让师幼互动起来。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师生双向活动。日本作家佐藤学先生《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的师生互动观道出了幼儿园教学中师幼互动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多以指导者自居,对幼儿发起的互动信号熟视无睹或反应淡然;教师经常的低敏感性反应抑制了幼儿与教师深入互动的动机和可能,对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因此,在节奏乐教学中,笔者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幼儿、欣赏幼儿,理解与倾听幼儿的心声,采用互动式的教学形式,有效地利用材料在师幼互动中的作用。在活动中,教师要根据需要灵活变换角色,与幼儿进行平等对话,竭力以自己的身体语言和情感去与幼儿的身体动作和起伏的情感共振,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与幼儿建立积极有效的互动,使幼儿在轻松、活泼的师生互动中享受节奏乐活动的愉悦。
“和”
节奏乐活动是一种合作性活动,在演奏的过程中要求幼儿在注意倾听自己演奏的同时,还要注意同伴、集体的演奏,并努力使每一个人、每一个声部的演奏都服从于整体音响与形象的塑造要求,形成和谐统一的音响效果。“和谐”是笔者在教学尝试中追求的目标。
1.幼儿之间的和谐。
(1)乐器声音的和谐。为了使幼儿和谐地敲击乐器,笔者对乐器做了一些小处理。如双响筒有高低声部,笔者在高声部做了一个标记,教幼儿演奏时先高后低,这样幼儿在敲击双响筒时就能产生统一的声响,达成和谐的音效。
(2)乐器节奏的和谐。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要让孩子们动作协调、整齐地拍节奏,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只有在个人掌握演奏技能,有了一定节奏感的基础上,才能达到与他人和谐地演奏,感受到节奏的和谐美。因此,笔者通过让幼儿多听、多说、多拍,使之与同伴节奏整齐、合拍。
2.师幼之间的和谐。在节奏乐教学中,师幼的和谐除了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师与幼的互动外,演奏时与教师指挥的配合也是体现和谐的一大要素。在小班,教师的指挥尤为重要,教师要通过指挥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节奏的要求、声部的轮换等表达出来,让幼儿随着指挥和谐地进行演奏。教师在指挥时动作要清楚、明确,要结合语言、手势、眼神、表情等向幼儿传达演奏的要求,与幼儿的演奏进行交流,达到音乐与演奏的和谐统一。如采用有节奏暗示性指挥手势帮助幼儿较准确地敲打节奏;轮换声部时,眼神要从前一个声部转换到下一个声部,以告诉幼儿“轮到你们演奏了”。因此,除了要教会幼儿看指挥,知道指挥的基本手势,还要培养幼儿的专注性及仔细倾听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演奏常规,让幼儿与老师配合默契地演奏出和美的乐曲。
手工材料
关键词:节奏乐
- 幼儿园节奏乐活动中非专门性材料的使用策略 2012/07/24
- 节奏乐活动中的“开放”与“规则”-幼儿园大班音乐教育论文 2012/02/17
- 幼儿园音乐教育论文:开展幼儿节奏乐教学的若干思考 2012/01/08
- 节奏乐教学中渗透奥尔夫音乐原理的研究与实践 2009/05/04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