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幼儿自主开展角色游戏的有效策略
[摘要] 幼儿自主开展的游戏更注重的是幼儿内在需要和游戏本身带来的乐趣。教学实践表明,幼儿自主游戏的组织有其独特性,并且特征与角色游戏类似。因此,自主开展的游戏多为角色游戏。那么如何让幼儿自主地开展角色游戏,使整个过程自始至终地保持游戏的自主性呢?笔者认为主要是在游戏的准备阶段、进行阶段、分享交流阶段,老师要顺应天性,因势利导,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幼儿主体性、创造性,让幼儿在自主开展的游戏中获益。
[关键词] 自主 角色游戏 有效策略 幼儿天性
随着游戏的演变及不断地研究深入,幼教界已达成了共同的理念:游戏是自发、自主、自选的,能带给儿童需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而不是教师规定的,或在其“导演”下的活动。由此可见,真正幼儿自主开展的游戏更注重的是幼儿内在的需要和游戏本身给幼儿带来的乐趣,它为幼儿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游戏中,幼儿精力充沛,各抒已见,促进了幼儿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充分发挥了游戏价值。经过实践,我发现幼儿自主开展游戏的组织上有其独特性。首先,由于幼儿自主游戏的主题是自己提出来的,丝毫没有成人强加的成分,因此,幼儿十分投入,随着阵容不断扩大,情节深入开展,规则也应运而生,所以在时间安排上,要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也应有充裕的时间,这样才能促进游戏水平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并形成某一稳定的游戏主题。其次,在组织游戏中,幼儿自创游戏的主题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公安局”、“花店”、“火车站”等游戏,这些游戏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行各业,都是孩子们对现实生活创造性的反映,因此多数幼儿自主开展的游戏为角色游戏。那么如何让幼儿自主地开展角色游戏,使整个过程自始至终地保持游戏的自主性呢?
1 观察幼儿在旧游戏中的想法、需求、兴趣,为幼儿自主开展游戏的主题产生作准备
幼儿对某一问题的兴趣有一个发生、发展、减退的过程,教师要细心观察,及时捕捉新的兴趣点,发掘新的游戏主题,使幼儿自主性得到发展。另外,幼儿自主性也有受暗示影响的特点。这时教师不失时机的语言提示或暗示,往往能活跃幼儿思维,产生新的需要和动机,进而激发新游戏主题的产生。如在“娃娃家”中,幼儿一开始对做饭、喂饭感兴趣,玩了几天之后,他们发展出了“娃娃生病”、“爸爸妈妈送娃娃到医院看病”的情节。在幼儿对这个情节的兴趣越来越大时,教师就此组织幼儿讨论“如何给娃娃看病”、“你生病了怎么办”等问题。然后,鼓励幼儿建构“医院”主题游戏区,玩“医院”游戏,这样一个新游戏的主题便产生了。因此,往往在已有主题情节的演化之中,新的主题又得以产生。如以上“娃娃家”引出了“医院”主题,类似的,幼儿在“医院”中给病人送鲜花这一情节表现得很深入,那么就产生了“花店”的主题。
另外,当幼儿对原有游戏产生了厌倦感之时,正是挖掘新主题的好时机。游戏“保龄球馆”就是这样诞生的。有一次,莫平浩在“娃娃家”里玩腻了,闲着没事,独自踢皮球,一不小心,把“瓶子”踢倒了。这时,梁超然看见了说,“你不要去‘娃娃家’玩了,我们用这些瓶子开一个‘保龄球馆’吧。”他们将瓶子放在墙角,将一个大皮球当保龄球玩,过了一会儿,许多小朋友都跑过来加入了这个活动。这样,“保龄球馆”的主题也产生了。
总之,教师要多观察、多思考,不要急于限制约束孩子,并设法了解孩子的想法、需求、兴趣。对幼儿自创活动予以支持,引发孩子的创造性行为,这样才能寻找到满足幼儿需要的游戏新主题。
2 顺应天性,因势利导,引导幼儿自主地开展游戏
2.1 前期工作:教师成为组织者、引导者
2.1.1 丰富幼儿感性经验。当一个新主题产生时,我们若有可能可以带幼儿去参观,例如,在“火车站”游戏开始前,我们可以带幼儿参观火车站,参观中,教师一定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人们在干什么,人们之间的分工,人们之间的关系,帮助幼儿积累经验,这样幼儿回去会立即开展“火车站”游戏,而且能持续玩很久。
在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时,还应注意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结合,尤其是与文学作品联系。文学作品不仅能扩展幼儿的直接经验,还会给幼儿带来看问题的各种角度,启迪他们的想象和创造。
