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关注幼儿的生成活动
一、案例
天线宝宝
有一天早晨,一个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天线宝宝的玩具,外形美观、形象逼真,马上引起了一群小朋友的关注,他们围在一起兴致勃勃地谈论着电视中天线宝宝动画片的内容,这些孩子的注意力和兴奋点都集中在这样一个主题上了。
教师应对策略:因为我没有看过天线宝宝的动画片,所以在孩子们兴致勃勃交流时,我只是一个耐心的听众。我大致数了一下,大概有12个左右的孩子对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自然而然地围在一起。我就让他们一起转移到一个相对封闭的区角继续他们的话题,并很投入地听他们介绍交流电视剧情。于是,一开始大家吵着说的状况慢慢改变了,玩具的主人还有声有色地介绍他的天线宝宝的本领。我认为,像这样一个由部分幼儿引发的活动,可以以小组交流的形式展开,教师不需要过多地参与。我在简单了解了动画片剧情后认为这种类型的活动对孩子发展的意义一般,让孩子自由交流一段时间满足了部分孩子的即时兴趣之后活动也就可以结束了。
造怎么样的桥
<BR><P></P>在学习儿歌《小熊过桥》活动中,当孩子们回答说是小鲤鱼帮助小熊过了桥的时候,有一个孩子举手说:“我还有办法帮助小熊的,把桥造得稳一点,小熊就不会害怕了。”这个孩子的话音刚落,其他孩子马上热烈地响应起来,想出了一个又一个不同的办法,有的说:“最好不要用竹头做桥,竹头又圆又滑的,用大一点的木板做就不滑了。”有的说:“把桥造得大一些,桥上不留缝隙,小熊看不到下面的河水也就不会害怕了。”还有的说:“我认为用石头做桥最好了,又稳又安全。”就这样孩子们围绕“造怎么样的桥”的问题展开了热烈地讨论。
教师应对策略:本来很平淡的一个学儿歌的教学内容因为孩子们的自发生成而变得有声有色了,孩子们运用自己的已有生活经验谈论着“造怎样的桥最合适”的话题进而又深入到“我见过的各种各样的桥”,他们热烈地谈论着,比划着……我顺应了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和他们一起谈论起来,说到了竹桥、水泥桥、木桥、铁链桥……想到了拱形桥、斜拉桥、荡桥……于是,有关桥的主题产生了。当我们谈论地意犹未尽时,我和孩子们商定:回家后我们一起分头去找有关桥的资料,把更多的精彩内容告诉大家……
二、分析
新《纲要》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教师要根据本《纲要》,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地执行”。这就要求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具有极强的灵活性、开放性、生成性。我们应本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改良传统的预成课程,使教师预设的教育活动走向“开放”,走向“幼儿的生活”。
<BR><P></P>以上的两个案例都是来自孩子中间的生成活动。一个是来自于一日活动的寻常时刻,一个产生于教师的预设活动。教师在这两个活动中都用接纳的意识面对孩子的生成活动,并热情积极地以一个学习者、建构者的身份参与其中,最可贵的是教师在支持、参与、提升的过程中对活动形式、内容进行了价值判断,及时进行了调整和延伸,既满足了孩子的情感需求又推动孩子的学习向纵深发展。
在我们教师的深情关注下,孩子的自发生成活动是层出不穷的。但并不是所有的生成活动都必须轰轰烈烈地推进和展开的。教师应如何关注幼儿的生成活动?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及教育技能有一个重新的认识和理解。
三、反思
⒈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要善于捕捉来自孩子的信息。
<BR><P></P>首先教师必须要和孩子一起真正投入到每一个活动中去,和孩子们一起同生共长。要善于倾听孩子、懂得包容孩子、学会支持孩子。当孩子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时,他们会用不同的方式、通过不同的途径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特别是年龄小的孩子,当他们不能自如地用言语表达自己的需求时,我们教师更应细微观察,及时察觉,分析孩子行为产生的背景和真实意图。对个别有特殊需要的孩子,我们还可以采用个案追踪、现场摄像、场景测试、现场记录等形式,尽可能全面客观地解析孩子,捕捉到来自于孩子的信息。我们老师只有真正走进了孩童世界,才能了解他们的需求与困难,才能解读他们的一言一行,才能及时接过孩子抛过来的球,引领着我们的孩子去探索周围生活。
⒉教师要正确评价主题活动中的生成活动,及时调整计划。
主题活动主张以儿童为主体,尊重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注重儿童的自主参与,重视幼儿的生成活动,这就决定了:
首先,活动不再单是由教师预设,他可以是师生共同生成,也可以是幼儿生成。在这过程中,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大家一起尝试、合作、分享探索过程的乐趣和探索结果的喜悦。
其次,无论主题是以何种形式产生,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应在观察、倾听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发挥教学机智,从儿童的行为表现、符号表征中把握幼儿的发展脉搏和活动方向,有选择地改变 <BR><P></P>一些活动主题或适时延伸、扩展出新的主题。如:当一些主题不能引起幼儿的兴趣或继续探索的欲望时,教师要及时转变或调整计划;当发现有些幼儿生成的活动,对其自身的发展并没有价值时,教师要适时适度予以转化或淡化,同时将幼儿活动中有价值的经验和具有共性的问题,用幼儿能够接受的方式加以提升和整合,以满足幼儿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⒊教师要善于对幼儿的经验加以统整和提升。
活动的课程不再完全是由教师预设,而是可以由师生共同构建。因此,在活动中教师要追随幼儿,要善于根据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需要,将生活中产生和发现的奇怪现象或是幼儿急于想知道和解决的问题,及时纳入到课程和活动中来。要善于帮助、支持、引导幼儿不断研究探索,并善于从他们的表现、小组争论、图象表征中捕捉到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整合和概括,并抓住其中的关键经验加以提升,或是将有一定挑战意义、带有共性的问题,通过集体教学的形式予以解决。追随 <BR><P></P>幼儿的生活和经验,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生成活动,并非放弃或忽略教育目标,或任由孩子开无轨电车,被孩子牵着鼻子走。目标是重要的,教师应始终清晰地保持在自己的头脑中,只不过这种目标不是具体写在纸上,而是烂熟于心的一般把握。没有目标,教师就无法判断孩子感兴趣的事到底有没有价值,是否可以将其作为学习内容纳入课程。这种师生互动的过程,就好比教师和幼儿之间传递一只球,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好比一只球抛给了老师,老师根据幼儿的反应来改变环境,或增加材料,或提供经验,这就好比将球又抛给幼儿。
⒋教师要有多变的回应策略,满足孩子的不同发展需求。
面对时时出现的幼儿生成活动,我们教师的回应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回应的策略有许多,包括倾听、鼓励、把问题转移给孩子、环境创设、材料提供、技术支持等等……教师的回应策略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热情和探索欲望,面对孩子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热情,教师要依据不同的活动形式、根据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随时调整自己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策略,遵循两个优先的教育原则,支持和推动孩子自主学习、主动建构、整体发展。
手工材料
关键词:教师
- 教师权威在师幼互动中负功能的探讨 2013/02/23
- 幼儿园教师角色:权利与义务的和谐统一 2013/02/03
- 教师如何摆脱幼小不衔接的困惑 2013/01/27
- 美国区分性教师评价对我国幼儿园教师评价的启示 2013/01/20
- 幼儿园教学中优化教师提问的策略 2013/01/19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