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扎特,短暂的一生 2008/03/28 |
|
一、初恋 德国著名音乐家韦伯有四个漂亮的女儿,莫扎特曾爱上了阿洛伊西亚(Aloysia)这个有着美妙的女高音嗓子的十五岁的女孩子。父亲怕他的儿子在他找到一个好职位以前结婚而惊恐不安。他写信催促这年轻人到巴黎去试试他的运气。象一个顺从的儿子那样,沃尔夫岗与阿洛伊西告别,失望... |
|
|
|
海顿的几个故事 2008/03/28 |
|
一、忠君爱国的心声 1791至1795年间,海顿两次去英国伦敦,他受英国国歌《神佑我王》的启发,很想写一首奥地利国歌,表示他对王室的忠心。1796年奥地利对法作战,更促成了他写作国歌。海顿的朋友斯维吞把他的想法告诉了当时的奥地利首相沙劳,沙劳命诗人豪什卡写了“上帝保佑法兰... |
|
|
|
克莱门蒂,友谊赛 2008/03/28 |
|
1781年,意大利作曲家和钢琴家克雷门蒂来到法国、德国和奥地利旅行演奏,在巴黎开了几次音乐会,经过施特拉斯堡、慕尼黑来到维也纳。由于神圣罗马皇帝约瑟夫第二的怂恿,他和莫扎特举行了钢琴比赛。克雷门蒂首先演奏,他弹了一首短小的前奏曲、自己作曲的降B大调奏鸣曲和一首托卡塔,其中包含... |
|
|
|
勃拉姆斯,最后的古典派大师 2011/01/12 |
|
勃拉姆斯同巴赫、贝多芬一样,都写绝对音乐而不写标题音乐。主题与变奏曲这种古老曲式是勃拉姆斯喜爱运用的曲式之一。也许只有一个成为音乐家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和欣赏勃拉姆斯最伟大的作品——那四部大交响曲和室内乐。但百多年来,似乎任何人都会喜欢那首温柔的摇篮曲,和那些轻松活泼的德国圆舞... |
|
|
|
勃拉姆斯,一往情深摇篮曲 2008/03/28 |
|
1864年,勃拉姆斯在汉堡遇见了一个维也纳的青年女歌手,名叫贝尔塔。奥地利姑娘特有的温柔妩媚和天真烂漫,比起一本正经、不苟言笑的北方姑娘来,自有一种神秘的媚力。贝尔塔让他一见钟情了。从她身上,勃拉姆斯感到他注定要终老于此的奥地利土地是那么可爱。他写信给他的朋友约阿西姆(183... |
|
|
|
勃拉姆斯痛苦的爱情 2008/03/28 |
|
勃拉姆斯从青年时代开始,就对舒曼的夫人克拉拉发生了远远超过了友谊的感情。1855年,当他开始写作《c 小调钢琴四重奏》(作品60号)时,舒曼已经进了恩德尼希疯人院。在照顾克拉拉的日子里,勃拉姆斯和她的关系更为密切了。但这也越来越使他感到这种爱情是不正当的,因为他对舒曼象对父兄... |
|
|
|
实用奥尔夫音乐教育法 2011/01/12 |
|
《实用奥尔夫音乐教育法》18张VCD生动地再现了奥尔夫课堂中的教学气氛,不仅可以使大家直接收益于每堂课的学习成果,并提供了按章可循的教学经验,这一点,是从其他书籍、杂志、报刊上所不能完全反映的。所以,这套VCD对于广大没有参加过“奥尔夫师资培训班”的幼儿园音乐教师、音乐教学法... |
|
|
|
培养小班幼儿节奏感的心得感受 2009/05/24 |
|
节奏对小班的幼儿来说就像"对牛弹琴"。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时,重点是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听力,从而让幼儿从中感受快乐、体现快乐。下面浅谈几点我的做法: 一、通过引导幼儿用耳倾听,感知各种节奏 音乐是听觉艺术,幼儿的音乐能力与它们的听觉发展有密切的联系。而在教学中,我为幼儿提供... |
|
|
|
课例:绸带舞 2007/11/02 |
|
教学目的: 身体谐调能力培养,体验飘逸 探索、发现:皱纸(绸带)表现的可能性,“画”图形 动手:自制彩带 学习民间锣鼓点和中国午蹈
教学准备:彩色皱纸若干、竹筷、音带等
教学过程:——律动,跑园场,并手做各种动作(如高举双手等)。做扭秧歌练习,注意挥动大臂并与脚谐调。 赏... |
|
|
|
“奥尔夫”*经典语录* 2007/11/02 |
|
音乐是一种理想,而每个人都是一棵树,教育要让它生长开花结果,所以每个人都有音乐的天赋,每个人都可以养成富有高度才能,而且学音乐要越早越好。把握幼儿时期,最领略的阶段,学习音乐的目的,不是要成为音乐家,而是在音乐上获得美好的能力,将使人生一生受用无穷.
原素性音乐永远不是音乐... |
|
|