2.1.2 关于新主题的讨论。在幼儿对新主题已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后,教师应及时与幼儿讨论,帮助他们扩展与整理新获得的经验。教师应准备好一个讨论的框架,明确要与幼儿讨论哪些方面的问题。如对于“邮局”这个主题,教师可与幼儿讨论:邮局可以给我们提供哪些服务?邮局里有哪些部门和设施?邮局里的人是如何分工的?他们各自的职责与关系是怎样的?还可以通过与幼儿看图书、看录像的方式,帮助幼儿了解邮局发展的历史;或请邮递员来讲讲自己的工作。
2.1.3 关于游戏环境、游戏材料、角色安排的讨论。创设游戏环境的过程也是帮助幼儿整理经验、创造性地再现经验的过程。可用诸如“医院里应该有什么”、“我们拿什么来替代什么”的问题与部分幼儿讨论,或在提供某种新材料时,与幼儿讨论“这个东西可以怎么使用”或“可以用这个东西做什么”等问题。通过讨论,可促使幼儿与环境较为充分地相互作用和对材料的创造性运用。教师参与讨论,以提出启发性的问题与建议为主,还可与幼儿共同讨论角色的动作、角色之间的相互关系,因为它基本限定了自主性游戏的框架,可以让幼儿对即将开展的游戏有一个轮廓上的初浅了解。
2.2 中期指导:鼓励幼儿尝试,教师成为参与者、建议者、观察者
在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游戏,自选同伴,自由交往,在这其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各种情节,这些都为幼儿社会性发展创造了很多有利时机。作为教师,应及时捕捉和利用这些时机,以促进幼儿主动性、创造性发展。为此,教师要观察幼儿游戏。那么,应该观察哪方面呢?
2.2.1 观察在单位时间里(如30分钟或一周内)幼儿游戏的主题挖掘进度和情节的深入程度。这些都反映了幼儿的经验状况与语言交流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可做一下记录。若情节简单,应该考虑如何丰富幼儿在这方面的经验;应与幼儿讨论一下在这个游戏主题之中应该怎么玩。以“保龄球馆”为例,游戏开始时,幼儿你扔一下我扔一下,过了一会便乏味了,这时教师以角色的身份参与活动,启发他们思考:人多时怎样玩才好。为此他们制定了相应的规则,如画一条起始线,买票入馆等。看到许多小朋友在等待,我又提出了疑问,他们便增加了每人每次只投掷一次的规则,接着,我们启发他们怎么还可以增加游戏内容。后来飞羽画了两条球道,并安排了一个小朋友拣球、一个小朋友摆瓶子。浩凌有打保龄球的经历,他提出还应放置换球室、休息室。峰峰还将小桌子侧放,用桌子背面、桌脚围住瓶子,想出了这一防止球和瓶子滚动的好办法,游戏内容因而变得更加丰富。
2.2.2 观察幼儿哪些行为是不适宜的,哪些经验是不正确的。如“警察”游戏历来是男孩子感兴趣的游戏,他们你追我跑,还总爱抢理发店的“电吹风”当手枪玩,我就折了一把纸手枪给他们看,并建议他们自己折,于是他们拿着“枪”仔细琢磨起来,经过探索他们终于解决了组装的难题,当他们拿着自己做的手枪,那份高兴劲就甭提了。后来几天,他们又进行了“军事演习”,整队、匍匐前行、“射击”、走“独木桥”……一丝不苟地执行着“战斗任务”,玩得十分投入。
在自创游戏中,有的幼儿做“医生”时说“药吃得越多越好”;有的幼儿做“妈妈”时,将娃娃倒提着走路;有的幼儿在玩狗熊时,让狗熊孵蛋生出小宝宝,这些经验都是不正确的,都是可组织幼儿讨论澄清的问题。教师应及时发现和组织幼儿讨论“如何用药”、“动物如何生出小宝宝”、“妈妈怎样对待孩子”等问题。
2.2.3 观察游戏材料投放,教师暗示增添或互换部分道具,并让新的游戏伙伴加盟。实践中发现,在幼儿熟悉的游戏环境中,加入新道具,往往会对幼儿所熟悉情节形成挑战,促使幼儿尝试新的玩法、新的情节。如在“娃娃家”中放一把伞,会引起幼儿对天气问题的讨论;放上一本图书,会使“妈妈”给“娃娃”讲故事。因此一个好的自主游戏,环境也应处在不断建构之中,不要一开始把所有的东西准备好,教师可分期在游戏区投入新道具。
另一方面,不同的游戏小组也会发展出不同的游戏情节,可以说,游戏的发展是由幼儿“合力”所决定的。当几个幼儿常在一起玩耍时,他们会形成共同的游戏思维方式。这虽然有助于大家共同玩出更为复杂的游戏情节,但若长期如此,也不利于幼儿发展。新的游戏伙伴的加盟会形成新的问题情节:玩什么?角色应该如何分配?如何协商?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会在新的“碰撞”中丰富和充实起来。游戏的主题也会呈现出新的面貌。因此教师也应该注意游戏小组的组合问题,有意识更换游戏伙伴。
综上所述,只有在动态的发展过程中,游戏的教育价值才会充分发挥出来。教师不失时机的有效指导是最大程度优化游戏过程的关键。如教师及时发现新产生的问题;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使幼儿直接感受成人的认可与支持;以提建议方式启发、暗示幼儿丰富游戏情节、材料等,都是自主游戏中期可以借鉴的指导策略。
2.3 后期指导:开展讲评活动,促使幼儿再次交流经验
幼儿自主开展游戏结束后,讲评活动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讲评,促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会做人,学会生活。这是幼儿已有自主开展游戏经验的提升,也是下一次自主游戏准备的依据。它和幼儿自主开展游戏的关系用下图来表示:
自主开展游戏的讲评成功与否,关键要看教师是否掌握了恰当的讲评内容、方法和形式。
2.3.1 内容
(1)将新出现的创意及成功的体验提供给幼儿分享,鼓励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注意幼儿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
(2)将存在的问题,特别是矛盾的焦点,提供给幼儿讨论,鼓励幼儿以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注重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2.3.2 方法
运用观察法了解幼儿自主开展游戏的情况,确定讲评的内容,然后运用谈话法,引导幼儿集体或个别讨论。
2.3.3 形式
2.3.3.1 解决问题型
通过讲评,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幼儿自主开展游戏时的真实想法及情况,及时发现、解决自主开展游戏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在讲评时如果问:“今天玩得开心吗?”得到回答绝对是肯定的,但不可能了解到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如果教师换句话问:“今天在游戏中有没有不开心的事?”就可能了解到幼儿游戏时的真实想法及情况。在幼儿讲述不开心的事情时,教师可以及时发现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如幼儿说:“我今天想给娃娃烧肉,可是菜场没有肉卖。”“我是医院的医生,可今天一个病人也没有。”这可能会提示我们,幼儿的游戏经验或教师的玩具材料投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2.3.3.2 分享经验型
分享经验型讲评注重对幼儿各方面经验的梳理,注重让幼儿在讨论的过程中发展能力、分享经验,并创造条件使幼儿的经验得以迁移。每个幼儿的经验是不同的,让幼儿通过讲评讲出自己最成功的体验,并引导幼儿讨论,这是一个师生之间、幼儿之间相互学习的过程。例如:在一次讲评中,有个幼儿说因为找不到“银行”而玩得不开心。教师引导幼儿就“为什么找不到银行”的问题展开讨论,结论是因为“银行”的标志不明显,于是教师又引导幼儿就下次游戏怎样使“银行”的标志更明显展开讨论,结果,有的说做个“工商银行”的标志,有的说做个“中国银行”的标志,也有的说做个“商业银行”的标志,等等。虽然“银行”对于幼儿来说还较抽象,但它的某些功能幼儿已有一些感性认识,通过讨论,幼儿就会获得更多知识经验。每个幼儿的经验原本是零碎的,通过讨论使之得到了整理,幼儿在整理经验时也分享了经验,并丰富了下次游戏的内容。
2.3.4 注意事项
2.3.4.1 幼儿是讲评的主人
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自主开展游戏的讲评时,应以幼儿为主,帮助幼儿将外在经验内化为自身的经验,要多几个“为什么”、“怎么办”,不要急于将答案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告诉幼儿。
2.3.4.2 幼儿自主开展的游戏本身没有好与不好之分
每个幼儿都是站在自己已有的经验基础上来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理解的,表达的侧面可能不同,但不能用自主游戏开展得好与不好来评判幼儿游戏的水平。对于游戏中出现的道德行为方面的问题另当别论,但应通过讨论加以引导。
2.3.4.3 每次讲评要有重点
在讲评时,不要面面俱到。游戏中幼儿出现的问题会很多,如果都想马上解决,反而解决不了。每次重点解决一两个方面的问题,对幼儿经验的整理与分享是有益的。
总之,要让幼儿自主开展游戏的过程自始自终保持游戏的自主性,并使游戏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教师的引导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发现问题,及时捕捉,做好游戏的前期准备、中期指导、后期讲评的工作,成为游戏的组织者、参与者、建议者、观察者,这样才能发挥幼儿主体性、创造性,让幼儿在自主开展的游戏中获益。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幼儿积极性、主动性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初见成效,95%以上的幼儿明显地在游戏中表现出乐于表达、勇于尝试、敢于质疑、主动学习的好品质。
手工材料
关键词:游戏
- 游戏化课程在儿童真实发展中的意义与实践 2020/07/01
- 玩不正确的游戏而引起的后果 2013/05/07
- 游戏活动中让孩子学会关爱与宽容 2013/03/02
- 游戏中学习 学习中游戏——根据幼儿发展,开展智力游戏 2013/02/28
- 幼儿园教师以游戏玩伴角色走近幼儿 2013/02/20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